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滬指盤中再創十年新高!當下估值在什么位置?落袋為安還是繼續持倉?
短暫震蕩整固后,多頭在本周再度發起攻勢,滬指于9月12日盤中再度刷新十年新高至3892.74點;深指盤中一度站上13000點,創下2022年以來新高。
不過,指數沖高后出現回落走勢,截至9月12日收盤,上證綜指跌0.12%,報3870.6點;科創50指數漲0.9%,報1338.02點;深證成指跌0.43%,報12924.13點;創業板指跌1.09%,報3020.42點。
經歷了“急漲—急跌—再反彈”,當下A股處在什么位置?
對此,多家機構認為,當前市場運行或許仍在上行周期,由于前期市場漲速較快,在經過調整后,增量資金節奏可能會更加健康,但其間指數波動預計會加大。另有公募基金指出,從基本面、政策面、海外面以及資金面四個角度看,未來A股緩步上行或是大勢所趨。
從估值角度,當前市場運行或許仍在上行周期
本周A股三大指數均實現周線上漲,市場呈現“權重搭臺、成長唱戲”的格局。

來源:星石投資
匯豐晉信基金指出,本周量能先減后增,整體較前期高位有所下降,反映出資金對高位追漲持謹慎態度。縮量背景下,指數或存在沖高回落風險,一定程度上對指數上行有所制約,后續需關注量能能否重新放大。
從估值角度來看,浙商基金指出,以滾動市盈率衡量當前市場估值,數值越低,表明股票越便宜,投資成本相對較低。從各大指數來看,恒生科技以及創業板指市盈率分位數較為合理。
同時,浙商基金進一步補充道,滬深300的估值看起來位置不低,上漲空間不大,不過對比歷史上數次牛市,指數還有一定的機會空間:2015年市場高點的時候,滬深300指數的市盈率是19倍左右;2018年滬深300指數曾漲到4400點,當時對應的市盈率在15倍左右;2021年公募基金市場一片火熱,對應的市盈率17倍左右。“如果從估值角度,當前市場運行或許仍在上行周期,短期震蕩不改變上升趨勢。”

招商基金市場支持與管理部首席財富顧問鄧和權則認為,流動性推升下的市場有望再上新臺階,但市場波動預計加大。8月份以來,市場進入加速上漲,全市場賺錢效應大幅提升,帶動增量資金踴躍進場,全市場成交額創新高。短期市場進入到了自我強化的正循環,在沒有出現明顯泡沫、或者國內外監管和經濟政策環境出現明顯緊縮之前,市場有可能延續之前的上漲趨勢。
“但由于成交額的急劇放大、以及市場逐步來到新高的位置,不斷積累的獲利盤也會帶來明顯拋壓。”展望9月,鄧和權稱,金九銀十的市場行情仍然值得期待,但其間指數波動預計會加大。
落袋為安還是繼續持倉?
市場寬幅震蕩也令投資者左右為難,既怕科技股獲利回吐,又怕踏空。下周是選擇落袋為安還是繼續持倉?浙商基金表示,這取決于自身的風險偏好。
浙商基金建議,如果目前持倉賬戶經歷了虧損—回本-盈利(如有)的過程,發現自己并不能接受這種高波動的投資,跌了不敢補倉、漲了擔心會飛,那么這類投資者可能應該在回本之后及時止盈離場,然后選擇投資一些相對低波動的品種,比如固收+、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等。
如果還想繼續投資偏股類的基金,浙商基金建議,風險承受能力較大,并且認可市場長期上漲的趨勢,則可考慮繼續持倉,不被短期波動干擾。在估值尚未達到歷史極值,資金面、情緒面向好的情況下,或可保持樂觀。
展望下周,匯豐晉信基金認為,市場將進入對美聯儲9月18日議息會議的預期博弈階段。同時,國內經濟數據的公布或將影響市場情緒,需保持謹慎態度。由于量能短期回落,若兩市成交額回落至2萬億元以下,需關注市場風格切換至防御型資產的可能性。綜合來看,市場需等待量能配合與政策催化以突破關鍵壓力位。
財通基金同樣指出,市場在經歷前期快速上漲之后,將進入一個關鍵的驗證和鞏固期。短期波動可能加劇,但中長期向好的結構性趨勢并未改變。投資策略上,應從追逐短期熱點向挖掘長期價值轉變,更加注重基本面和業績的確定性。短期來看,市場可能從情緒驅動的普漲轉為技術性震蕩和結構分化。
博時基金權益投資一部投資總監兼基金經理曾豪稱,需重點警惕的利空因素:第一,經濟的結構性風險。第二,市場從“慢牛”走向“快牛”的風險,這會帶來市場估值風險。第三,國際政策不確定性的風險,比如美聯儲政策轉向時點等?。鮑威爾在杰克遜霍爾會議釋放鴿派信號,但9月降息仍存變數。若推遲降息或年內降息幅度不及預期,可能導致美債收益率再度攀升,壓制成長股估值。
哪些市場主線值得關注
操作建議上,博時基金權益投資一部投資總監兼基金經理曾豪考慮采用“核心+衛星”配置,大部分倉位配置低位的藍籌比如周期和部分消費,小部分倉位布局高彈性賽道(數字經濟、專精特新),還要關注醫藥、消費電子板塊。
在樂觀行情環境中,曾豪表示,市場主線或會隨著估值、情緒和流動性環境變化而產生變化,切換的時點和催化劑判斷變得尤為關鍵。在當前流動性寬松情況下,仍然是圍繞新質生產力+自主可控+AI產業趨勢的合力驅動,科技成長行情可能值得關注。同時,處于低位的大宗商品也可能明顯受益于流動性的改善,供給側受限的周期品可能存在投資機會,有色、化工、鋼鐵、建材等也可能會有機會。最后,跟內需相關度不高的新消費最近出現調整,此時也可能具備一定的投資價值。
鄧和權建議,可關注科技+醫藥+消費+紅利的四維度主線。科技部分細分板塊短期估值快速擴張,短期有回調風險但仍是中長期主線。醫藥板塊歷經多年下跌后,開始走出估值和盈利的雙重修復。在全面擴大內需的政策支持下,新老消費行業也有不同機會。紅利板塊在8月逆勢下跌,但長期具有可持續回報,仍具有底倉配置價值。
“我們仍處在牛市第二階段,調整后的核心應對策略是‘擁抱低滲透率賽道’。”招商證券指出,在本輪行情的演繹過程中,圍繞AI爆發的八大產業趨勢已然非常明朗,這些方向都有著2026~2027年滲透率加速提升的明確邏輯和勝率。分別是AI、人形機器人、固態電池、半導體自主可控、可控核聚變、軍貿/商業航天/衛星互聯網、創新藥、新消費。按照目前的產業趨勢,9月應該繼續圍繞AI算力、固態電池、人形機器人、商業航天/衛星互聯網等領域展開。
上銀基金則推薦關注三大重點方向:前沿科技類:AI超級周期(算力、機器人、游戲以及AI+)、深海、深空、腦機、可控核聚變以及數字貨幣、戰略金屬等。底部反轉類:景氣、盈利預計出現反轉邏輯的行業,如鋰電儲能、化工、醫療器械、快遞等。出海成長類:結合AI和底部反轉驅動,提高出海敞口,如家電、汽車、電子、醫藥等具備AI+出海雙重Beta,相關標的往往具備業績和估值的雙升潛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