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邊界之上”和“讀報紙的人”
9月12日,“張子康、陳侗雙個展”在地處上海陸家嘴的大華藝術空間對外展出,展覽涵蓋張子康延續“邊界之上”理念的最新繪畫系列,以及陳侗將繪畫、文學與生活空間融為一體的“讀報紙的人”。
兩位藝術家都做過出版、當過大學老師,以策展人或作家的身份為人知曉,此次他們以藝術家的身份,以豐富的媒介語言,試圖詮釋“水墨”里的中國精神。

張子康(右)、陳侗在展覽現場
張子康:在邊界之外重構圖像
作為知名美術館管理者、策展人、藝術家和博士生導師,張子康在展覽中帶來《眾生》《吸引》《漂浮》《望》《聚變》等九件新作,延續其“邊界之上”系列的核心理念。這些作品凝結了他長期的藝術思考:以黑、白、灰和土黃色勾勒出模糊而游移的視覺世界,畫面在抽象與具象之間不斷徘徊,人物的邊界逐漸消隱,形象在流動與重組中探索新的可能。

展覽現場,張子康“邊界之上”
在創作方法上,張子康運用厚重的墨塊、層疊的肌理和交錯的線條,使觀者在觀看過程中反復經歷“打破”與“重建”的過程。
展覽名之所以叫“邊界之上”,源于近年來張子康一直在探索的繪畫邊界的界定。雖然張子康在美院學過繪畫,但他并不希望按學院教學框架進行創作,“想打破框架,得找到自己的連接點”。而美術館運營者、策展人、以及出版行業的經歷,讓他在創作中更注重思考歷史脈絡,以及歷史與當下的創新連接。
陳侗:在繪畫與文字之間描繪日常
作為教師、藝術家、出版人及批評家,陳侗始終活躍于文學、藝術與文化空間的交匯處。
展廳中,一臺小型卡拉ok機,播放著五條人的《傷心的人》,這首歌的填詞便是陳侗。五條人唱著,“傷心的人啊你不要太傷心,一定要學會忘記過去,過好自己的每一天。”唱的似乎是畫中人。

展覽現場,陳侗“讀報紙的人”部分,一臺卡拉ok機,播放著五條人的《傷心的人》
而此次展覽放棄原本“傷心的人”,選用“讀報紙的人”作為新主題,考慮到利用報紙創造閱讀上的雙重形式。
展覽的核心是一組以2008年《參考消息》為載體創作的21幅水墨宣傳畫。報紙上的圖像被裁去,標題亦以白粉覆蓋,卻依稀可辨。觀者在觀看與閱讀之間不斷切換,從而被迫重新審視原本習以為常的經驗。

陳侗“讀報紙的人”,展覽現場
在創作中,陳侗去掉報紙上的標題、圖片,只保留正文,以此強行讓讀者關注報紙的文字。當“新聞變成作文”,讓人切實感受到過去的痕跡和時間的重量。展覽同時引入裝置與行為元素,呼應小說故事中的書店場景,將展覽延伸至更廣闊的文化語境。

陳侗“讀報紙的人”展覽現場
此外,展覽還包括陳侗創作的一組自畫像。與宣傳畫對公共符號的重構相比,自畫像更聚焦于個體層面的凝視,呈現藝術家對自我身份與內心狀態的探問。兩者并置,構成陳侗藝術實踐中對日常、記憶與存在的獨特表述。
在陳侗看來,當代水墨概念應是開放式的,使用傳統方式創作的作品可納入其中。張子康認為,水墨的當代延展是中國文化的一種發展,而美術史也在不斷創新中發展,“今天我們看到水墨的精神,與中國精神其實是相連接的”。
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11月2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