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德“掃街”一周后,本地生活競爭格局變了嗎?
撰 文丨馬 良
編 輯丨美 圻
文娛價值官解讀:
ID:wenyujiazhiguan
本地生活的戰火從線上燒到了線下。9月10日,阿里巴巴又甩出一張王牌——“高德掃街榜”,基于用戶真實“行為+信用”生成榜單,號稱永不商業化。高德掃街榜是阿里巴巴集團的高優先級項目,上一個類似級別的項目是淘寶閃購。
如果說上一輪的外賣平臺“0元購”還只是停留在補貼換增長,這一次高德推出的掃街榜直指大眾點評的核心腹地,一場圍繞用戶決策入口的爭奪戰就此拉開帷幕,在這一場爭奪中還能看到抖音、小紅書的身影。


本地生活入口
成巨頭必爭之地
根據行業數據,2024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模已突破35萬億元,其中“到店”相關服務(含餐飲、旅游、休閑娛樂等)占比超60%,市場規模超21萬億元。高德掃街榜,正是看中了本地生活市場的巨大潛力。通過爭奪用戶決策入口,阿里巴巴希望在高德地圖龐大的用戶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本地生活服務生態。

大眾點評能在本地生活領域屹立多年,其護城河究竟是什么?決策入口的重要性為何如此重要?作為中國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活化石",大眾點評2003年創立,在2015年與美團合并,合并后大眾點評原創始團隊相繼退出管理層,“大眾點評”App被完整保留并持續迭代,目前來看,這也成為了美團一項優質的資產。
與外賣市場"補貼驅動型"的用戶關系不同,大眾點評通過20年積累的超5億條用戶評價、百萬級達人筆記庫,構建起難以復制的內容護城河。據多位餐飲從業者透露,美團的快驢進貨、共享充電寶等業務地推時,第一次接觸商家時會打著“大眾點評”的旗號,商家一般都會同意見面溝通,如果是其他平臺來地推,很有可能就被商家婉拒。

大眾點評積累了超5億條評論
從平臺商業生態構建來看,決策入口是流量分配的“權力杠桿”。平臺通過算法規則,決定哪些商家獲得曝光、哪些用戶被引導至特定商家。
以大眾點評為例,其憑借海量的用戶評價與評分體系,形成一套獨特的流量分配機制。高評分、好口碑的商家更容易獲得用戶關注,從而吸引更多流量,形成良性循環;而低評分商家則可能被邊緣化。對用戶而言,決策入口是縮短決策時間、提升消費體驗的關鍵。大眾點評提供的評分、評價等信息,幫助用戶快速篩選出符合需求的商家,節省決策時間,提高消費效率。

大眾點評VS高德:
誰的榜單更值得信賴?
如果用戶希望依據一份美食榜單來選擇就餐地點,那么高德掃街榜不失為一個參考。畢竟,高德掃街榜單是基于真實用戶數據生成,尚未受到商業化入侵。遵循多數人的選擇去就餐,即便無法帶來極致的美食體驗,但通常也不會令人大失所望。高德掃街榜上線當天,嘗試高德掃街榜的用戶超過4000萬人。
用戶王小蘇向文娛價值官分享了自己的體驗:“我覺得高德掃街榜特別好用。我直接按榜單往下瀏覽,重點關注菜系、人均價格,再結合排名,很快就能確定要去的餐廳。以前,我在大眾點評上挑餐廳,常常要花大半天時間,結果還是免不了踩雷?!?/p>

