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成都印象》走近音樂家趙迎

QQ音樂:成都印象 趙迎
積攢府南河道里潺潺的歲月,填進芙蓉花下的泥土里,在九里堤留下的朗朗讀書聲,能延續到西安南路古老的棗子樹洞里,有回音在耳邊響起,時光能開花,歲月就結果,這就是我的成都記憶。
有人說記憶里的城是沙城,慢慢就時間被風化,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成都90后,對成都的印象已經不能言語,當我打開收音機不經意間聽到的一首原創音樂《成都印象》里,聽到一座被寫進歌曲里的沙城,找到了熟悉的味道。
這是來自于心靈音樂人趙迎老師眾多優秀原創音樂作品中的一首,藍調民謠的創作手法,一開始歡快輕松的前奏輕易就把人的思緒帶進了意境里,緊接著再熟悉不過的成都方言就這樣跳了出來,就像成都老茶館里坐著的大爺們手里的煙桿那樣熟悉,縹緲的絲煙隨著思想的風勾勒出一幅幅讓人笑靨的成都印象。
這是趙迎老師來成都生活了四年后創作出來的歌曲,還成為了央視綜藝頻道《印象中國·成都印象》電視詩歌散文專題片片尾曲,以及央視音樂頻道《樂游天下》天韻成都篇主題曲,多次榮獲大獎,他曾說過“我要用音樂讓你知道,成都是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這不禁讓我對這位愛成都的藝術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趙迎老師的創作室寧靜而典雅,古色古香的家具擺件,幽芬清秀的花草盆栽,井然有序的各種音樂與傳統文化書籍,置身其中,一顆浮躁的心瞬間就沉淀下來了,趙迎老師說他剛打完太極,良好的生活作息與生活方式不但能強身健體,還能內心清凈,有更多的創作靈感, 我有注意到趙迎老師在說話的過程中,無論坐姿還是站姿,甚至還有手勢,都保持著臺上一貫的優雅臺風。趙老師作為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繼承者與傳播者,一心把這種精神作為己任,在眾多原創音樂作品中展現著對于“中國夢”的美好展望,就像他的《夢想中國》里唱道“多少心愿多少祝福永遠珍藏在心窩”。
從趙老師的創作室走出來,我理解最多、也最有感觸的是關于“信仰”二字。而現在的年輕人最缺乏的就是“信仰”,所以我們時常感到迷茫,在被物質沖刷的現實里,每一幢高樓大廈都是巨人,蔽日干云,睥睨萬物,我們抬頭看天,每一個表情都是控訴,我們的立錐之地或許只局限于腳面鞋碼的面積,太過于渺小,所以我們更應該讓強大的精神世界站立起來,為我方向,為我動力,為我信仰。
感謝這片土地的神奇和絢爛,讓我傾聽到了關于信仰的故事,感謝趙迎老師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付出的努力,所貢獻出的音樂作品!(文/三熊)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