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該對某些網紅主播的帶貨能力祛魅了
“花5萬元找千萬粉絲主播帶貨,備貨20000雙只賣出58雙”,這件事兒上了熱搜。
據河南廣播電視臺報道,近日河南商丘的薛先生求助稱,此前他花5萬元找有千萬粉絲的網紅“內蒙老狗(128)”直播帶貨,對方商務表示將79.9元的鞋子下調到69.9元,他們能賣出去20000雙,讓薛先生備好現貨,結果只賣了58雙。除了薛先生,還有多名商家反映有類似遭遇。
類似的尷尬場景并不是第一次出現了。此前不少所謂的網紅主播,乃至明星藝人都有銷量慘淡的翻車經歷。更悲催的是,銷量慘淡至少還意味著銷量真實,在有些案例中,所謂“爆單”其實是人為刷出來的,直播結束后被大量退單,商家不僅沒有受益,反而被反復折騰。
這次報道里還有一個典型細節,另一商家陶先生表示,為配合備貨提前一個月停售,準備了9000余箱進口啤酒,但最終整場直播真實成交僅1單,導致大量庫存積壓。這樣的結果無疑是慘痛的教訓,這些案例也一再告誡:該對某些“千萬粉絲網紅”祛魅了。
事實上,一些所謂的千萬粉絲網紅,本身可能就是通過營銷炒作或其他不正當手段堆積起來的“塑料巨無霸”:空有龐大的身軀,卻華而不實,其虛假粉絲自然也難以轉化為“用戶”。
商家希望通過知名網紅直播帶貨打開銷量,無可厚非。當下,直播間購物已經成為主流消費場景之一,據市監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2024年直播電商GMV超過4.5萬億元,占網絡零售額的近三分之一。但是在魚龍混雜的直播海洋里,選擇合作網紅時一定要擦亮眼睛。
毋庸諱言,現在的很多所謂網紅,并不是某個行業的KOL,也不具備垂直細分領域的專業能力。一些商家找來的帶貨網紅,壓根就不是“專業對口”的,出現與期待甚遠的銷量鴻溝,也實屬正常。
這次報道里,商家普遍反映事前被收取數萬元坑位費,并被口頭承諾銷量;而主播團隊事后則表示,“只收取出場費,不承諾銷量。”由此可以看出,在直播帶貨領域,依然充滿了“江湖氣息”:當很多本該書面明確的事項還停留在口頭上,就難以形成穩定、健康的市場。
商家在選擇帶貨網紅時,該有的協議程序一定要認真履行,盡量將一切口頭承諾轉化為紙質合同,如此既能避免事后產生糾紛,也能提前將真正的優質網紅篩選出來。俗話說,“是騾子是馬遛一遛就知道了”,當對方不敢對帶貨效果做出書面承諾時,就要多長一個心眼了。
這或許對直播間運營者也是一種反向啟示:粉絲量不是衡量網紅實力的唯一標準,與其挖空心思引流吸粉,不如用心提升自己的內容質量,在某個細分領域沉下去,精耕細作,最終成長為真正被粉絲和市場雙向認可的博主。
對于普通人來說,也是時候認識到,“千萬網紅”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龐然大物。他們大多也是起于草根的普通人,有些是被機遇砸中,有些是靠努力拼搏,有些則是投機取巧的結果。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慘淡的銷量就是一些網紅的真實成色,該看清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