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詩仙“李白”當考官,長三角青少年傳統知識大賽選出100名小達人
“老夫有兩句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老夫且考考你:詩中之‘桃花潭’,究竟位于何處?”在9月20日舉行的2025年上海市民文化節“行走江南·美遇水鄉”長三角青少年傳統文化知識大賽決賽上,下午場巔峰對決“5進3”環節中,寬袍飄逸、須發如生的AI“李白”出現在大屏幕上,親自考校小選手。這是大賽今年的一項新創舉——運用現代AI技術,讓“復活”的李白、杜甫、蘇軾等偉大詩人與青少年對話。
此次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上海市實驗學校嘉定新城分校舉辦,100名小選手榮獲“青少年傳統文化知識達人”榮譽稱號。大賽自6月份啟動以來,圍繞“行走江南·美遇水鄉”主題,通過答題闖關、互動體驗、主題講座等多種形式,引導青少年感受傳統文化魅力,讓詩詞之美浸潤心靈。
今年大賽進行全面升級,首次將參賽范圍擴展至長三角滬蘇浙皖三省一市。在內容上,也突破原本以詩詞為主的模式,拓展至江南美食、美景和非遺等,實現從“知識競賽”到“文化體驗”的深度拓展。

獲獎選手
“《紅樓夢》詠蟹詩‘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其中的‘紅脂’指什么?”這道題目突破傳統知識競賽框架,將江南文化中的飲食、風物、非遺等多元內容融入賽題之中,在考詩詞的同時,加入了更多維度的考察。

小選手現場答題。
在初賽階段,大賽還充分運用數字化手段,依托微信小程序開展線上初賽,對應美文、美景、美藝、美食四大內容,設置四大板塊,包括“文脈拾珍”“煙雨攬勝”“匠心傳藝”“舌尖尋味”。通過游戲化題型設置,有效激發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展現了科技賦能下傳統文化傳播的創新模式與蓬勃生命力。選手們在競賽中吟誦經典詩篇,“云游”江南古鎮、品味時令美食,全方位、沉浸式感知江南文化的精神內涵與生活美學。

AI李白打來電話現場出題。
除傳統文化知識競賽外,大賽線下還設置了很多配套活動。決賽現場的“江南風物市集”,邀請非遺傳承人、手工藝人現場展示江南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手工藝與地方風物。嘉圖講座邀請復旦大學中文系楊焄教授帶領讀者走進陶淵明的人生與創作,感受田園詩的寧靜與淡然;邀請上海師范大學詹丹教授帶領讀者重讀《紅樓夢》,致敬經典;邀請歷史學博士鄒賾韜與讀者分享《江南煙火——有滋有味的百年民間飲食》。


江南風物市集。
活動期間,嘉定區圖書館與滬蘇浙皖多地圖書館聯合開展了相關主題講座、體驗等配套活動,如大賽專家、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趙厚均走進安徽省蕪湖市圖書館,與讀者分享江南文化的發展。
自2014年起,嘉定區已連續多年成功承辦上海市民文化節青少年傳統文化知識大賽這項傳統文化盛會。2025年上海市民文化節青少年傳統文化知識大賽首次實現從“上海”到“長三角”的區域聯動升級,自啟動以來,得到蘇浙皖三省共21家公共圖書館的協力組織與支持,吸引來自長三角地區數十個城市的青少年踴躍參與,成為輻射長三角地區的文化賽事,答題人數較去年提升了36.5%,線上總點擊量突破10萬余人次。通過滬蘇浙皖多地公共圖書館協同組織、線上線下聯動的賽事機制,不僅擴大了賽事規模,更深化了區域文化協同與共享,為長三角文化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注入青春活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