但是,高德掃街榜由于缺少用戶真實評價與評論氛圍,集中化榜單無法滿足千面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且無法解決“熟客不導航”的問題。小紅書用戶“蘇一文”在帖子中提到,“北京的掃街榜,方磚廠能排第4就讓我對這個榜單表示懷疑。如果現在是根據導航記錄相關數據統計的,那目前不還是在推薦那些被大眾點評騙去的店嗎?常去的寶藏小店誰用導航啊?!?/p>
近年來,大眾點評被用戶所詬病,商家通過“刷單”來霸占榜首位置,誘導用戶好評,你此刻瀏覽的某條好評,或許僅源于餐廳贈送的一個蛋撻。大眾點評評分體系失靈,導致用戶篩選真實評價的成本越來越高。一位大眾點評的V5用戶透露,他現在每次選餐廳都要花很多時間,先看評分,看用戶好評,還會重點看差評,差評里面提到的信息自己能否接受。
在很多用戶看來,雖然大眾點評上充斥了一些虛假信息,但目前確實沒有一個平臺可以替代它,用戶評價形成的“護城河”依然牢固。大眾點評更像是一個用戶主動篩選工具,以美食餐廳為例,大眾點評中提供了“智能排序”“距離優先”“人氣優先”“好評優先”、“口味優先”“環境優先”“服務優先”“低價優先”等多維度排序規則。此外,在“篩選”那個類目下,有更為個性化的標簽,比如用餐場景、收錄時間、價格等。
大眾點評收錄的餐廳足夠全,用戶需要按照自己在意的維度重新篩選,同時還得練就辨別用戶評價真偽的“火眼金睛”,學會逆向思維。有網友總結出了大眾點評的隱藏使用秘籍:選“收錄10年以上”,評分在3.5-4分之間,基本都性價比極高且不會踩雷。
近期,關于西貝是否為預制菜、菜品口味好吃還是難吃、價格是實惠還是高昂等相關話題,引發了廣泛討論。作為沒有吃過西貝的用戶,通過大眾點評和高德掃街榜查詢西貝的門店,會得到什么結果呢?
西貝(六里橋旗艦店)是高德狀元榜北京市上榜餐廳,共有337條評價,相比之下這家門店在大眾點評上共有25894條點評,內容豐富度存在著兩個數量級的差距。不過,兩個平臺給出4.7、4.8分的綜合評分,至少說明雖然兩個平臺算法不同,但餐廳評分卻有趨同之勢,也許說明高德的評分算法并未做出充分差異化。

左:大眾點評 右:高德掃街榜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貝(六里橋旗艦店)這樣的熱門門店之外,高德的點評數據可以用“聊勝于無”來形容。如西貝(五棵松萬達店)僅有35條評價(大眾點評有1萬多條),這很可能是因為商場內門店在導航平臺上更不容易被發現。高德掃街榜的推出也很難解決這一問題,反而會進一步加劇“馬太效應”。
目前來看,高德掃街榜談不上顛覆,只是在大眾點評構建的評價體系之外,為用戶提供了另一種榜單。受限內容層面的短板,用戶決策還是要參考大眾點評,兩者之間是互補的關系而非取代的關系,在現實場景中,很少人會只根據榜單直接選擇餐廳。高德的榜單更像是熱門榜,而非品質榜、口味榜,只能幫助用戶發現新商家,不足以完全主導用戶決策。

抖音、小紅書:
用榜單、折扣“鎖住”種草用戶
到店團購堪稱平臺最大的現金奶牛,用戶通過美團、抖音、高德等App線上購券,再到店核銷,平臺幾乎零成本就能抽取傭金,利潤空間可觀,唯一前提是需引入足夠流量。
抖音憑借高日活用戶基數,構建“短視頻種草-團購轉化”閉環,對純外賣平臺形成降維打擊。以抖音、快手、小紅書為代表的內容驅動平臺,憑借著強用戶黏性獲得了更多的用戶在線時長,QuestMobile發布的《2025年全景生態流量春季報告》顯示,截至今年3月,抖音月人均使用時長增長至46.54小時,快手為29.74小時,小紅書為22.46小時。

這些平臺通過視頻、圖文內容直接切入消費決策前端,以“沉浸式種草”分流傳統到店平臺流量。以抖音為例,其內容呈現形式更為直觀,達人探店環節更是具備更高的專業性,能夠迅速點燃消費熱情。網友李俊關注了很久的美食博主@“特廚魏味”,這位博主本身是廚師出身,到店必點招牌特色菜,會對食材成本、烹飪技巧、性價比等方面點評分析,“我特別反感那些華而不實的網紅店,平時我大多在家做飯,偶爾下館子就想嘗點,真正值得品嘗的特色菜?!?/p>
與此同時,抖音為商家提供了內容營銷的優質平臺,幫助商家精準觸達目標客戶群體。數據顯示,2024年抖音生活服務平臺里“種草”類相關視頻帶動商家銷售額提升113%,短視頻看后搜的用戶比例提升了73%。
然而,抖音平臺充斥大量營銷內容,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用戶的真實體驗反饋。而且,平臺內容呈現出分散化、碎片化的特征,用戶評價難以實現集中匯總。這使得抖音目前主要適用于幫用戶發現餐廳,很難作為唯一的消費決策平臺。這也就不難解釋,很多用戶在抖音“種草”餐廳后,依然會打開大眾點評獲取更全面的信息,當決定前往線下后,用戶通常會直接在該平臺上進行團購操作。

