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515斤、腹圍近2米、BMI指數近80,29歲男子第四次開啟減重之路
在上海新華醫院見到林楠(化名)時,他一身黑色衣服,幾乎每走10多步路,就要坐下來休息會兒、喘口氣,這樣的狀態已經陪伴了他10多年。如今的他身高181cm、體重515斤、腹圍198cm、BMI指數近80。
2025年9月2日,29歲的林楠第四次開啟減重之路。此前,上海新華醫院啟動了一項公益活動——“尋找滬上第一胖”,為他們提供專業的減重代謝手術及健康管理服務。林楠從1619位報名者中“脫穎而出”,成為活動首個接受治療的肥胖者。
林楠熱愛美食,覺得什么都好吃,初三時體重就達到約200斤。此后,他的人生與體重進行著一場艱難的拉鋸,3次減肥訓練營的經歷,讓他一度擁有減重的喜悅,但隨后的“復胖”讓他一次次陷入絕望。
因為肥胖,他無法完成CT和磁共振檢查,曾被醫院拒診;因為肥胖,家里的床板壓壞了好幾張,只能睡在床墊上;因為肥胖,他怕招來異樣眼光,幾乎每天不敢出門;因為肥胖,他嘗試過幾份工作,都因無法自控地打瞌睡,最終無奈放棄。
當看到“尋找滬上第一胖”活動時,林楠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覺得自己活著好累,我只想當一個正常人。”他坦言,希望可以減重到200斤左右。

體重515斤的29歲小伙子林楠(化名)于2025年9月2日來到上海新華醫院,與多學科專家進行見面會診。本文圖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攝
“面對林楠的極端體重,單一手段效果有限,需要普外科、內分泌科、麻醉科、呼吸內科、皮膚外科、骨科、腎臟內科等多學科綜合治療。”上海新華醫院體重管理與代謝病中心主任龔偉強調,這是一場馬拉松。
上海新華醫院體重管理與代謝病中心執行主任李博同時表示,林楠將在生活方式調整和藥物干預的基礎上,先減重50斤,經評估后再進行切胃手術,術后將長期隨訪。此次林楠參與的減重治療,為醫院聯合社會多方開展的一次公益行動,其手術治療等費用均免費。
三次參加減肥訓練營均復胖,外賣訂單中八成以上是炸雞
林楠將自己肥胖的原因歸咎于小時候的“叛逆”。
“最開始胖,是因為叛逆,父母不讓我吃,我偏要吃。小時候我常常在外面買東西吃,不告訴家里,在外面吃完回家,又繼續在家吃一頓,后面我越來越覺得,外面吃的總比家里的好吃,到了周末我吃的更多。小時候因為對胖沒什么概念,飯量就越來越大,不吃就難受。”林楠說,自己從小到大都不挑食,什么飲料都喝,對煎炸食物尤為喜愛,長大了之后也常點夜宵吃。
李博為其看診咨詢時,還意外發現,他今年8月份外賣訂單中,80%以上為炸雞。
15歲時,林楠體重就增長至220斤,家長把他送進了暑期減肥訓練營,訓練了1個多月,體重減輕40斤,但出了訓練營,體重又開始反彈。“第一次去了訓練營瘦下來之后,我感覺整個人煥然一新,那時候覺得自己再也不會胖了,但沒想到是個奢望,2-3個月后就恢復到了原先的體重。”林楠說。
17歲時,林楠體重增長至250斤,他又去參加了減肥訓練營。“堅持了2個月的訓練,還是瘦了40斤,但總感覺呆的時間長了,沒有快樂可言了。”林楠回憶說,那次出了訓練營,他就和營友們去吃了一頓自助餐,把老板吃怕了。隨后回到家里,“管不住嘴”的他沒多久等來的依舊是復胖。
高中畢業時,林楠近300斤的體重給他帶來“睡眠呼吸暫停”的警告——室友發現他會在睡夢中突然坐起,那是身體因窒息而發出的求救信號。嗜睡和震耳的鼾聲嚴重影響了學業與社交,最終導致休學。休學兩年內,林楠體重又暴漲至360斤。
大二時,他第三次回到減肥訓練營,但僅僅訓練了一個多月,他就因右腳骨裂而退出營地,隨之而來的是更劇烈的反彈和更深層的心理創傷,他開始不愿意見人,不想出門,討厭社交,害怕別人異樣的眼光。

