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這6種疼痛別硬扛!可能是心梗發作前的先兆癥狀
說到心梗,很多人腦海中會立刻浮現出“胸痛、突然倒地”的場景。然而,在心梗發作前,身體往往會提前發出一些隱秘的預警信號。這些信號可能表現為左肩、后背、牙齦等部位的疼痛,癥狀不典型,極易被誤認為是肌肉酸痛或牙周問題,從而被忽視或誤判。
山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結構性心臟病科主任井西波指出,心梗是由于心臟的冠狀動脈突然堵塞,導致心肌供血不足,缺血缺氧,最終引發心肌細胞壞死。許多患者在心梗發生前的數天甚至數周,就可能出現一系列先兆癥狀,尤其是以下6種疼痛,務必引起高度重視,及時就醫排查,以免錯過最佳救治時機。
一
咽喉部燒灼痛
感覺喉部發緊,可伴有胸悶、憋氣、大汗等。
二
牙痛或下頜痛
多為鈍痛,服用止痛藥無效,且與運動相關,處于靜止狀態時不痛,一運動就疼,休息又能緩解。
三
消化道不適
表現為上腹疼痛、惡心、胃灼熱或嘔吐,癥狀容易與胃腸疾病混淆,通常跟心臟灌注不足有關。
四
胸痛胸悶
胸部出現壓迫感、悶脹或鈍痛,常與心肌缺血有關,反映出冠狀動脈血流受限,可能在活動后加重或休息時緩解。
五
上肢和左肩痛
一般為左側肩膀或者左側手臂內側出現鈍痛,可能放射到小指和無名指。
六
持續背部疼痛
有些心梗患者的疼痛會放射到后背,出現持續的后背疼痛。
熬夜、久坐、煙酒……
6大因素成為心梗“催化劑”
1.熬夜——心臟過勞
長期熬夜打亂生物鐘,易導致血壓波動、炎癥反應加劇、血管內皮功能受損。
2.久坐——血管變硬
缺乏運動使血液循環變緩,代謝廢物堆積,血管彈性下降,為血栓形成創造了條件。
3.高油、高鹽、高糖飲食——脂質沉積
“三高”飲食,加上煙酒刺激,促使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飆升,這些物質在血管壁沉積,逐漸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4.情緒——血管破裂
憤怒時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大量分泌,導致血壓急劇升高,可能引發血管破裂(如腦出血)。血壓波動易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堵塞心腦血管,導致心梗或腦梗。情緒激動還可誘發房顫、室性心動過速,甚至心源性猝死。
5.飲酒——誘發心梗
酒精會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引發心律失常,對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易誘發冠狀動脈痙攣或急性心肌梗死。
6.吸煙——損傷血管
煙草中含有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大量有害物質。尼古丁會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焦油會損傷血管內皮,讓血管變得粗糙,容易形成血栓;一氧化碳會與血紅蛋白結合,降低血液的攜氧能力,使心肌得不到充足的氧氣供應。
心梗發作時,應該怎么做?
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
井西波主任提醒,心梗的治療效果與送醫時間密切相關,越早接受治療,心肌損傷越小,生存率也越高。
一旦心梗發作,應立即停止一切活動,迅速撥打120急救電話,等待救援時,不要慌張、保持鎮定。如果手頭有硝酸甘油或阿司匹林等急救藥物,并且明確自己不對藥物過敏,可在救護車到來之前服用。
萬一患者失去意識且停止呼吸,周圍的人應立即實施心肺復蘇(CPR)。按壓時需保持胸外按壓的節奏和深度,直到急救人員到達。
到達醫院后,醫生會根據病情采取一系列緊急治療措施,比如溶栓治療或冠狀動脈支架手術,以恢復血流,減少心肌損傷。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