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拿亞洲杯“練兵”?巴基斯坦板球隊再次被印度擊敗
在北京時間9月15日凌晨,一場備受矚目的“印巴大戰”——板球亞洲杯巴基斯坦隊與印度隊的比賽終于落下了帷幕。比賽當天,迪拜國際體育場早早便被熱情的氛圍所籠罩,來自兩國的球迷們懷著激動又復雜的心情匯聚于此。比賽開始后,巴基斯坦隊率先擊球,然而最終只得到了127分。到了下半場,印度隊登場擊球,全場觀眾的目光都緊緊聚焦在球場上。印度隊的擊球手們神情專注,他們不斷尋找著得分的機會。在第15.5輪時,印度隊成功反超了比分,此時現場的氣氛瞬間被推向了高潮,印度隊的球迷們歡呼雀躍,盡情釋放著內心的喜悅,而巴基斯坦隊的球迷們雖有些失落,但也對比賽的精彩進程表示贊嘆。這場比賽不僅僅是簡單的體育賽事對決,雙方球員在賽場上為了榮譽而戰,場下也引發了兩國國內廣泛的關注和熱議,成為了一段值得銘記的體育歷史時刻。

實際上,巴基斯坦本場比賽的失利早在眾人的預料之中。因為在板球亞洲杯開賽一個月前,巴基斯坦板球隊便對參賽球員進行了大規模的“換血”。2021年板球世界杯中帶領巴基斯坦隊擊敗印度隊的老球員——巴巴爾·阿扎姆與穆罕默德·里茲萬無緣此次亞洲杯,盡管他們近期狀態有所下滑,但其實力依然不容小覷。然而,隨著巴基斯坦板球管理層的頻繁變動以及新主教練上任,眾多“新面孔”陸續躋身巴基斯坦國家隊。

新老交替本是尋常之事,然而借由“大賽”來錘煉隊伍,或許確實欠妥。其實巴基斯坦并非此類情況的首例,此前印度板球國家隊與東方某大國的板球國家隊也曾有過類似情形。雖說結局均以失利告終,但后續發展卻大相徑庭。印度隊及時糾正了問題,四年后捧得世界杯冠軍。而另一支球隊始終不敢承認過錯,更無勇氣直面問題,當年的始作俑者至今仍活躍于板球界,繼續荼毒一代又一代年輕的板球運動員。

此次“印巴大戰”中,賽場外與賽場內的非比賽因素成為大眾聚焦的熱點。比賽開始前一周,印度媒體便不斷制造話題,這些話題并非圍繞兩隊實力或技術風格展開,而是挖掘此前“印巴沖突”中的死傷家屬,讓他們在鏡頭前不斷“哭訴”,其最終目的是妄圖讓印度隊拒絕與巴基斯坦隊進行比賽。更有一些印度極端團體向印度法院提起訴訟,試圖通過法律途徑阻止印巴兩隊比賽,但印度法院以“這只是一場比賽”為由拒絕受理。
在巴基斯坦隊與印度隊比賽開賽前的擲幣環節結束后,兩隊隊長并未進行禮貌性的相互握手。而比賽結束時,當巴基斯坦隊全體隊員在場邊等候與印度隊隊員握手時,印度隊全體隊員竟直接返回了休息室。賽后,巴基斯坦隊向國際板球理事會提出抗議,指責印度隊違背了體育精神。另有一小插曲,比賽開場前兩隊奏國歌時,巴基斯坦國歌出現播放失誤,好在短時間內便及時糾正,而奏印度國歌時一切正常。賽后有人調侃道,要是把網紅豪哥哥的歌曲《剛買的飛機被打了》誤在奏印度國歌時播放,那么印度隊肯定就會直接退賽了。

自從印度人接管國際板球理事會后,板球似乎被卷入了復雜的政治漩渦之中。那些平日里總是把“體育無關政治”掛在嘴邊的人,如今看來他們的話語就像風中的謊言般不堪一擊。想象一下,在國際板球的賽場上,本該純粹的競技氛圍被政治因素不斷干擾,印度相關機構涉嫌對“巴基斯坦”等元素的“邊緣化”操作,這就如同在體育的凈土上涂抹上了不和諧的政治色彩。就好像一場原本精彩的比賽被無端注入了混亂的政治暗流,讓熱愛板球的人們感到無奈又痛心。體育本應是超越政治紛爭、讓不同國家愛好者盡情享受的運動,可如今卻被政治的陰霾所籠罩,實在是令人唏噓。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