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3個月減重26斤!山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成功實施胃轉流支架置入術
無需開刀、不用服藥,只需在胃里安個小支架,超重人群就能實現輕松“掉秤”。這種神奇的減重方式,如今已正式應用于臨床。
近日,山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一科成功實施胃轉流支架置入術,通過內鏡下精準置入60厘米生物支架,在不改變消化道結構的前提下縮短腸道吸收路徑,實現有效減重。在國家“體重管理年”的背景下,這一微創技術的落地,為肥胖及代謝綜合征患者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
深受肥胖困擾的她
3個月成功減重26斤
兩年前,張敏(化名)的體重開始異常飆升,身高158cm的她,體重一度增至83kg,BMI指數高達33.25kg/m2,腰圍也達到87cm,完全符合肥胖癥的診斷標準。更讓她憂心的是,脂肪肝、高脂血癥、高血壓等問題也隨體重增長接踵而至。
她曾嘗試節食、運動等多種減重方法都無濟于事,“失控”的體重成了壓在心頭的巨石。束手無策之時,得知山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醫院)消化內一科引進胃轉流支架置入術,張敏主動報名成為醫院首例接受該手術的患者。
2025年3月26日,張敏在醫院內鏡中心接受了無痛胃鏡下胃轉流支架置入術。手術由消化內一科魏志主任親自實施,整個過程非常順利。術后,在醫護團隊的專業指導下,她逐步調整飲食習慣,體重也開始穩步下降。
術后三個月,張敏不僅順利取出支架,更成功減重26斤,復查時各項指標均顯著改善。“很幸運親歷這場健康蛻變,這項技術給同樣受肥胖困擾的人帶來了希望。”張敏感慨道。

術前、術后照片
探秘胃轉流支架置入術
專家解讀:減重、降糖原理及手術特點
很多人可能感到好奇,胃轉流支架置入術的減重原理是怎樣的?魏志主任解答道:
該手術是在無痛胃鏡的精準監視下,將60厘米長的生物管狀支架置入十二指腸及空腸上段,不改變消化道生理結構。術后,食糜從胃內出來后在管道內流動,不接觸腸壁,而從十二指腸乳頭流出的膽汁、胰液則在管壁外和腸壁之間流動,直至軟管末端才與食物混合進行消化。
這種獨特的生理改變,能夠精準控制營養物質的吸收,重塑腸道生態,從而達到改善體重和血糖的目的。
胃轉流支架置入術作為一種創新的腸道介入減重技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可逆性好、并發癥少等顯著優勢,適用于生活方式調整無效、無創治療及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肥胖患者,是藥物、傳統減重手術以外的全新選擇。
魏志主任提醒,胃轉流支架置入術有著嚴格的適應證與禁忌證要求,它是減重治療的起點,并非一勞永逸。決定長期療效的關鍵,在于健康的飲食習慣與生活方式的建立,唯有此才能最終達到健康體重管理的目標。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