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劉亦菲、關曉彤都在戴!這件東方珍寶,才是東方美人的終極秘密
前幾天,劉亦菲曬出了自己38歲的生日照,狀態好到令人驚嘆!

更吸睛的是她那只走到哪兒戴到哪兒的紫羅蘭玉鐲,溫潤貴氣,跟她那種優雅古典的氛圍感太搭了!

不止是她,這兩年戴玉的女明星越來越多了!不少95花也紛紛“血脈覺醒”,加入“戴玉大軍”。
比如關曉彤的白月光翡翠手鐲。

單依純的玉鐲和她一樣充滿靈氣。

還有任敏仙氣飄飄的淡紫色玉鐲。

不得不說,我們東方女孩兒如果想提升氣質,彰顯文化底蘊,“玉”真的是絕佳選擇!
自古以來,玉就是社交場上的隱形名片。
比如《國色芳華》里的何惟芳,她的那些玉簪、玉鐲、玉瓔珞、玉算盤……每一件都是她精神富足、品格高潔的象征。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真的懂玉嗎?怎么分辨真假玉石?不同顏色和形狀的玉鐲,背后有啥文化和講究?
如果你也想像女明星那樣成為玉的高端玩家,那么這本《中國玉石器全書》就是你的必修課!

《中國玉石器全書》
紅糖美學 / 著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有書至美
2025年8月 / 出版
全書收錄了1000多件玉石器,全部都是國寶級珍品,幫你修煉頂級審美!
你會發現,我們現在流行的風格老祖宗們早就玩兒過了,比如浪漫寫意風——

甜奢公主風——

粉紅少女風——

下一個時尚風口或許就在書里哦~
20多個鑒賞維度對每件玉器進行深度剖析,做朋友圈里最懂玉石器的那個!

當我們在網上刷到女明星的手鐲,或者在博物館里看到一件玉石器珍品,我們除了感嘆真美,還能從哪些角度進行品鑒?

紋飾、材質、細節、功能、鐫刻、造型……20多個維度帶我們360°品鑒玉石器。
懂了這些,還用愁跟朋友、同事沒得聊嗎?逛博物館時也能驚艷眾人。

43個核心專題+260個國寶小知識,系統講解中國玉文化,修煉傳統文化底蘊!
最高級的美是由內而外的,這也是向大家推薦這本書的重要原因。

玉的材質、自然屬性、工藝技術、文化內涵、地域特征、社會功能、紋樣寓意等,構成了中國玉文化。

在玉文化的浸潤下,我們會逐漸養成溫潤、從容、自信、有深度的獨特氣質。

趁著新品上市入手,還能專享6大禮贈,性價比超高!
①限定三面書口刷邊

②《琺瑯珍寶精粹》超值別冊

③限定藏書票 2張

④限定畫片 2張

⑤超大幅思維導圖拉頁 1張

⑥限量定制帆布袋1個

收錄1000+國寶級玉石器
跟隨老祖宗修煉頂級審美
大家知道嗎?玉比文字更加古老,貫穿中國9000年的歷史,所以現存文物中玉石器的數量特別龐大。

但我們要看就要看最好的!這本書精選了不同歷史時期中工藝最高端、審美最頂級的1000多件玉石器,包含流失海外的罕見珍品!

類型也是相當豐富,包含禮器、佩飾、實用器等8大核心類型。

每次翻看,至美君都不停感慨,真的太美啦!而且不同時期有不同種美!
宋代的玉器有種空靈的浪漫寫意風。比如這件南宋的墨玉筆山,黑白灰交織,有種超脫塵世的美。

到了明代,玉器的工藝變得繁復起來。比如這只簪子,鏤雕工藝鑲嵌多巴胺色系寶石,精美程度令人嘆為觀止。

清代玉器走的是甜奢公主風,串珠的配色真是絕了!

這1000多件國寶看下來,相當于給審美開了個外掛,以后在挑選玉石器時就能一眼發現那個最美、最特別的!
20+維度全方位解鎖玉石器美學密碼
從小白輕松進階玉石器行家
如果你不滿足于只是感嘆“好美呀”,那么書里的專業解析將帶你從20多個維度、從外到內解鎖玉石器的美學密碼,從小白變身行家!

