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無印良品,怎么了?
最近的MUJI無印良品,有點“煩惱”。
近期,北京、長沙、濟南等地MUJI無印良品門店陸續宣布閉店,部分門店將于8月底終止營業。雖然MUJI無印良品官方對此回應稱,閉店是經營效率調整,目前仍在華推進開店計劃,但近段時間以來,品牌還因日本境內零食召回、商標之爭敗訴、產品質量行政處罰等問題屢陷爭議。在部分消費者心中,這個曾經一度被視為親民、性價比高的日系品牌代表,似乎不如以前那么“香”了
多家門店將關閉
近期,有來自北京、長沙等多地的消費者發現,當地有MUJI無印良品門店將閉店。
有網友在社交媒體稱,MUJI無印良品在北京的世茂工三店將終止營業。網友曬出門店張貼的“閉店通知”顯示,該門店閉店時間為2025年8月31日,消費者若有退換貨服務可往MUJI北京世貿天階店,“很遺憾地通知大家,MUJI世茂工三店即將關閉,由此給您造成的不便,敬請諒解。我們在這個城市還設有34家門店,誠意邀請您到店選購。”

目前,該門店內當季商品普遍6到8折促銷,還有閉店特惠,指定款服裝折扣商品在現有折扣基礎上再享2件及以上10%折扣。
有世茂工三店店員表示,這家店一開始很盈利,但后來不那么盈利了,三里屯新開了一家店,因為兩家距離太近,公司決定關閉這家店。
本月早些時候,也有網友稱,位于長沙泊富國際廣場的MUJI無印良品要閉店了。據悉,該門店已于8月初推出“閉店特惠”活動,工作人員稱8月底將正式閉店。
除了北京和長沙外,位于濟南振華商廈、開業時間長達11年的MUJI無印良品門店也將于今年8月31日正式關閉。再往前的3月,MUJI無印良品武漢法國風情街店關閉。
接連的閉店信息,讓部分消費者懷疑,MUJI無印良品是不是“賣不動了”?
對此,MUJI無印良品官方表示,關閉部分門店只是MUJI無印良品的小范圍操作。“個別的閉店只是MUJI基于經營效率進行的正常調整,面對部分商圈人流下降的挑戰,MUJI會對經營效益不佳的門店做出取舍。MUJI中國目前堅持每年開設40家左右門店,3月1日至今MUJI新開了15家門店。”
據了解,2025年開年以來,MUJI無印良品在中國密集增設多家門店,僅北京就在中海大吉巷、三里屯太古里、雙井京東Mall和朝陽大悅城開設新店。其他設立新店或對已有門店進行重裝的城市包括成都、大連、蘇州、武漢、鄭州、呼和浩特、貴陽、廣州、杭州和深圳。
按照MUJI無印良品團隊對外的說法,目前門店范圍覆蓋在一線至三線城市,其中會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開設旗艦型門店。門店面積會普遍增加,過去標準店約800平方米,目前以1500平方米以上為基礎持續擴面積。
因商品召回、商標敗訴而引發關注
雖然對閉店相關事宜作出了回應,但近段時間以來,無印良品遇到的“麻煩事”不止于此。
8月13日,日本良品計畫公司發布消息稱,旗下品牌MUJI無印良品對一款零食進行自主回收。此次召回的產品為4枚裝栗子銅鑼燒,原因是部分原料中可能混入異物。
根據良品計畫的召回通報,該批次4枚裝栗子銅鑼燒的保質期至2025年9月22日和2025年9月26日,召回商品數量約3000個,銷售日期在8月6日至8月11日,銷售店鋪主要涉及日本境內的無印良品商店。公告稱,截至目前,尚無消費者因食用該產品健康受損的報告。
經核查,此款問題銅鑼燒并未在中國內地的無印良品門店銷售。不過,在國內多個電商平臺上仍存在該商品的代購渠道,且商品評價信息顯示近期均有銷售記錄。對此,相關部門提醒,有意或已購買涉事商品的消費者需留意,切勿購買或食用該批次銅鑼燒。
實際上,這并非無印良品首次出現產品召回事件。2018年,無印良品曾因一款135克包裝的迷你紅豆沙銅鑼燒包裝上出現霉斑,自愿回收了最佳食用日期在當年9月12日至12月5日的受影響產品。
另一邊,MUJI無印良品與北京棉田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長達24年的商標之爭也在最近迎來“終局”。
2025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以(2024)最高法行申7358號《行政裁定書》,駁回日本雜貨店品牌MUJI無印良品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22)京行終字1597號《行政判決》的再審申請,維持了中國無印良品商標的合法有效注冊狀態。
這意味著,如今,北京棉田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可在第24類商品(家紡類)中全面使用“無印良品”中文標識開展經營,而MUJI則被限定只能使用“MUJI”或“MUJI無印良品”標識,不能單獨使用中文名稱,形成兩個“無印良品”并存但業務邊界有所區隔的格局。
對此裁定消息,日本MUJI無印良品表示,本次司法程序僅涉及其在中國極個別商品的商標的問題,不影響其在中國絕大多數商品和服務領域繼續合法使用“無印良品”商標,并強調“在中國市場的正常經營活動不會受到影響。”
品質、售后、定價等引“吐槽”
在消費者層面,近年來,關于MUJI無印良品的“吐槽”也越來越多。
今年6月,一則“網購無印良品陶瓷碗收到一堆碎片,客服堅持‘不退不換只賠4元’”的吐槽在社交媒體沖上熱搜。
黑貓投訴平臺顯示,多名網友反映在MUJI無印良品官方旗艦店網購的商品,因包裝簡陋導致嚴重破損,280元陶瓷砂鍋僅用紙盒包裝,收貨時已完全碎裂,另有網友網購的6個陶瓷碗收到時也已是一堆碎片。還有人網購的置物架、收納籃等商品也在運輸中被損壞。對此客服表示,如果不影響使用且同意不退不換的情況下,可以補償4元,網友覺得不能接受。


