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拍賣行的“買斷”之路:是自救還是深淵?

蘇富比“伊勢彥信珍藏重要中國瓷器”拍賣現場
當蘇富比“雞蛋大王專場”以99%的成交率和3.59億元的總成交,再一次讓藏家們感受到了老窯瓷器在市場中的地位,以及明清瓷器市場回歸理性。然而,曾經標注著高昂估價的拍品以無底價重拍的姿態(tài)再次亮相時,整個拍賣行業(yè)都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

“雞蛋大王”伊勢彥信
在這場“雞蛋大王”的拍賣中,細心的人會發(fā)現這場拍賣是有行方保證的。這也是拍賣行為了拿到藝術品所有人的拍賣委托而付給對方的擔保款,即承諾給委托人的最低拍賣收益。若拍賣不成交,或成交額低于委托保證金數額,則拍賣行就要自掏腰包彌補差額,保證委托人拿到保證金的簽約數額,在一定程度上類似于拍行買斷。所以反復上拍流拍拍品,甚至以低于最低估價成交,這其實也是蘇富比自己在止損。

明成化 青花梔子花宮盌
14.7cm
估價 HKD| 4,000萬-8000萬
成交價 HKD| 3,514.50萬
2025-09-09 蘇富比
伊勢彥信珍藏重要中國陶瓷
以往,流拍品降價上拍雖不罕見,但多是拍賣行與委托人協(xié)商后的常規(guī)操作,而此次蘇富比的舉動,卻因“行方保證”這一關鍵前提,蒙上了“買斷式止損”的色彩 —— 為了兌現給委托人的最低收益承諾,拍賣行不得不一次次降低門檻,哪怕最終成交價低于預期,也要避免自掏腰包彌補差額的尷尬。

元 龍泉青釉貼四魚折沿大盤
37cm
估價 HKD| 120萬-240萬
成交價 HKD| 63.50萬
2025-09-09 蘇富比
伊勢彥信珍藏重要中國陶瓷
這是一次豪賭,還是一種創(chuàng)新?
這種近似“買斷”的模式,在短期內似乎是拍賣行的一劑“強心針”。一方面,它能吸引更多手握優(yōu)質藏品的委托人,畢竟有最低收益兜底,委托風險大幅降低;另一方面,通過反復上拍和降價策略,確實能提升拍品成交率,維持市場活躍度,尤其是在藝術品市場整體波動較大的當下,這份“確定性”仿佛成了市場的定心丸。就像蘇富比此次操作,雖看似犧牲了短期利潤,卻也在一定程度上穩(wěn)住了客戶信心,避免了因流拍率過高而引發(fā)的市場恐慌。

拍賣行的“買斷”之路:是自救還是深淵?
但稍加思索便會發(fā)現,“買斷”模式背后隱藏著巨大的行業(yè)隱患。首先,它會打破拍賣行業(yè) “公平競價、價高者得” 的核心邏輯 —— 當拍賣行自身成為拍品的 “隱性兜底者”,其在拍賣過程中的中立性難免會受到質疑,競買人可能會懷疑拍賣價格是否存在 “人為操控” 的空間,長期來看,這會侵蝕行業(yè)賴以生存的信任基礎。其次,“買斷”模式會讓拍賣行承擔過高的經營風險。藝術品價值本身具有極強的主觀性和波動性,一件拍品的市場認可度可能會因審美趨勢、經濟環(huán)境等因素突然變化,若拍賣行大量承接 “行方保證” 委托,一旦市場遇冷,大量流拍品帶來的差額補償壓力,可能會讓拍賣行陷入資金鏈斷裂的危機。

更值得警惕的是,“買斷”模式可能會引發(fā)行業(yè)的惡性競爭。若蘇富比此次操作被其他拍賣行效仿,為了爭奪優(yōu)質委托資源,各大拍賣行可能會競相提高“保底收益”,陷入“內卷式競價”的怪圈。最終,整個行業(yè)的利潤空間會被不斷壓縮,而風險卻在持續(xù)累積,一旦市場出現系統(tǒng)性風險,整個拍賣行業(yè)都可能面臨“多米諾骨牌式”的崩塌。
那么,拍賣行真的要從此走上“買斷”之路嗎?有人說,這是行業(yè)適應市場變化的“創(chuàng)新之舉”,是拍賣行主動承擔風險、服務客戶的體現;也有人說,這是行業(yè)急功近利的“飲鴆止渴”,是對拍賣行業(yè)核心邏輯的背離。或許,當下的爭議只是行業(yè)轉型期的陣痛,但不可否認的是,若拍賣行一味依賴“買斷”模式求生存,最終可能會在“兜底”的重壓下失去方向。畢竟,拍賣行業(yè)的魅力從來都在于市場競價的不確定性,而非拍賣行單方面的“風險包辦”。
結語:
當拍賣行從“中介者”變成“風險承擔者”,我們不禁要問:未來的拍賣會上,我們看到的究竟是公平競爭的藝術盛宴,還是拍賣行自我救贖的“甩賣現場”?這道選擇題,不僅關乎蘇富比一家拍賣行的未來,更關乎整個藝術拍賣行業(yè)的生存底色。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