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微信公眾號快成了一鍋“大雜燴”
“你還保留著看公眾號文章的習慣呀?我都很少看了,”有網友在社交網絡上表示。其背景是微信公眾號正在推行的個性化算法推薦模式。走個性化算法推薦模式,讓微信公眾號的流量池大開并實現流量最大化,但卻也讓一些喜歡看中長篇圖文內容的用戶感到不適。
與訂閱制相比,個性化算法推薦模式下,微信公眾號的Feed流里增加了各種各樣的內容,不只是用戶自己訂閱的賬號內容,還有“朋友在看”、微信看一看推薦的內容等,當大量“不相關”的內容被夾雜在公眾號的Feed流中,用戶只會感到“信息過載”。
據郭靜的互聯網圈觀察發現,微信公眾號如今成了“大雜燴”,視頻號、問一問的賬號都跑來搶流量。
在微信APP的“微信”頻道中,只有“公眾號”頻道能夠頻繁地向用戶Push信息,它跟用戶普通的微信消息在同一個列表中,但恰恰也正是這個位置的稀缺性,導致“公眾號”的推送邏輯變了又變,比如,過去該位置曾頻繁地推薦“朋友在看”,再之前還曾頻繁地推薦“快訊”,如今又變成了視頻號內容。
微信APP旗下的內容體系有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問一問,但這三個頻道如今卻被濃縮在“公眾號”這個頻道中顯示“小紅點”,“公眾號”頻道現在提示用戶更新的頻率特別高,但有許多內容都是視頻號的內容。
郭靜的互聯網圈觀察發現,“公眾號”的小紅點提示會以文字的形式通知,用戶點開后卻發現并不是自己訂閱的公眾號內容,而是視頻號,并且微信給視頻號的權重特別高,該位置曾經屬于“快訊”,如今被視頻號給代替。
微信問一問同樣加入了這場“大雜燴”。當用戶關注他人的問一問后,可能同時關注他的公眾號或視頻號,我暫時還未發現具體的關注邏輯,但用戶并不能僅關注他的問一問賬號,這里面就出現一個問題,就是用戶的關注列表徹底被打亂,用戶原先有自己關注的公眾號,現在卻被塞進了一些問一問的賬號,而這些賬號推送的內容與原訂閱的公眾號可謂是大相徑庭。
最終,用戶就會發現,“公眾號”這個頻道中推送的內容成了一鍋“大雜燴”,啥都有,自己原先訂閱的公眾號、訂閱的視頻號、訂閱的問一問賬號,這些賬號所更新的內容,都會在“公眾號”頻道中發布推送提示,其結果就是,用戶確實會打開“公眾號”頻道,但一看卻發現是視頻號內容,直接關閉離場。
現在的問題在于:
1.只有“公眾號”這一個推送入口。
2.公眾號+視頻號+問一問賬號都擠在一塊兒推送。
3.用戶對這三個不同的內容體系,有著不同的需求,如何調和?
無論是微信公眾號,還是視頻號、微信問一問,顯然都不想脫離微信這個超級APP,畢竟它有著14億的月活躍用戶數,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流量池,只有基于這個超級APP之上,它們的流量和用戶留存率才能穩住。
但對于用戶來說,看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和直播、微信問一問的邏輯完全不同,公眾號適合中長度文章,視頻號是短視頻,而直播則是娛樂,問一問則是問答,這些不同的內容背后,顯然不會是同一種調調。
更確切的說,微信公眾號寫得好的人,視頻號不一定做得好,直播有趣的人,他的短視頻用戶并不一定想看,很少會有人公眾號、視頻號和直播、問一問都同時保持高質量水準,讓用戶喜歡。
我還發現一個問題是,同一條內容甚至會多次在“公眾號”頻道中顯示小紅點。要知道,現在的公眾號并沒有嚴格的“時間線”推送限制,這就意味著平臺為了讓用戶看“公眾號”的內容,搞假的“更新”,用戶點開后還是視頻號的內容。
從這里來看,更像是視頻號來搶奪“公眾號”的流量資源,因為視頻號并沒有單獨的“頻道”,只能放在“公眾號”頻道中。用戶如果想要看視頻號更新,只能在“發現”頁的“視頻號”頻道中找,而用戶默認打開微信的話,顯示的是“微信”頁,該頁面展示的是用戶的社交信息,只有“公眾號”頻道能在這里顯示。
對于微信而言,這或許是一場流量測試,但對于用戶來說,“公眾號”的推送變成“大雜燴”之后,它的影響力就大大降低,用戶打開后就發現是視頻號的更新,這更像是一種“騙點擊”行為,用戶點開之后發現壓根不是自己喜歡或想看的內容,這樣,用戶對“公眾號”的信任度就會大大降低。
現在的用戶,顯然不是信息匱乏,而是“信息過載”,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信息,用戶只會想好好看點東西,而不是注意力被各種分散,微信公眾號本身就因為個性化算法推薦而稀釋了一些影響力,如今又因為視頻號的加入,而讓它的重要性更進一步降低,最終只會導致用戶“不想點開看了”,如果真要看圖文消息,直接打開新聞客戶端或者財新、澎湃這類平臺即可,為什么要去點開一些自己不感興趣的內容呢?
微信公眾號多年來走的路線都是“去中心化”的,即沒有明確的記者、編輯來對內容進行偏好推送,如今的個性化算法推薦讓這一模式更徹底,這就導致用戶能看到的公眾號內容越來越沒有“邏輯”,說白了,就是內容質量大大降低,看起來,微信似乎并無意改變這一現狀。
微信如果實在對視頻號和微信問一問沒轍,不如直接單開一個頻道算了,沒必要夾在“公眾號”頻道造成大擁擠,讓用戶看啥都不對,我一想到“公眾號”給我推一些游戲主播的視頻就難受,真沒必要,用戶如果真想看視頻和直播,自然會去看,沒必要在“公眾號”里“騙點擊”。
文/郭靜,微信公眾號:郭靜的互聯網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