頻發的行政處罰也動搖了MUJI無印良品的“良品”承諾。2024年1月,無印良品(上海)因為T恤纖維含量與標注不符,被上海市靜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罰款2517.5元、沒收違法所得377.1元的行政處罰。同年12月,臺灣食藥署抽檢發現無印良品有5款產品檢驗不合格、標識不清等違規,共罰5.7萬元新臺幣。2025年1月,被投訴深圳門店零食包裝內發現蟑螂尸體,陷入食品安全危機,消費者獲1000元和解。2025年5月,因不銹鋼剪刀、超聲波香薰機(加濕器)質量不合格,被上海市靜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3萬余元。
此外,MUJI無印良品在中國的定價策略也長期受到消費者的“吐槽”。一款木質垃圾桶158元被網友辣評“唯一的缺點是缺點錢”,1688類似產品僅售20元。然而,無印良品品牌誕生的初衷本是日本經濟蕭條期的“反溢價平民品牌”,入華后卻通過千平旗艦店、原木香氛場景,將日雜商品包裝成中產身份符號,同一商品定價曾經最高達日本的2倍。


據了解,從2014年開始,MUJI無印良品在中國連續十余次降價。2023年11月,MUJI無印良品中國董事長兼總經理清水智表示,如今中國本地商品的價格和日本之間的價格差已經很小,“幾乎沒有了”。不過,有網友上半年在社交平臺將中日無印良品的價格進行對比,得到的結論是,日本購買價格大概為國內價格的7折左右。
盡管挑戰重重,從最新財報來看,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仍保有一定的基本盤和修復韌性。截至2025年5月31日的九個月內,無印良品集團整體銷售額達5910.9億日元,同比增長19.2%,歸母凈利潤為435.9億日元,增幅達30.1%。其中,中國大陸市場直營店鋪與電商業務連續10個月保持增長,累計同比漲幅高達117.3%,截至2025年5月,門店總數增至414家,仍然穩坐日本之外全球最大市場的地位。今年7月,MUJI無印良品中國團隊表示,護膚美容、家居用品等生活雜貨類品類對于拉動整體銷售有較為明顯的影響。
不過,業內也有觀點認為,MUJI無印良品的極簡風格如今已被名創優品、網易嚴選等“平替”品牌復刻,價格敏感度更高的中國消費者開始用腳投票。2024財年,無印良品中國區營收1182億日元(約55億元),低于年收入170億元、門店數遠超其的名創優品。消費者的“性價比”天平,已經開始慢慢傾斜。
綜合自 | 界面新聞、瀟湘晨報、齊魯晚報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