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茶飲“五劍客”,半年狂攬316億

01、半年多賣了73億
電商平臺掀起的外賣大戰持續數月,讓茶飲品牌賺了個盆滿缽滿。
此前,門店里堆成山的外賣小票,累到癱的店員,成了“爆單”這個抽象概念的具象化表現。消費者一邊吐槽“又被資本做了局”,一邊轉頭把吸管插進一杯又一杯的奶茶里。如今,隨著幾大頭部茶飲企業陸續披露半年報,消費者終于能一探究竟,自己奶茶喝到“在糖尿病邊緣徘徊”,究竟給茶飲“五劍客”做了多大貢獻。
2025年上半年,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滬上阿姨、霸王茶姬這5家以加盟為主的茶飲上市公司,累計收入達315.81億元,比上年同期多賣出73.11億元,同比增長30.12%。這相當于,每三天就能比往年多賣出“一個小目標”。
具體來看,規模最大的仍然是蜜雪冰城,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39.3%至148.75億元;古茗的收入增速最快,同比增長41.2%至56.63億元;其他三家霸王茶姬、茶百道和滬上阿姨的營收分別為67.25億元、25.00億元和18.1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6%、4.3%和9.7%。

對于業績的增長,茶百道明確在財報里表示,外部渠道的階段性促銷活動對門店收入形成了補充性拉動作用。
確實,茶飲幾乎是外賣大戰的“完美品類”,不僅出餐穩定、有一定成癮性,更因為價格多在10~20元區間,補貼后價格極低,能激發下單沖動。其中,蜜雪冰城、古茗等大型連鎖品牌,又因為門店分布廣、對價資源多,成了消費者下單和平臺補貼的首選,形成正向循環。
更重要的是,茶飲“五劍客”都以加盟為主,這意味著,甭管門店一杯奶茶賣幾元,賺不賺錢,品牌都是最大的受益方。一方面,門店多賣一杯,得找品牌多買一份物料;另一方面,新的加盟商涌入,又會帶來新的設備、物料訂單。
從這個角度看,在外賣大戰的促進下,茶飲“五劍客”上半年營收增長,不外乎兩方面原因,要么物料賣得多,要么新店開得多,或者兩者都有。
其中,蜜雪冰城和古茗,是兩者都有的典型。截至2025年6月末,蜜雪冰城門店規模仍然最大,有53014家門店,報告期內凈增6535家店。古茗門店數首次破萬,為11179家,凈增1265家,同比增長17.5%。雖然蜜雪冰城并未披露門店經營數據,但海豚投研結合調研信息預估稱,其同店增長接近9%。古茗則在半年報中透露,上半年,其單店日均GMV同比提升22.58%至7600元。
由于都是兩條腿走路,報告期內,蜜雪冰城和古茗的“商品及設備銷售”收入同比增速基本與收入增幅持平,分別為39.59%和41.84%,對收入增長的貢獻分別為97.93%和80.17%。

▲圖源/《財經天下》
當然,也不是所有品牌都迎著補貼流量而上。因為想保持調性,霸王茶姬就沒過多卷入外賣大戰。
這份特立獨行反映在財報里,2025年上半年,雖說霸王茶姬收入同比兩位數增長,但拆解下來,主要因為門店凈新增了598家至7038家。同期,其國內單店月均GMV在持續下滑。2025年第一、第二季度,該項數值環比下降5.26%、6.39%。
02、半年多賺了13億
茶飲品牌和外賣平臺的上一次大規模“交鋒”,是在2022年年底。當時,包括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在內的多家品牌,集體“反內卷”,不參與外賣平臺的滿減活動,理由是賺不到錢,不利于長期發展。
如今,不僅滿減成了常態,就連“幾元一杯的奶茶”,都變得隨處可見。此情此景,茶飲“五劍客”到底是賺還是賠?
從賬面上看,茶飲“五劍客”都賺到了錢,有的盈利能力甚至創了新高。2025年上半年,5家頭部品牌共錄得歸母凈利潤55.6億元,比上年同期多了13.76億元,同比增長32.89%。相當于,每天多賺764萬元。
其中,賺錢最多的是蜜雪冰城,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42.9%至26.93億元;盈利能力提升最快的是古茗,報告期內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21.5%至16.25億元。如果剔除掉其中5.57億元的金融負債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凈利潤同比增長為45.5%,略高于營收增速。
其他三家按凈利潤同比增速從高到低排序,依次為茶百道、滬上阿姨和霸王茶姬,增速分別為37.5%、20.9%和-38.5%,分別賺了3.26億元、2.03億元和7.13億元。

