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湘超”要崛起,必先“戰長沙”
要超“蘇超”,“湘超”不能止于“抄”。
剛剛過去的周末,湖南人的快樂被“湘超”聯賽全權承包。

比賽開票,主場城市紛紛推出了9.9元的親民票價。但這張票帶來的,遠不止一場球賽……
曾以為的“十三充電寶大戰長沙”,開賽后卻化作“十四城共舞綠茵”。
每一場球,對陣的兩個城市都會玩一把“商業互噴(捧)”的梗,又為“湘超”的草根味道,加入了“湖南人辣不怕”的湘菜口味。
比如21日,湘超聯賽第二輪,永州隊在主場迎戰湘潭隊。

被稱為“最野生”的“告發子(叫花子)”球場——永州市體育場外,不僅大樹枝“掛票”成為香餑餑,“垃圾桶票”也值得擁有。
永州足協更發布《湘超永州主場“樹上掛票”使用指南》,禁止自掛東南枝,禁止帶寵物,暗喻:永州之野產異蛇。

但僅僅靠借鑒“蘇超”的玩梗和文旅推薦,就能讓“湘超”火爆嗎?
誠然,“向班上成績最好的同學學習”,沒毛病。
但湘潭走出去的齊白石老先生那句“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更應當成為驅動“湘超”超越“蘇超”的方法論。
“湘超”有什么特別之處?很多,例如贊助特別多。
剛一開賽,本次“湘超”贊助體系就覆蓋金融、通信、體育、消費等多個領域,湖南本土企業占比近半,而鹽津鋪子、順豐速運等品牌更是打著特約贊助的旗號,殺入賽場。
為何會如此?
在于“湘超”的“戰長沙”只是噱頭,而湖湘文化的市場創新轉換,卻是市場引流的底蘊。
不得不說,“湘超”可依靠的商業韻味里,有三大全國領先的優勢:惟楚有才、于斯為盛、敢為天下先。

一是娛樂元素和網紅氣質的“惟楚有才”。
湖南的娛樂傳媒和多個網紅城市,自帶流量,這恰恰是各種消費場景最容易獲得流量和實現“留量”的應許之地。
二是創新商業模式“敢為天下先”。
此前湖南的網紅品牌如文和友、茶顏悅色引領全國國潮風向。
當下零食量販的新模式也讓湘菜以零食為新路徑占據全國半壁江山。本地商業創新的活躍度,也直接調動了賽場內外城市品牌營銷、商家商戰的氛圍。
沒有火藥味,只有辣味和可控重口味,火爆可期。
三是對年輕人影響力“于斯為盛”。
湖南對全國年輕人有強勁吸引力,無論是網紅長沙,還是制造株洲,又或者是衡陽、岳陽、張家界的獨有風光,都是年輕人打卡首選。
當下,真正“湘超”要突破的關鍵,也就在于如何讓獨有的湖湘文化在商業中的韻味,更好地與賽事進行融合。
此處,“戰長沙”又成了一個關鍵詞,即:
長沙作為上述商業韻味的湖南首發之城,其他十三城必須學而時習之,并且超越之。

顯然,簡單的票根經濟帶動旅游、餐飲、住宿,粗豪的贊助模塊吸引眼球,還不足以戰而勝之。
此處,需要更多的腦洞,不止在商業上腦洞大開,更要在城市人設上用力更猛。
在株洲,知名酒店們已經走上街頭擺攤迎客,可否聯動“湘超”,推出運動套餐,劍指減脂減油的大健康賽道,又不失湘菜本色。
在廠BA、馬拉松、軌博會、北斗峰會中錘煉過的工業文創,能否圍繞足球,推出賽事專屬周邊:用硬質合金打造中國最硬球迷徽章、印章,用北斗導航讓球迷免費體驗無人駕駛游全城的樂趣。
炎帝陵何必只是憑票免費游覽,還可主動奔赴賽場周邊設“分景點”,再用炎帝驚喜福袋、許愿牌,讓球迷為心中球隊“祝福”……
至于大灣區、長三角的湖南人想回來參賽,何必勞苦。
十四個城市球隊可去外省湖南人聚集地巡游。
搞個小球場、踢場友誼賽,免費觀賽、掛票自選,順便拉下外地球迷的關注。

既可在當地拉動湖南“土特產”銷售,搭售招商引資、人才招聘,順便引流來湘。
創意可以無限,花費未必很多,風味必須絕佳,口味“湘”當湖南,“湘”里“湘”親。
如此一來,“戰長沙”也就不止步于球場。
如此十四城聯動,“戰長沙”更顯“無湘不成軍”之破圈戰力。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