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滬上入境游客觀展體驗微調研:藝術無國界,導覽也應無門檻

浦東美術館正在舉辦的《締造現代:來自巴黎奧賽博物館的藝術瑰寶》展覽(以下簡稱“奧賽展”)接待人次破60萬。作為法國奧賽博物館有史以來在華規模最大、全球僅一站的特展,奧賽展不僅吸引了很多國內觀眾,澎湃研究所研究員在觀展過程中發現,場內也聚集了大量外國游客。
通常來說,外國游客一般更傾向于參觀當地的展覽和展品,奧賽展為何吸引了這么多外國游客?怎樣的場館和展覽對外國游客更具吸引力?外國游客在上??凑沟捏w驗如何?
9月9日至16日,澎湃研究所研究員走訪了浦東美術館、世博會博物館、擁有眾多小型美術館的M50創意園區、Fotografiska影像藝術中心,采訪了16名外國游客,在調研基礎上,采訪了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文化品牌與數智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吳帆,探討如何提升入境游客的觀展體驗。
美術館是入境游客的旅行目的地之一
9月9日晚,來自馬來西亞的游客Umar在上海朋友陪同下參觀奧賽展。他并非專程為了展覽而來,但偶遇這個大展對他來說是個驚喜?!榜R來西亞很少有這種規格的大展,這次來上海,聽朋友說很火,展期延后了,說明值得一看?!?/p>
Umar是個藝術愛好者,他喜歡細細地觀摩每一幅畫,因此他特地挑了工作日深夜場前來觀看。但由于深夜場的觀展時間只有2個小時(21點到23點),他覺得2個小時不夠,有一些遺憾。

2025年9月9日晚,浦東美術館奧賽展,外國游客正在看展。本文圖片均為戴媛媛 攝
來自荷蘭的Lucas每到一個城市旅行,一定會去當地的美術館,這是他認識城市的重要窗口?!暗液芎闷?,上海為什么沒有一個‘上海美術館’。我想了解上海的藝術,但不知道該去哪個館?!盠ucas在用谷歌搜索引擎尋找上海美術館時,沒有找到名為Shanghai Art Museum的機構,他感到很困惑。他選擇去看自己喜歡的攝影師塞巴斯提安·薩爾加多的展,而非特定的場館,最后去了位于蘇州河左岸的Fotografiska影像藝術中心。
一般來說,入境游客傾向于像Lucas這樣,選擇官方藝術機構,看當地特色展覽,作為旅游目的地。受訪者中,約75%(12/16)提到美術館是他們入境游的旅行目的地。來自泰國和韓國的4名受訪者專為特定的展覽而來,對他們來說,上海是亞洲的藝術中心之一,他們會為了特定的展專門去上海、東京、新加坡等大城市。
擁有小型美術館集群的M50創意園作為3A級旅游景區,在入境游客群體中有著很大的吸引力。研究員工作日下午在M50創意園走訪時,看到很多外國面孔,其外國游客的占比明顯高于走訪的其他3個單獨的展館。

2025年9月12日,M50創意園,外國游客正在翻閱旅行指南。
來自保加利亞的游客Petya表示,M50創意園是她此次跟團游的一站,導游給了他們3個小時自由活動時間自行游覽。在這里,她看到了很多中國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和非遺技藝,形式很多樣。除了繪畫作品,還有陶瓷、珍珠飾品、茶藝等體驗項目,互動感很強,累了可以隨時找個茶館或咖啡館休息,比參觀美術館體驗更豐富、更放松,更適合像她這樣的老年人。
總的來說,除了地方性的大型美術館,國際著名藝術家及國際重磅大展也會成為周邊國家游客的目的地。除此之外,擁有小型美術館集群,融合展覽、購物、體驗、餐飲的園區也具有別樣的吸引力。

2025年9月12日,M50創意園,外國游客正在茶藝館體驗《蘭亭集序》中的“曲水流觴”。
特展要不要為入境游客提供多語種導覽?
Umar希望有詳細的導覽,以了解畫家的生平,以及畫作在展覽脈絡中的位置。由于有本地朋友的陪同和講解,Umar無需借助美術館提供的導覽服務。研究員從浦東美術館處了解到,除了中英文展簽,本次的奧賽展沒有針對外國游客提供其他特殊服務。
“藝術是不分國界的,即便是導覽,也只是其中的一種解釋,屬于策展人的。對我來說,美術館和博物館不一樣,博物館是知識型的,美術館是審美型的。前者動用更多的是理性部分,后者更多是感性部分?!辈煌赨mar,Lucas喜歡一個人靜靜看展,即便有導覽,他也不會按部就班。他相信自己的審美力,喜歡在沒有任何語言介紹的情況下自己去感受。

