- +1
“群眾創、群眾演”,第二十屆群星獎最小表演人員年齡僅5歲
9月23日,文化和旅游部召開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副司長閆曉東在會上介紹了第二十屆群星獎的相關情況。“本屆群星獎是近三年群眾文藝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示,在總結往屆經驗的基礎上,力求創新發展。”
閆曉東介紹,群星獎的主要特點是“群眾創、群眾演”。群星獎的參與對象一直是非專業的基層群眾,參評作品大多源于基層,由群眾自編自導自演。從參評數量來看,本屆群星獎共有來自1996個演出單位的5039個作品(團隊)參加初選,參與創作、演出及輔導人員共約29.5萬人,為歷屆最多。
從人員年齡來看,表演人員中年齡最大的80歲,最小的5歲,既有八旬老人參演戲劇、曲藝作品,也有全部由幼兒園小朋友演出的少兒舞蹈;創作人員中既有18歲的普通高中生擔任小品編劇,也有85歲的退休文化館干部編創廣場舞;入圍終評的作品中,有一個舞蹈作品演員們平均年齡接近70歲。
從人員職業來看,既有基層群文化工作者,也有工人、農民、教師、醫生、工程師等各行各業的群眾;有互聯網公司的程序員表演傳統曲藝,有情景劇的編劇和演員全部是科研院所工程師,也有開餃子館的老板唱起新編民歌。
閆曉東表示,從創作、打磨到演出亮相,每一個群星獎作品都是普通人在新時代的藝術表達,展現了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的情感、普通人的風采。“可以說,群星獎給了普通百姓實現文藝夢想的平臺,讓群眾文藝有了綻放光彩的舞臺。 ”
閆曉東指出,經過前期的初選、復評,目前共有174個作品(團隊)入圍終評,將在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期間在川渝集中展示。群星獎的終評將在四川省和重慶市舉辦,終評期間,部分參評團隊還將組成小分隊深入川渝基層,進景區、進街區、進社區開展惠民演出。11月4日,將在重慶市群星劇院舉辦全國優秀群眾文藝作品巡演暨第二十屆群星獎頒獎晚會。
澎湃新聞在會上了解到,群星獎是面向廣大群眾文藝愛好者、群眾文化工作者設立的國家文化藝術政府獎,于1991年設立,每三年一屆。群星獎評獎共分六大門類,包括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群眾合唱、廣場舞。近年來,在群星獎的示范引領下,以“村歌”“村晚”為代表的群眾文化活動蓬勃開展,群眾文藝團隊遍地開花、不斷壯大,群眾文藝創作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喜人態勢,涌現了大量精品力作。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