對抖音的本地生活服務來說,想要成為用戶的決策入口,就要防止用戶在抖音上“種草”餐廳后,跳出抖音前往大眾點評。抖音2024年首次推出“心動榜”,打造集中的用戶消費決策入口。
抖音“心動榜”更注重餐廳為消費者帶來"心動"體驗,這類餐廳除了打磨菜品,還要深挖餐廳在場景體驗、服務細節。這一定更符合年輕消費者的偏好。今年抖音持續發力,在2025年的“心動榜”中,其覆蓋范圍已擴展至全國40座城市,相較于2024年新增了18座城市,上榜餐廳總數達到2117家。但這一覆蓋與大眾點評“必吃榜”還有比較大的差距,2025年大眾點評“必吃榜”覆蓋144座城市及地區的3091家餐廳。
更重要的是,大眾點評可以根據用戶位置,以多維度篩選條件,實時為用戶生成個性化推薦榜單,而這是中心化的“心動榜”所難以企及的。
本地生活領域另一個重要的玩家小紅書,則沉淀了大量的真實美食點評筆記,為潛在消費者提供了豐富的信息來源,并匯聚了一批高活躍度的用戶,他們不僅頻繁發布評價內容,還積極參與社區互動,有效提升了平臺的用戶黏性與內容產出質量。
不過,小紅書也遇到了跟大眾點評一樣的問題,營銷類筆記泛濫,用戶篩選出有價值內容的成本不斷攀升。此外,小紅書平臺信息呈現碎片化特征,缺乏系統性的匯總與整合,無法為用戶提供全面、直觀的消費指引。小紅書也要像抖音一樣,想辦法繞過大眾點評,讓用戶在自己的平臺內完成閉環交易。

小紅書內測的“小紅卡”活動計劃于9月底全量上線,連接年輕、有分享欲的用戶與本地商家,通過折扣優惠和種草筆記引導消費。形成“用戶消費-分享筆記-吸引新客”的營銷閉環,幫助商家低成本獲客。
類似于淘寶88VIP、京東有PLUS等權益,小紅卡的功能也類似,用折扣等權益連接線上決策和線下消費,形成交易閉環。據悉,用戶在“小紅卡”合作商家處消費,可享受至少9折優惠,商家也可以自己決定優惠力度。小紅卡設定的168元年費處于較高水平,橫向對比來看,88VIP年費僅為88元,京東Plus新用戶開通年費也不過149元。目前小紅卡僅公布了9折的餐飲優惠,對用戶的吸引力不大,畢竟在大眾點評上,大量餐廳推出的團購折扣力度遠超9折。

小紅書此次拉上了有贊來解決交易履約、私域沉淀的問題,小紅書提供流量,訂單、支付、履約、售后,都需要有贊來承接。商家獲客之后,有贊能幫商家把用戶引導到私域,形成復購,增強用戶黏性。小紅卡能否跑出規模,成為小紅書本地生活板塊的拳頭產品,仍有待觀察。
當下,用戶消費決策路徑相對固定,篩選餐廳時會打開大眾點評,參考評分與用戶評價后,再跳轉至高德導航前往商家。大眾點評就像是一個漏斗,即便是在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平臺被種草,用戶也習慣再去大眾點評查詢更多信息。高德掃街榜試圖打破這一模式,構建“瀏覽榜單選定餐廳—導航到店—優惠領取并消費”的新路徑。大眾點評的對手遠不止高德一家,抖音、小紅書都在絞盡腦汁繞過大眾點評,將種草后的用戶留在自己的平臺,完成閉環交易。在本地生活領域,大眾點評早已不是唯一的決策入口。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