當日,林楠(化名)完成InBody人體成分分析檢查。
林楠嘗試過很多減肥方式,如拿奶昔作為代餐,但最終代餐只是“配著早飯喝的奶粉”;也嘗試過“16+8”減肥法,控制食量,每天睡醒就是一杯黑咖啡,但收效有限,體重稍微掉一點點就進入平臺期,又開始焦慮。而超重的體重也帶來膝蓋和腳踝疼痛,又讓他被迫放棄運動。
他還曾通過朋友嘗試過三份工作,但最終都因偏見和歧視放棄。“每次上班時,我都會忍不住要打鼾睡覺,影響別的同事,最后還是放棄工作了。”求職的艱難、社會的偏見、“連體重都管不好”的指責,將林楠推向自暴自棄的邊緣。
直到2023年,他身邊的朋友多次發現,他睡覺時人突然沒有呼吸,不喘氣時間挺長,他才最終意識到:“現在的胖,已經不是我自己能解決的了。”
先減重50斤,評估后再進行切胃手術
515斤的林楠,毫無懸念地成為了“尋找滬上第一胖”活動的首個嘗試者。
“之前,林楠被醫院拒診過,主要是因為他這樣的身型,壓根沒辦法完成CT和磁共振檢查,他還有呼吸暫停綜合癥,麻醉風險、手術風險都很高。”龔偉表示,體重代謝是一個健康管理難題,需要依賴內分泌、外科、心理、骨科、麻醉等多學科全程管理,“我們決定挑戰高難度,為患者試一試。”
目前,林楠已經完成了一系列入院檢查,一些檢查指標讓多學科專家感到有些驚喜。“一般肥胖患者都有糖尿病,但我們發現他還處于糖尿病前期,肝功能也沒有太大的損傷。”李博說。

林楠在門診檢查發現,他有脂肪肝、呼吸暫停綜合征、蛋白尿等疾病,但慶幸的是,肝功能沒有太大損傷。
新華醫院骨科醫生王成龍同時表示,盡管患者體重超過515斤,但其下肢關節磨損程度還不算太嚴重,“對于這樣的超重患者,我們一般會建議他盡量少走路、不要跑步,避免軟骨磨損引發的骨關節炎,采取游泳和飲食控制會更好。”
該院呼吸科醫生劉松表示,林楠目前患有重度呼吸暫停綜合癥,對呼吸系統影響也在逐步顯現,活動后有些氣喘,夜間會有間歇性缺氧,早起頭痛,白天會嗜睡乏力,這些都會影響他的正常生活。
李博表示,林楠將首先需要生活方式的調整和藥物干預,減重50斤以上再開展手術評估,評估情況如果符合條件,隨后才能接受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
該院麻醉科醫生干晗同時表示,之所以先采取保守治療,是考慮到麻醉風險,“患者有重度呼吸暫停綜合癥,通氣功能障礙,后續肺功能還要進行評估,還有整個手術過程中需要全身麻醉、氣管插管,這對于手術來說是一大挑戰。我們還需要在術前進行氣道評估、制定預案,另外還要考慮患者是否存在心臟負荷大的問題,以及目前存在的脂肪肝是否后續會引起肝功能異常的問題等等。”
“目前患者的減重意愿很強烈,希望可以減重到200斤左右,但這是長期的過程,整個治療過程中,將采取多學科、全程管理模式,從飲食管理著手,先保守治療再進行外科手術干預,整個治療周期至少2年。”李博進一步表示,術后,該院專家團隊也將對其長期隨訪,定期向社會公布其治療進展與寶貴經驗,普及科學減重知識。

林楠與上海新華醫院減重多學科專家團隊合影。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