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的藝術家們|邱岸雄:從《新山海經》到當代山水之旅
藝術家邱岸雄喜歡從中國傳統文脈中尋找靈感,其早年的代表作《新山海經》系列水墨動畫就是從《山海經》角度出發,描繪文明沖突和人類所面臨的困境。近年來,邱岸雄將目光投向了更為廣闊的山水傳統。
澎湃新聞“上海的藝術家們”欄目,近日來到藝術家邱岸雄在上海寶山區的新工作室。今年早春,邱岸雄與友人一起從上海出發到成都,記錄了一場當代山水之旅?,F在,他每天都會來到畫室,用畫筆記錄下山水之行。
位于上海寶山區的中成智谷園區曾是1876年淞滬鐵路的貨運堆場,斑駁的紅磚墻、高聳的穹頂、廢棄的鐵軌,訴說著厚重的歷史。漫步園區,一側是工業廢墟的粗獷與滄桑,另一側是歷經改造后的先鋒設計,容納了不少家具設計店鋪、建筑設計工作室,以及藝術家的工作室。藝術家邱岸雄的工作室就在這里。

在鐵路邊上海寶山區的中成智谷園區,藝術家邱岸雄的工作室
1972年,邱岸雄生在四川廣元,三歲隨父母調動到了成都。1990年,他上四川美術學院本科,學油畫。1998年,邱岸雄離開成都,遠赴德國卡塞爾大學藝術學院求學,一待就是五年?;貒?,他來到了上海定居,從事藝術創作,并任教于華東師范大學設計學院。如今,邱岸雄生活在上海與成都,他告訴記者,在成都藍頂,他有著自己的工作室,而在上海,工作室則歷經多次搬遷?!霸缒甑墓ぷ魇以谛靺R區上師大附近的住宅中,是一個兩居室,空間有限,后搬遷至英雄鋼筆廠的廠房、松江地區。去年,他將工作室搬到了寶山的創意園區內。

邱岸雄在工作室內
過去邱岸雄從事水墨動畫的創作,現在他轉向了繪畫創作,因此他對工作室空間的需求也產生了變化。“這里是一個很好的創作之地,也是很好的展示之地。這里空間大、開闊,層高也高,可以創作許多大尺幅的作品??梢哉f,這里是目前最滿意的一個工作室了。”
“從家里開車過來僅半小時,非常方便。我幾乎天天來,每天上午到,一直創作到晚上八、九點才回去。在工作室里會更有創作欲望。”邱岸雄說。

邱岸雄的工作室一角
以水墨動畫展現文化根脈
邱岸雄告訴記者,大學求學時,最先感興趣的是當代藝術,“年輕人還是喜歡比較顛覆性的東西?!钡谂R近畢業時,他又開始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看南懷瑾的一些書籍,開始關注國學。“當時沒有想到傳統文化的東西會跟自己的藝術產生聯系,完全是出于興趣。”

邱岸雄(二排左一)在四川美院時,1994年
在德國留學期間的所見所聞加深了邱岸雄對于傳統文化的探索?!傲魧W期間,一方面得以讓我了解了西方,但也了解了差異性。我們的藝術需要對自己的文化有所了解,并從自身的文化中長出來,而非是照搬西方的藝術創作路徑。作為一個中國藝術家,需要基于自身的文化和自身的處境去創作。”也是在那時,他邱岸雄開始關注《山海經》,里面的半神半獸、半人半神,呈現出的是一種充滿想象力的敘述方式,實際上也是“很原始的描述方式”,人們只能用自己見過的,去想象、描摹、借喻那些沒見過的。
回國后,邱岸雄來到上海,開啟了自己的創作。他以《山海經》為框架,試圖以現代人的視角制作一部與現代生活息息相關的《新山海經》。在他的筆下,《山海經》中的形象成為了現代工業的產品,如飛機、汽車、火箭等。他認為,每個人都身處都市“新山海經”,而其中出現的每一個“怪力亂神”也都是我們身邊司空見慣的物體。
在畫出一批“山海經”的新怪物形象后,邱岸雄做起了水墨動畫。這一啟發來自他在德國期間參觀的動畫工作室。相比過往的動畫商業團隊與國內的集體制動畫創作,海外的動畫專業可以以純藝術的手段創作,且可以由一個人獨自完成。“當時,我看到了威廉·肯特里奇的作品??咸乩锲嬗锰抗P在紙上邊涂邊改,以此形成了一個動畫作品,感染力特別強。這對我的觸動很大?!彼貞浀馈?/p>
第一部水墨動畫《空中的》(靜幀),2005年
“我買了一部數碼相機,然后買了一臺電腦,開始嘗試起來?!鼻癜缎壅f,自2003年起,自己開始了“新山海經的水墨動畫”三部曲創作。這也是他截至目前最重要的代表作品,耗時十余年。一個人做一部動畫,這在當時的中國,也是十分鮮有的。
《新山海經》三部曲并非強敘事,而是用圖像隱喻的方式展現現代社會。第一部水墨動畫圍繞20世紀的能源、石油戰爭展開;第二部,從太空與生物技術出發;第三部,討論信息時代與互聯網的未來。前兩部水墨動畫,邱岸雄用的都是平面手繪的方式,用丙烯在布上創作,在攝影棚里拍攝。到了第三部,他開始嘗試用三維技術表現水墨。

