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慶煥新迎客!南昌再添文景融合新地標
近日,豫章書院游覽步道項目“書院橋”正式對外開放,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前來打卡拍照。漫步橋面,象湖碧波蕩漾、岸線風光盡收眼底,這座串聯起湖景與文脈的步道橋,不僅快速躍升為南昌新晉“網紅打卡地”,更以文景融合的鮮活姿態,為英雄城再添一處兼具自然意趣與人文底蘊的文化新地標。

作為南昌市2025年十大民生實事之一,備受關注的豫章書院游覽步道項目“書院橋”采用鋼架浮橋設計,由39艘鋼浮船拼接而成,巧妙串聯起象湖西岸和湖心島豫章書院,行走橋上可盡覽“院在景中,景落島內,島于湖心”的詩意格局。
“你看這湖水仿佛在腳下流動,這種自然和城市交融的感覺,在南昌很難找到第二處。”家住象湖附近小區的市民熊成玉正帶著剛上小學的兒子拍攝打卡視頻,手機里已存了十幾張不同角度的橋景照片,“今天特意早起帶著孩子來此看日出,陽光灑在湖面和浮橋上,非常有氛圍感。”

記者穿過“書院橋”登上湖心島,只見豫章書院的建設現場一派繁忙景象。工人們正忙著鋪設庭院里的青石板,室內裝修團隊則在調試燈光,空氣中彌漫著木料與涂料的混合氣息。中建五局江西公司項目現場負責人張孟江介紹:“目前復建工程已接近尾聲,正在進行精裝和綠化連廊施工,預計國慶節對外開放。你看那邊的雅望亭,已經能看到雛形了,以后市民坐在亭子里,既能休憩又能賞湖景,視野特別通透。”
作為古代江西四大書院之一,豫章書院始建于南宋,曾承載朱熹、陸象山等理學大師的講學足跡,康熙皇帝親題“章水文淵”匾額更使其名震海內。2025年,南昌積極落實“江西書院”煥新計劃,在象湖風景區重建豫章書院,以“修舊如舊”為原則,依托象湖湖心島閑置仿古建筑,盡可能保留原有結構裝飾,讓每一個角落都能夠傳遞出古建筑的文化內涵和文化信息。

據了解,重建后的豫章書院全面升級建筑、環境與管線系統,功能布局別具匠心,豫章堂作為主要閱覽空間,東西兩廂的洪都廳與隆興齋,分別承擔會見、研習交流功能;鐘陵軒前場開闊,將作為大師傳道、文化交流的核心區域,與象湖景致無縫融合。

未來,豫章書院將立足南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傳承豫章文脈、弘揚國學精髓、促進文旅融合”為宗旨,打造集學術研究、文化教育、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平臺。同時,還將積極融入象湖風景區整體規劃,完善書院公共服務設施,打造市民文化休閑空間,成為彰顯南昌人文精神的重要窗口。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