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花生上樹”引爭議,良品鋪子陷入多事之秋
從出現股權轉讓糾紛,到陷入“花生上樹”爭議,再到半年報業績大幅下滑,零食行業龍頭良品鋪子近來麻煩不斷。
上半年虧了近1億元
日前,良品鋪子遞交了上半年成績單。財報顯示,上半年良品鋪子實現營收28.29億元,同比下降27.21%;歸母凈利潤為-9355.31萬元,同比下滑491.59%;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19億元,同比下滑1694.33%;利潤總額為-1.11億元,同比下滑312.6%。
對此,良品鋪子在財報中稱,公司扣非歸母凈利潤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公司持續對產品進行優化和調整,部分產品的售價下調及產品結構的調整影響了公司的毛利率;另一方面,公司2024年以來持續優化門店結構,主動淘汰低效門店,門店數下降使得銷售規模同比下降。此外,受線上渠道流量費用上升的影響,上半年公司銷售規模及凈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
而公司利潤總額及歸母凈利潤下降,除前述原因外,還受報告期利息收入及理財收益較上年同期下降約1100萬元,且公司收到的政府補助較上年同期下降約1900萬元兩個因素影響。
分業務看,今年上半年,良品鋪子電商渠道收入為11.56億元,同比下滑約29%;加盟渠道收入為6.83億元,同比大幅下滑33.37%;直營渠道收入為7.26億元,同比下滑23.5%。
據了解,2023年良品鋪子采取了17年來最大幅度的降價策略,300余款產品平均降價22%,最高降幅達45%。2024年,該公司繼續推行“降價不降質”策略,并推出“自然健康新零食”品牌主張。
“花生上樹”事件引爭議
與公司半年報同時引發關注的,是良品鋪子發布的“花生上樹”的海報頁面。
日前,有網友發現,在良品鋪子電商平臺一款“四粒紅花生”的商品詳情頁中,其所使用的海報圖片出現了科學常識性錯誤。花生作為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的作物,果實應在土壤中形成和成熟,而該海報卻將花生描繪成懸掛于枝頭的形象,與實際生長方式不符。
良品鋪子隨后回應稱,由于公司工作疏忽,在電商平臺商品詳情頁中錯誤使用了由AI生成的圖片素材,從而引發了不必要的誤解和討論。對此,向所有關心和支持公司的朋友致以誠摯的歉意。
“發現問題后,我們立即對相關頁面進行了更新修正,并已啟動對所有產品宣傳材料的全面科學性核查。同時,我們正在進一步升級內容審核機制,優化內部管理流程,以確保今后每一項內容的輸出都更加嚴謹、可靠。”良品鋪子表示。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花生上樹”事件暴露了良品鋪子廣告審核機制與管理流程存在漏洞。其使用AI生成圖片卻未對其進行嚴格審核,導致出現了常識性錯誤,表明公司內部管理不嚴謹,對廣告宣傳內容把控不力。
股權轉讓仍存變數
良品鋪子近期還因股權轉讓事件而備受關注。
7月17日晚,良品鋪子發布公告稱,公司將引入長江國貿(武漢國資)作為戰略投資者。公司大股東寧波漢意及其一致行動人良品投資擬向長江國貿協議轉讓其所持良品鋪子股份共計8421萬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1%。股權轉讓完成后,公司實控人將變成武漢市國資委,創始人退居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然而,寧波漢意此前曾接洽過的廣州輕工(廣州國資)就股權轉讓糾紛對寧波漢意提起了訴訟,并申請了財產保全,凍結寧波漢意所持公司約7976.4萬股股份。近日,廣州輕工對寧波漢意的訴訟金額升級到10.23億元,其被業界解讀為關于良品鋪子股權轉讓的糾紛加碼。
上述股份凍結及訴訟事項,可能導致寧波漢意與長江國貿的控制權轉讓事項存在不確定性風險。良品鋪子股權轉讓事宜仍存較大變數。
江瀚認為,當前零食行業競爭激烈,良品鋪子在市場拓展、產品創新等方面面臨壓力,運營成本增加,凈利潤下滑幅度遠高于同行業。好在良品鋪子在休閑零食領域還有一定的品牌基礎與市場份額,未來應在產品創新、市場拓展等方面持續發力。
華鑫證券發布的報告稱,良品鋪子2024年推出“自然健康新零食”的品牌主張,因價格和品牌定位調整,致使公司利潤受壓。同時,公司持續探索優化門店模型,通過供應鏈降本增效適配發展戰略,提高供應商規模從而降低成本。從長期來看,良品鋪子的新定位和供應鏈優化有望助力公司銷售增長。(記者 周子荑)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