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海油總裁:我們希望有高油價,但絕對不依賴高油價
“中海油經歷過歷史上的高油價和低油價,有過收獲也有過痛苦。我們穿越油價牛熊的生存戰略,是時刻為低油價做好準備。”中國海油(600938.SH/00883.HK)總裁閻洪濤在8月28日舉行的2025年中期業績交流會上表示,公司希望有高油價,但也對高油價保持警惕。“高油價在帶來利潤的同時,往往會掩蓋企業發展中的問題,會讓大家在沾沾自喜之余忘了繼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我們反而不害怕低油價,不管油價多低,我們在國際同行中都有競爭力。”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海油實現營業收入2076.08億元,同比下降8%;歸母凈利潤達695.33億元,同比降低13%。
中國海油CFO穆秀平在業績會上介紹,歸母凈利潤的下降主要由于油價降低,增產增銷等舉措部分抵消了油價波動影響。在布倫特油價同比下跌15.1%的情況下,中國海油的歸母凈利潤仍為歷史同期第三高,派息水平同比基本持平、達歷史同期第二。她還表示,對比同等油價環境的2018年上半年,中國海油的歸母凈利潤增長了172.9%,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據澎湃新聞梳理,這是由于在2018年上半年,中國海油的凈產量和桶油主要成本分別為238.1百萬桶油當量和31.8美元/桶油當量。而今年上半年,其凈產量為384.6百萬桶油當量,桶油成本降至26.94美元/桶油當量。同期,布倫特油價為70.8美元/桶。
閻洪濤稱,對于勘探開發生產型的上游油氣公司而言,儲量、產量、成本、安全、油價五個因素對企業生存發展最為關鍵,其中油價是當期利潤最敏感的因素。“油價對任何公司來講都是不可控的,中海油期望高油價,但絕對不依賴高油價。一旦進入低油價周期,誰的成本低誰就活得久。”他補充說,公司手握充足現金流,也希望出現一次稍低的油價周期,以尋找理想的海外并購資產。
上半年,中國海油的天然氣產量增長了12%。閻洪濤說,在重點發展原油的基礎上,天然氣是公司的長期戰略發展方向,將繼續提高天然氣比例。雖然氣田的經濟價值效益比油田差一點,但氣田的穩定生產期非常長,且采收率比油田更高,基本在50%以上。
新能源加速替代、石油和天然氣消費逐漸走向達峰,但全球油氣巨頭的業務轉型步調并不一致。
澎湃新聞從業績會上獲悉,中國海油規劃到2025年獲取新能源資源500-1000萬千瓦,目前已完成該目標。海上風電方面,國內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平穩運行,正在推進福建、粵東、海南等多個項目建設。陸上風光方面,正利用自有陸岸終端和陸地井場因地制宜鋪設分布式光伏。
閻洪濤說,公司初期的新能源發展重點是與傳統油氣業務相融合,用綠色能源替代掉內部的用油用氣發電,經濟上是合算的,能增加油田收益。現階段中國海油的新能源發展不完全以量為目標,不會不講代價甚至虧本發展新能源。未來可能會投入較多研發和技術跟蹤,“以確保當能源轉型完全成功時,中海油能在新能源領域占據比較重要的位置。”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