邱岸雄,《新山海經I》,影像,2006
2017年,復星藝術中心舉辦了邱岸雄和瑞士藝術家伊夫·內茨哈默的雙個展“山海蜃樓”&“再造認知”。這一展覽也讓邱岸雄為《新山海經》水墨動畫畫上了句號。他曾說,“我原來認為城市是人工的、不自然的環境,現在覺得,城市也是另一種自然,城市就像是山山水水一樣的一個狀態,它的空間在不斷地變化、生長、衰老、死亡。中國人對自然始終敬畏、人始終比較渺小?!?/p>
邱岸雄,《新山海經III》,影像,2017
重新思考山水與繪畫
2017年的雙個展之后,邱岸雄得了癌癥。事情過去幾年后,他談起這事顯得淡然,“當時也沒覺得什么,總覺得身體挺好的,沒想到一下子就倒下了。過去為了展覽經常熬夜,可能是太勞累了?!鄙『蟮男蒺B,以及此后疫情的蔓延,使得邱岸雄有更多時間待在家里,重新思考藝術,思考中國的傳統,尤其感興趣的是傳統山水畫。
他也臨摹了一些經典。正如宗炳在《畫山水序》中所言:“圣人含道映物,賢者澄懷味像?!鄙剿嬙谥袊囆g史上是一個極其特殊而重要的藝術門類。邱岸雄談及了從魏晉南北朝到唐宋元明清,山水畫經歷千年的流變,也感受到最后陷入程式化的問題。他既希望在臨摹董源、趙伯駒等人的作品中感悟古人的筆法與思考,也希望直面真實自然環境,基于直接的觀察和經驗去琢磨、錘煉出自己的一套繪畫語言。

邱岸雄,《新桃源仙境圖1》,2024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不過,和他黑白的水墨動畫相比,無論是臨摹作品,還是自己的原創作品,都開始出現了顏色。在他看來,中國傳統色,多從植物中、礦物中提取,和自然息息相關。他尤為偏愛宋代青綠山水。“你看花青色,飽和度很低,就像山本身的顏色。中國的色彩始終要灰一度?!?/p>
在創作大型架上繪畫時,他選擇用丙烯調和出相似的青和綠,直接用丙烯在亞麻布上上色。有時也刻意留白,“我只畫了一點云,天不是藍的,就空在那邊,留出布面本身的顏色,這也是很中國的一種方式?!?/p>
邱岸雄在工作室中
從川蜀山水到上海當代景觀
今年早春,邱岸雄與來自不同領域的友人——包括詩人、策展人、作曲家、音樂創作者、舞蹈編導等在內的12位創作者,從上海自駕出發,途經紹興蘭亭、天臺山國清寺,石梁飛瀑、天姥山、三清山、廬山、五祖寺、赤壁、宜昌、奉節巫山、安岳等地,溯長江直上,最終抵達成都,在旅途中,他們合力創作了各類融合音樂、舞蹈、繪畫、影像等元素的作品。
這些作品先后呈現在成都與上海的復星藝術中心個展“早春長歌行”中。策展人朱朱說,《早春圖》是中國古代繪畫的巔峰之一,為后世仰望效法,而《長歌行》出自漢樂府,卻經由后世不斷重寫再造。展覽的標題“早春長歌行”,意在結合兩者意涵,“點明時節、行旅中對于藝術和文學的思古之情,以及音樂和舞蹈在長卷般的沿途持續生發等數重特性”。
“邱岸雄:早春長歌行”展覽現場, 2025年,上海復星藝術中心,圖片由上海復星藝術中心提供

邱岸雄 《春寒踏歌》,1小時47分,影像,2025年

邱岸雄 《遠寺》,21分51秒,影像,2025年
復星藝術中心的展廳里,觀眾可以看到邱岸雄的“新桃源仙境圖”系列、《讀碑記》、《石梁幻境》、《心猿歸》,以及全新創作的《廬山煙云樹梢濕》(2025)等,其中,《聽琴圖》是繪畫與影像的結合?!斑@一作品標題取自宋徽宗名作《聽琴圖》,有樹木,樹下有人在聽琴聲。而拍攝彈琴的影像時,霧氣一下子就升上了,如同水墨作品?!鼻癜缎壅f。
展覽現場,邱岸雄 《空山新雨》
在復星藝術中心四樓露臺上,則呈現了“城市山水”概念的公共藝術作品,用透明屏幕將山林、樹木、云海的自然空間切入黃浦江畔的城市公共空間,山野影像與城市景觀并置,形成視覺上的張力與自然歷史的重疊。
對于山水之旅,邱岸雄告訴記者,“我們去了很多有歷史人文積累的地方。無論是對于繪畫者,還是音樂家、舞蹈家,山水之行都是一次新鮮的體驗。但同時,我們不能亦步亦趨地搬運古人的內容。我們要以今天的人的狀態去感受山水,描繪山水,這樣出來的作品是跟過去有關聯的,是一種歷史的時空的對話?!?/p>
邱岸雄的工作室內擺放著一架電子鋼琴和一把吉他。他說,鋼琴是自學的,不得要領,純粹是享受彈琴的時刻,就像感受自然山川那樣。而那把吉他是90年代買的,距今已30年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