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原神”之父,真能勸退99%的人?
一個游戲,就想制霸整個游戲圈。
昔日,蔡浩宇用《原神》一度無限接近于此,極短時間段里。
如今,他卷土重來,想要勸退99%的同行。
米哈游創始人蔡浩宇帶領團隊開發的AI互動類游戲《Whispers from the Star》(暫譯《群星低語》)于近日上線Steam平臺。

中國區首發定價33.99元,發售兩周內八折優惠至27.19元,上線首日好評率高達93%。
差不多時間,蔡浩宇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一番頗具爭議的言論。
他認為,AI技術已經徹底顛覆了游戲的開發模式。
在他看來,未來游戲創作領域將走向兩極分化,“僅有前0.0001%的頂尖天才團隊才能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東西”,其他開發者“不妨考慮轉行”。
這一言論在游戲行業引起了軒然大波。有人戲稱這是“大佬勸退從業者”,也有人將此言論稱為“AI暴論”。

公開信息顯示,《群星低語》的核心玩法在于通過玩家第一人稱視角與AI游戲角色Stella對話,從而推動情節發展。
根據情節設定,Stella是一名迫降在外星世界蓋亞的女宇航員,玩家是她唯一能通過通訊器聯系的人。
玩家通過語音、文字輸入引導其行動,每個決策都會觸發不同情緒反應并影響后續劇情分支,最終導向多個結局。

盡管該游戲語言僅支持英文,但中國玩家購買熱情仍然高漲。
提起蔡浩宇,許多人對他的了解,可能還停留在他作為米哈游創始人的時期。
2011年初,即將從上海交大研究生畢業的蔡浩宇拉上同宿舍的劉偉、羅宇皓,成立了米哈游工作室。
幾人喊出口號“技術宅拯救世界”,用了十幾年時間把米哈游發展為5000人規模的游戲公司,更憑借《原神》躋身行業前列。
游戲作品的成功,也給蔡浩宇帶來了財富上的收獲,也讓一些人給他冠以了“原神之父”的名頭。
當然,是之一,只是其中最重要的那個之一。

2022年,蔡浩宇首次登上了《新財富雜志500創富榜》,以553億元的身家,位列第73名。
此后,的2023年,他卸任米哈游董事長一職,于2024年在美國硅谷創立AI公司Anuttacon。
這次發行的新游戲正是來自這家公司。
賺夠553億元后,他真的想用一個游戲勸退99%的人嗎?
《Whispers from the Star》是AI游戲的未來嗎?
近年來,AI與游戲的結合愈發緊密的原因是什么?
AI游戲未來將如何發展,AI與游戲的結合還將有哪些可能性?
對此,大河財立方記者王宇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勸退是勸不退的,99%的開發者不一定搞顛覆創新,只要把創意運轉到極致就能成就價值。
游戲行業,同樣需要打螺絲。
造出《原神》的蔡浩宇,難免有點意氣用事,有些“超人哲學”,這也是他為何卸任米哈游的根源所在。

回到技術向,AI原生游戲真的就是游戲產業的大未來嗎?未必。
誠然,AI原生游戲是玩家的終極夢想,即跳出劇本來達成無限可能。
這較之當下AI游戲主要依靠AI輔助生成游戲物料的狀態而言,進入到了劇本“自行編撰”的狀態中。
或者說,AI游戲的最終幻想是:研發時一鍵生成,游戲運行時實時生成。最大限度的降低研發難度,最大限度的提升游戲偶然。
但這既然是終極夢想,就需要99%的人去鋪墊物料,0.0001%的頂尖天才團隊去推動質變。
之所以游戲產業看重AI,其實是AI特別需要游戲產業,也特別適配的結果。
游戲是全數字媒體鏈條,所有的生產、運營和體驗環節都是數字化的,這恰恰和AIGC所帶來的顛覆式革命完美契合,也是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當下最好的試驗田,可以做全面可能性測試。

總而言之,AI游戲必然走向研發時一鍵生成,游戲運行時實時生成,但那是一個大未來。
現在只是文字游戲來驅動畫面、情節,而且可能走向恐怖谷或者蹩腳故事。
AI游戲目前都是極客體驗和“瘋子實驗”感受。
真正進入到消費場景的,大多經過了精心編輯和調試,依然是人工+智能。
在現階段,AI與游戲,更多的還是提供輔助工具,加快游戲的研發速度,順便意外開腦洞。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