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家能源局:擴大虛擬電廠聚合規模,拓展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
8月26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有媒體記者現場提問稱:新能源在大規模發展的同時,消納等問題日益突出,請問怎樣解決這一矛盾問題?對“十五五”新能源發展有什么考慮?
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杜忠明回復說,近年來,我國新能源快速發展,裝機規模連續多年穩居全球首位。隨著新能源規模的迅速擴大,一些地區新能源消納利用確實也面臨壓力,我們認為這是新能源“成長的煩惱”,就好比孩子長身體,長得快是好事,但有時候也會遇到“衣服不合身”的問題。
他表示,做好新能源消納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面對風電光伏發電間歇性、隨機性、波動性特點,我國能源部門將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全面提升電力系統對新能源的適配能力。重點做好五個方面工作:
一是風光要穩。針對新能源出力不穩定的特點,加快推動系統友好型新能源電站建設。通過提升風光電發電預測精度,讓電站和電網盡可能做到“心中有數”。通過風光水火一體化多能互補發展模式和聯合調控運行,提升風電、光伏發電的自主調節和主動支撐能力。
二是系統要強。在分類引導、合理布局集中式與分布式等各類新能源開發基礎上,協同加強主網、配網、微電網建設,提升電網綜合承載力,滿足大規模新能源接網要求。積極推進跨省區輸電通道和省間靈活互濟工程建設,強化主網架結構,加快配電網改造升級,因地制宜推動智能微電網建設。同時,通過新一代煤電改造升級、抽水蓄能、新型儲能等大力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
三是市場要大。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完善與新能源發電特性相適應的電力市場機制,支撐高比例新能源參與市場,擴大新能源市場化交易規模。優化省間電力交易,增強區域資源互濟共享能力,促進新能源在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
四是用電要靈活。充分發揮用電側靈活調節作用,穩步擴大虛擬電廠的聚合規模,拓展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更好地促進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納。
五是政策要給力。深入推進電力體制機制改革,在促進新能源外送消納的同時,通過發展綠電直連等新能源就近消納新業態,拓展新能源消納場景,提高新能源資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在持續提升電力消納新能源水平的同時,我們也將積極拓展新能源非電利用途徑,推動風光電制綠氫實現規模化應用,并向綠氫冶金、綠色合成氨、綠色甲醇、綠色航煤等方向延伸,開拓新的消納空間。”他說。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萬勁松在會上提到,“十四五”以來,我國能源領域新主體新模式新業態蓬勃發展,虛擬電廠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聚合利用閑置的可調節資源,總規模已經超過3500萬千瓦,相當于一個半三峽電站的裝機容量。新型儲能技術路線百花齊放、技術水平國際領先,總規模約9500萬千瓦,比“十三五”末增長約30倍,占全球總裝機比重超過40%。今年上半年我國出臺了綠電直連的政策,這些政策如春風吹來,讓智能微電網、源網荷儲一體化等產消融合新模式展現出盎然生機,能夠更好地滿足多樣化的綠色用能需求。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