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曾為假院士“背書”的廣東省傳統文化促進會公眾號已被封禁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字號
近日,微信公眾平臺運營中心發布消息稱,廣東省傳統文化促進會微信公眾號因涉及欺詐,已被封禁。

此前,澎湃新聞先后曝光了“假院士阮少平”和“假參事余鵬翔”,他們背后都有廣東省傳統文化促進會的身影。該社會組織的微信公眾號、網站等多次為阮少平“背書”,是阮少平活動的宣傳平臺之一。余鵬翔作為廣東省傳統文化促進會的“永久榮譽會長”,7月27日還以“國務院原文化巡視員”“二炮政委”“將軍”等身份出現在上述微信公眾號的消息里。
8月19日,廣東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廣州市公安局白云分局先后發布通報,對涉嫌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的阮少平、余鵬翔兩人,分別采取刑事拘留、刑事強制措施。
中國社會組織政務服務平臺公示信息顯示,廣東省傳統文化促進會成立于2013年10月30日,系直接登記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為廣東省民政廳。其業務范圍包括:傳統文化研究、交流、推廣,編輯刊物,舉辦展覽,人才培訓,咨詢服務及參與公益活動,承辦政府相關部門委托的其他事項。
南方+客戶端此前報道指出,網友們認為,在被曝光的多起造假事件中,促進會起碼扮演的三種角色:一,身份背書平臺。如假“國務院參事”余鵬翔被文促會公開授予“永久榮譽會長”頭銜,并出現在其公眾號推文中,假“中國科學院院士”阮少平的活動也首發于文促會旗下“嶺南網”;二,活動放大器。文促會利用其“省一級社團”的合法外衣,為造假者提供高規格會議、論壇、授牌儀式等場景,使假身份在鏡頭前“坐實”;三,信息擴散節點。文促會旗下“嶺南網”“城市快報網”等自媒體矩陣,第一時間發布活動通稿,被百度、搜狐、網易等端口大量轉載,形成“官方認證”假象。
責任編輯:王俊
圖片編輯:沈軻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