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藝術如何療愈?上海這個展覽有看點
從上海宛平南路600號的畫廊藝術展、瑞金醫院的“善愛·共生”藝術療愈空間,到上海戲劇學院的戲劇療愈實踐……一系列療愈藝術項目亮相上海海派藝術館“心身共境——療愈藝術實踐邀請展”,展覽涵蓋繪畫、雕塑、裝置、數字藝術等形式,呈現上海藝術療愈的最新成果。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600號畫廊此前展出作品《月下呢喃》
當生活節奏日益加快,人的身心面臨壓力與焦慮,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約有10億人遭受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困擾。在這種背景下,療愈藝術應運而生,通過非語言、參與式的藝術形式,幫助身處壓力中的人們。
此次展覽由上海市婦女聯合會、閔行區政協聯合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上海市創意設計工作者協會舉辦,關注精神障礙患者、孤獨癥兒童、高壓人群等特殊群體的療愈需求,也試圖為公眾提供情感療愈的空間。

上海海派藝術館內,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600號畫廊展出現場
地處上海宛平南路600號的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600號畫廊聚焦青少年群體,詮釋了療愈藝術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領域的價值,展出的作品是青少年情緒的外化、心理狀態的呈現。據悉,600號畫廊始創于2019年,是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特色項目。醫生們此前發現,當患者被鼓勵自由創作時,其精神狀態得到了顯著改善。

展出現場
孤獨癥兒童的藝術療愈是此次展覽的重要板塊,集中展示了繪畫、陶瓷、羊絨、戲劇、園藝等多元媒介的孤獨癥兒童實踐成果,其中,上海市婦女聯合會等機構創設的“在你的世界愛著——China之星”,是50戶孤獨癥兒童家庭在志愿者陪同下共同創作的作品展,每一塊瓷片,都象征著一位孩子的內心世界;閔行區孤獨癥援助關愛中心的“星空畫院”,則為孤獨癥青少年提供了情感表達與社交融合的平臺。

上海市婦女聯合會 “在你的世界愛著——China之星”現場
瑞金醫院的“善愛·共生”藝術療愈空間,以“醫院不應該是蒼白的,它可以是花園,也可以是美術館”為理念,緩解患者焦慮,將藝術融入醫療環境;藝術家馬良的“移動照相館”,則以一種溫暖而獨特的攝影方式記錄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接。此外,上海音樂學院以聲波與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構建出融合聽覺、視覺與交互性的多維療愈場域;同濟大學的療愈藝術作品以東方美學為根基,運用 AI 生成技術、VR 交互,聚焦傳統養生文化與中醫藥智慧的當代轉譯,關注自然景觀對情緒的舒緩作用。女性療愈主題中,“種下你的石榴籽”項目以共創形式幫助女性突破標簽、表達自我。

展出現場
據悉,該展覽將展出至10月28日。展覽期間,上海市婦聯還將聯合“家+書屋”(閔行七寶店)、閔行區同星關愛服務中心等機構,推出11場藝術療愈主題活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