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弘揚正確二戰史觀 捍衛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
第二次世界大戰同時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世界上愛好和平的國家在反侵略這一共同的旗幟下團結起來,并肩與德意日等法西斯軸心國作戰,不僅譜寫了命運與共、守望相助的光輝史詩,也為以和平與發展為宗旨的戰后國際秩序奠定了堅實基礎。然而,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后,各國對這場戰爭的認識和敘述并不一致,乃至有一些別有用心的群體出于各種目的炮制謊言、歪曲歷史,導致有關二戰的歷史敘事出現混亂,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目前,與中國相關的錯誤二戰史觀主要集中于英美和日本。
英美重視太平洋戰場而忽視中國戰場
英美雖是中國的反法西斯同盟國,但其二戰史觀在多個方面存在偏頗和錯誤。
首先,自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入侵中國東北至1941年底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前,英美對日本侵華長期未采取有力的制裁措施。然而,一些英美學者片面強調英美在1931—1941年間未對日本一味“綏靖”,而是奉行“不承認”政策,始終拒絕承認日本侵華成果。這一觀點不僅掩蓋了英美在制裁日本侵華問題上長期不作為的事實,亦對中國抗戰的巨大貢獻缺乏重視。英美空有立場而缺乏行動的“不承認”政策無法遏制日本的侵略,真正抵擋日軍的是中國軍民的英勇奮戰。
其次,英美的二戰史觀往往強調太平洋戰場而忽視中國戰場。二戰期間,中國雖缺乏強大的海空軍,但不僅通過在本國大陸的作戰極大地牽制和削弱了日本的侵略力量,還派兵進入緬甸與英軍共同對日作戰。同時,東南亞各地的華僑華人亦為當地的抗日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英美學界對太平洋戰場的片面重視,掩蓋了中國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的重要地位。
再次,英美的二戰史觀深受冷戰思維影響。反法西斯精神的可貴之處在于其超越了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之別,凝聚起反抗侵略、維護和平這一全人類最廣泛的共識。然而,在二戰之后發端的冷戰使得反法西斯精神被狹隘的意識形態偏見所扭曲,英美出于“冷戰思維”和抗衡中蘇社會主義陣營的需要,不僅淡化中蘇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貢獻,還寬縱日本的戰爭罪責,力圖將其變為對中蘇冷戰的前沿基地。
日本試圖通過宣揚錯誤二戰史觀擺脫戰敗國枷鎖
日本是侵略戰爭策源國,并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后受到懲處。然而,一部分日本右翼勢力仍不斷試圖通過宣揚錯誤的二戰史觀擺脫戰敗國枷鎖,以實現重回“正常國家”行列的企圖。
首先,日本極力淡化自身的侵略罪責,粉飾自身的侵略行徑,回避和否認南京大屠殺、強征“慰安婦”、實施細菌戰等日軍侵略暴行,并通過篡改歷史教科書等方式宣揚自身的錯誤二戰史觀。
其次,日本利用自身遭受原子彈襲擊的經歷,以“戰爭受害者”和“和平維護者”自居。所謂日本是“戰爭受害者”和“和平維護者”的宣傳正是其對侵略戰爭責任缺乏反省的表現。
再次,日本借助“冷戰思維”否定戰爭責任。在冷戰背景下,美國利用日本對抗中蘇社會主義陣營,日本遂借此機會淡化自身的戰爭罪責,并積極操弄臺灣問題。
與錯誤史觀作斗爭,弘揚正確二戰史觀
當今世界,雖然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但霸權主義、單邊主義等逆流仍在涌動,錯誤二戰史觀正是這些逆流的思想資源和宣傳載體。中國須積極與這些錯誤史觀作斗爭,從國內和國際兩個層面弘揚正確的二戰史觀。
在國內層面,應大力建設和開發中國抗戰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紀念設施和產品,通過設置紀念日、建設紀念館、攝制影視作品、開展社會宣教活動等多種方式塑造公眾正確二戰史觀。同時,加強相關學術研究,并努力提升學術成果的社會影響力。
在國際層面,應鼓勵中國學者在二戰史觀問題上向世界發出“中國聲音”,宣介中國在贏得反法西斯戰爭和建設、維護戰后國際秩序中的重要地位和貢獻。同時,與持正確二戰史觀的各國政府和民間人士展開合作,建立弘揚正確二戰史觀、捍衛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的“國際統一戰線”,以鞏固珍愛和平、共謀發展的全人類最廣泛共識,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維護以《聯合國憲章》為基礎的戰后國際秩序。
(本文原刊于《上海宣傳通訊》2025年第15期“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欄目。)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