比如這件鑲金玉梳,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我們從“紋樣之美”“材質之美”的角度一分析,你就會發現它的可愛之處。

這把梳子由白玉和黃金組成,黃金耀眼的光澤和玉石的溫潤相互呼應。
鑲金的部分用許多實心的小圓球和圓圈組成了精致的聯珠朵花紋,寓意光明、團圓、美滿。

可以想象,它的主人該是怎樣一位高貴、美好的女子呀。
“色彩之美”相當于中國傳統色搭配指南。比如這件淺藍碧璽瓜形墜采用了桃紅、藍灰色、群青、漆黑的配色,冷暖搭配,清新、甜美還不失獨特。

我們平時搭配首飾、穿手串的時候就可以采用。
“寓意之美”分析了玉器的文化內涵。比如這件白玉活心佩,猜猜中間為什么有個旋渦?

這個旋渦其實是三枚同心環,從里到外分別刻著太極八卦圖和天干地支圖,寓意時間流轉、宇宙秩序井然與統一,表達了老祖宗們的宇宙觀。

除此以外,還有細節之美、功能之美、鐫刻之美、造型之美等維度,相當于帶我們拿著放大鏡360°觀察玉器,從外觀到歷史背景講解得明明白白。
讀完這本書,相信再和朋友聊起玉飾或去到博物館時,別人一定會向你投來贊嘆的目光!

43個核心專題,近百個知識點
修煉傳統文化底蘊
玉不僅是裝飾品,更是中華文明獨一無二的哲學觀念、道德準則、禮儀規范和審美取向的載體。
當我們向別人介紹玉石器時,如果能順便聊聊背后的歷史典故,我們的談吐會立刻顯得高雅、有學識、有內涵。

書中這43個專題將帶領大家從玉的材質和自然屬性入手,深入玉器的工藝與技術、文化內涵、地域特征、社會功能、紋樣的寓意,系統了解中國玉文化。

比如為什么現在很多人都去蘇州買玉?因為蘇州玉雕在明朝就非常有名了,最厲害的就是“小而精”的雕刻風格。

當時還有一位叫陸子岡的名匠,他開創的“子岡牌”把詩書畫濃縮于方寸之間,風格高雅,是歷代收藏家的“心頭好”。
現在蘇州也有很多匠人傳承了這個工藝,作品精致小巧、意境深遠。

另外,作者還總結了近百個干貨知識點,幫我們解答關于玉石器的常見困惑:
比如誰才是玉璧中真正的王者?

卮究竟是多大的酒杯?

如何分辨玉珩和玉璜?

還有組玉佩的結構有什么講究?十八子手串的顆數與尺寸有什么玄機……

玉文化本身就是一個極其豐富的話題寶庫,不僅加深我們對于玉石器的理解,還可以幫我們在社交場合立住文化素養高的人設。
2000幅博物館級高清彩圖
每幅都美到令人心顫!
很少有書能帶來這么震撼的視覺體驗!里面的文物全部采用微距鏡頭拍攝,這對攝影水平和設備要求相當高,所以我們很少能夠看到這么精彩的文物照片。

微距拍攝有多牛呢?連玉器的沁色、刀工、肌理乃至使用痕跡都一清二楚!
這些微觀視角下的細節之美已經超越了單純的文物記錄,成為了一種全新的藝術表達。

每幅圖片都經過好幾輪專業校色,既保留了玉器特有的通透質感,又精準還原了豐富的色彩層次,讓大家能夠真切感受到玉石器的獨特神韻。

設計師在排版也別出心裁,采用跨頁大圖+文物細節分鏡的排版方式,加上不同的光影設計,為每件玉石器打造了自己專屬的時尚大片,“氛圍感”十足!

當然啦,內容美,咱裝幀也得配得上才行。
八開超大開本,奢華燙金工藝,看著就特別上檔次。

書脊采用了雙鎖線工藝,不僅可以180°平攤,還特別結實,真的是可以傳家的藝術品。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