其中,霸王茶姬增收不增利,主要是因為營銷推廣費用增加,花大價錢維系品牌調性。其他四家盈利能力增長,主要得益于規模效應,有一部分得感謝外賣大戰。
隨著銷售單量上升,幾大茶飲品牌對于上游原料的采購議價能力在增強,銷售成本在下降。報告期內,古茗和滬上阿姨,毛利率創下歷史新高,分別為31.54%和31.43%,蜜雪冰城和茶百道分別為31.64%和32.60%。古茗CFO在業績會上表示,因為單量大了,有一定的經營杠桿,帶動總體利潤升高。
交銀國際在報告中分析,茶飲行業的規模效應在外賣補貼期被放大,加速了馬太效應。頭部品牌因為更強的資本實力、品牌影響力,以及更成熟的數字化系統,能在撬動更多用戶的同時保證運營效率。
至于門店端和加盟商是不是賺錢,賺了多少,就因人而異了。
餐飲品牌營銷專家孟繁偉向《財經天下》復盤了外賣大戰的補貼變動過程。據其介紹,剛開始京東入局,基本上是免配送費,折扣的部分由京東全額補貼。這一階段,門店基本都是賺錢的。
緊接著,美團跟進補貼,主要是“給到消費者側”。再后來淘寶閃購加入,戰況升級。為了盡可能把外賣價格降到最低,平臺開始要求品牌和門店掏錢補貼,共同把價格降下來。到這一階段,門店的利潤就慢慢被打薄了。
更致命的是,低價外賣單還對堂食造成了影響。孟繁偉透露,同樣是一杯10元的茶飲,對于門店而言,堂食到手率能到90%,外賣到手率大概在55%左右。再刨除營銷等費用,堂食的利潤一杯在5.5~6元,外賣只有2~2.5元。“相當于,線下賣一杯,頂線上賣兩到三杯。”這還是價格大戰不太激烈的時候。
03、向外向下要增量
長遠來看,外賣大戰終有結束的一天,到那時沒了補貼,幾家頭部茶飲品牌又將如何尋求增長?在披露完半年報之后,幾家公司都被問到外賣大戰的相關問題。
對此,大家不約而同坦言,靠補貼刺激的需求不會一直持續。古茗CFO就打了個預防針,稱沒法保證在今年高基數的情況下,明年單店或者同店還能進一步增長,但會盡力想辦法提升單店或者同店增長。蜜雪冰城全球首席運營官透露,公司已經意識到,7月外賣業務增速相比6月有所放緩,未來預計將回歸常態。
面向未來的常態化競爭,各家都把重點放在單店的經營效率上。古茗創始人王云安就表示,長期來看,外賣補貼大戰對加盟門店經營并非好事,也不利于長期發展。為此,進入7月以后,古茗的策略主要是擁抱堂食,單店健康經營和一定的規模是品牌成長的首要因素。
茶百道聯合創始人汪紅學則坦言,隨著補貼逐漸減少,短期內可能對部分價格敏感的客群產生影響,但在此過程中,培養了更廣泛的消費客群,公司也在通過價格帶差異化、產品力提升等方式,持續優化體驗。
沒有參與外賣大戰的霸王茶姬則把目光投向了海外。霸王茶姬創始人兼董事長張俊杰明確表示,公司下半年將持續戰略投入海外市場。近期,其首次進入了菲律賓市場,并且一口氣在當地開了三家店。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霸王茶姬在海外一共開出208家門店。其中,馬來西亞有178家、新加坡為16家,印度尼西亞、泰國及美國分別有8家、5家和1家店。第二季度,公司海外GMV大增77%至2.35億元,遠超國內市場的14%。

▲圖源/《財經天下》
在海外開店最多的茶飲品牌還屬蜜雪冰城,截至6月30日,其在海外共開出了4733家門店。公司稱,上半年在海外成功開拓了中亞市場,于哈薩克斯坦開設了首家門店。在印度尼西亞和越南兩大市場,公司為了實現長期可持續經營,對門店進行了運營調改以及優化。
茶百道則已經在海外開設了21家門店,公司稱,接下來將繼續按計劃穩步推進海外業務。目前在海外還沒有開門店的古茗稱,下半年將會評估海外市場機遇。
除了向海外市場要增量,下沉市場仍然是茶飲品牌接下來開拓市場的重中之重。
蜜雪冰城方面表示,公司上半年加大了對下沉市場的深度覆蓋。截至6月30日,公司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門店數達27804家,占內地門店比例的57.6%,同比增加了5707家。
有著“下沉市場之王”稱號的古茗認為,二線及以下城市仍有巨大的開發潛力,公司下半年將繼續擴張門店網絡,并評估在全國尚未建立布局的省份的機遇。截至6月30日,公司在二線及以下城市的門店數量占比為81%,同比提升了2個百分點。
(作者 | 林木,編輯 | 吳躍,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本內容來自財經天下WEEKLY)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