2025年9月16日下午,Fotografiska影像藝術中心,外國游客正在看展簽。
來自美國的Mike非常喜歡印象派,本次的中國游中,他了解到浦東美術館在展出印象派作品后,特地為該展覽來到上海。Mike在巴黎、倫敦、紐約等其他城市都看過印象派的展覽,熟悉主要畫家的生平和作品,導覽對他來說可有可無,他注重的是在不同的時空場景中觀看的體驗。但是本次展覽令他遺憾的是,沒有中國的印象派畫家作為印象派大本營(巴黎)的補充和對比,缺失了國際大展與本土特色的結合。
“在巴黎,我了解到中國有位著名的印象派畫家叫潘玉良,我非常喜歡她的作品。我期待在本次展覽上看到她以及更多中國印象派畫家的作品??赡芤驗檫@次展覽是與特定展館合作的,只有這一個館的藏品,因而沒有征集更多中國博物館的同一派別藏品,這可能在操作上有難度?!盡ike說。
在世博會博物館的《希臘人:從阿伽門農到亞歷山大》展覽上,研究員遇到了來自韓國的游客Kim,他想尋找韓語版的語音講解器,但是官方只提供中英文兩種版本。辨讀漢字和英文對他來說有很大的難度。工作人員表示,世博會博物館主場館有多語種導覽,但特展只有中英文。由于本次展覽為免費,Kim還是參觀了,最終他用手機拍照翻譯來輔助理解,雖然麻煩,但Kim表示很喜歡這個展覽。
研究員調研發現,《希臘人》展覽英文語音導覽的租金是中文的2倍。工作人員表示,英文導覽成本更高,包括前期制作的文本翻譯、校對成本,以及灌錄的人工成本,所以租金更貴。但游客Kim表示,“說英語、說漢語、說韓語的人都是平等的游客,導覽費用也應該是一樣的。即便有翻譯的成本,這個成本也不應該由我們來承擔?!?/p>
2025年9月16日上午,世博會博物館,自助語音導覽租還界面,租借費用中文20元/臺,外文40元/臺。
三方面優化入境游客觀展體驗
要提升入境游客的藝術觀展體驗,打造與國際文化大都市相匹配的軟環境,或可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優化:
第一,構建清晰的上海藝術地標認知體系,持續加強對外宣傳。以上海中華藝術宮為例,吳帆提出,可在對外宣傳中更明確其“上海美術館”的核心定位,幫助外國游客快速建立認知、降低信息獲取成本。(中華藝術館,原為創建于1956年的上海美術館,2012年10月1日,上海美術館遷至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場浦東園區的中國館,中華藝術宮由原中國館改建而成并于當日開館。)“上海的文博場館在對外宣傳上比較‘低調’,有很多好東西,外國人都不知道。相比之下,M50 創意園等藝術園區已憑借特色定位獲得較多國際關注。值得欣喜的是,近年來上海博物館、浦東美術館等場館已主動加強對外宣傳,通過多元傳播渠道展現自身特色,其經驗可為更多文博場館提供參考,共同擦亮上海藝術地標的國際名片?!眳欠f。
第二, 完善多語種服務供給,推動不同語種導覽服務定價更趨統一。吳帆表示,考慮到不同場館的運營模式存在差異,那些需要自負盈虧的市場化美術館,在規劃服務定價時兼顧運營成本,是符合實際情況的;而國有美術館作為承擔公共文化服務職能的機構,依托公共資源支持,不妨在基礎服務的公平性上多一份考量,盡量讓不同語種需求的游客,在基礎導覽服務上避免因費用差異影響體驗。放眼國際,大都會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等知名場館,對不同語言的導覽服務均采用統一收費標準,這種兼顧公平與便捷的做法,或許能為我們提供有益參考。因此,吳帆建議,可嘗試為語音導覽設定統一租金,讓無論選擇哪種語種的游客,都能以同等價格享受到貼心的基礎導覽服務。
第三,在國際展覽中融入本地視角,為入境游客打造更具獨特性的觀展體驗。國際大展是吸引游客的磁石,但若能融入本土元素,將能創造更深厚的觀展價值?!霸谏虾?捶▏嫾业恼梗鈬慰涂隙ㄆ诖灰粯拥捏w驗,比如在地文化的融入。在這一點上,西岸美術館、Fotografiska這種與外國場館合作或有外資背景的場館反而更注重在地性,非常注重在國際展覽中融入中國藝術家的作品?!眳欠岬?,2024年上海博物館曾舉辦“對話達·芬奇——文藝復興與東方美學藝術特展”,作為上博首次打造的東西方繪畫藝術對比展,采用“全球視野,本地敘事”的策展思路,讓入境游客在熟悉的話題中,發現獨特的中國故事和上海視角,提升觀展體驗。
-------------------
城市因集聚而誕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環境、習俗風氣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觀察,聚焦公共政策,回應公眾關切,探討城市議題。

歡迎前往征訂公告頁面,獲取更多訂閱資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