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對話中國平安總經理謝永林:“反內卷”要做好差異化服務,堅定看好銀保渠道
“金融‘反內卷’,就保險行業來說,‘保險+服務’里面要做差異化,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實現可持續發展。”近日,中國平安(601318.SH;02318.HK)總經理兼聯席首席執行官謝永林在接受澎湃新聞等媒體專訪時如是說道。

謝永林 受訪者 供圖
他指出,看似大家都在做服務,但并不是這么回事。怎么讓消費者愿意投保以獲得持續流入的保費?除了落實監管部門的相關要求,保險公司自身保單背后蘊含的服務還是很有講究的。而在資產端,則要盡力實現持續健康穩定的回報,這就考驗投資的配置、交易等能力。做好服務,同樣也需要投資端的可持續回報來支撐。
謝永林認為,上半年股市表現突出、趨勢向好,體現出中國經濟的企穩向好態勢。得益于國內政策紅利、科技產業化發展、股市估值區間仍然較為合理等利好因素,資本市場未來仍然存在一定的結構性機會。
中國平安披露的2025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截至6月末,在平安近2.47億的個人客戶中,有近63%的客戶同時享有醫療養老生態圈提供的服務權益,享有醫療養老生態圈服務權益客戶的客均合同數約3.37個、客均AUM約6.14萬元,分別為不享有醫療養老生態圈服務權益的個人客戶的1.5倍、4.1倍。
對此,謝永林向澎湃新聞表示,“綜合金融+醫療養老”的戰略布局,有助于整合資源、升級服務,賦能獲客、留客、控費。平安已經做了前瞻布局,持續構建醫療養老生態圈,打造以居家養老和高端康養為核心的養老服務戰略,賦能金融主業。醫養戰略對主業賦能效果持續提升,上半年使用醫養生態圈的客均AUM較年初提升2.6%。
據謝永林介紹,為深入推進集團“綜合金融+醫療養老”雙輪驅動戰略落地,中國平安成立了集團醫療健康服務委員會,由集團及相關成員公司的核心負責人參與,進一步強化戰略協同,促進資源整合。
2025年上半年,中國平安享有醫療養老生態圈服務權益的客戶覆蓋壽險新業務價值占比近七成,其中醫療健康權益客戶新業務價值占比約27%,養老權益客戶新業務價值占比約42%。
談及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之下的長期保障與養老問題,謝永林向澎湃新聞表示,國家出臺稅優養老險、個人養老金制度等一系列政策紅利,已經旗幟鮮明地指出了方向,保險行業應承擔養老保險的第三支柱角色。
同時,保險業還應成為醫療保險的關鍵補充,對醫保不能覆蓋的藥品、服務進行補充保障,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此外,保險業應成為銀發經濟基礎設施的重要參與者,就保險資金運用而言,在線下可投資養老社區、康復醫院等,在線上則要發揮科技能力打造AI醫生等。
但仍需注意的是,近年來,受收入、就業等因素影響,居民消費更加謹慎,且無風險利率持續下行,人身險預定利率持續下調,壽險產品的吸引力也相對減弱。為了應對這些情況,不少保險公司明確提出將分紅險視作壽險轉型的關鍵點。中國平安在分紅險方面做了哪些準備?
謝永林指出,低利率時代,分紅險產品“保底+浮動”的機制,能更好幫助保險公司優化負債成本、降低利差損風險。2025年上半年,平安多措并舉推動分紅險產品,分紅險占個險新單比已提升至4成左右。
“平安上新多種類型分紅產品,9月利率換擋后,財富養老類產品將全面轉向分紅型,保障類產品也將逐步豐富分紅型的供給。在銷售驅動上,平安也對分紅險傭金做相對資源傾斜,增加分紅險占比考核權重,強化分紅險產品培訓。此外,在資負匹配上,平安也對分紅型產品提前布局建立多賬戶體系,以提升分紅險競爭力。”
從渠道來看,各家上市險企披露的半年報均顯示,銀保渠道增勢迅猛,且銀保渠道的新業務價值占比也不斷提升。有保險公司高管在業績發布會上直言,要把銀保渠道的發展上升至公司戰略高度來統籌考慮。
曾在保險、證券、銀行等多行業任職的謝永林直言,報行合一后,銀保渠道打破“內卷”,從費用驅動轉向需求驅動、產品驅動,高質量發展前景向好,尤其利好大公司。從成績看,今年上半年,平安壽險及健康險的銀保渠道新業務價值達59.72億元,同比增長168.6%,渠道占比提升至27%,按首年保費計,新業務價值同比提升9.7個百分點。
“平安堅定看好銀保渠道、發展銀保業務,將進一步擴網點、增隊伍、優化產品、提高網點產能,預計2025年銀保渠道仍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謝永林強調。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