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內容為王!上海國際藝術節重磅發布:九成首演,還有獨家加碼
在第二十四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捷杰耶夫牽手馬林斯基交響樂團,將在五天內演完“馬勒交響曲全集”;庫倫奇斯執棒音樂永恒樂團,將上演“無詞版”《尼伯龍根的指環》;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率領全班人馬,將帶來六天“歌劇嘉年華”;邵賓納劇院《理查三世》《米歇爾·科爾哈斯》、卓別林家族兩代女藝術家合作的《鐘聲與魔咒》等,在上海輪番上演,打造“全國唯一”。
第二十四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將于10月17日至11月27日舉行,預計舉辦各類演出展覽500余項,共計1200余場。
55臺主板演出中,境外項目占比近六成,在滬首演比例近九成。“首演”之余,還有“獨家”加碼,助力上海升級演藝生態,在全球藝術經緯中打造上海坐標。
8月21日發布會上,奚美娟、谷好好、譚盾、孔祥東、黎星、馬俊豐、宋雨等中外藝術家,受邀擔任“藝術推薦官”,為必看內容“劃重點”。
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總裁李明表示,藝術節堅持“內容為王”,一方面精進自身藝術策劃能力,一方面發揮全球資源配置能力,“藝術節的平臺含金量、影響力和好感度、吸引力,正在國際舞臺被不斷提及,優質節目的供應是不可動搖的根本。”

開幕演出:上海昆劇團和故宮博物院聯合出品《太和正音——故宮昆曲萃集》

閉幕演出:丹尼爾·哈丁和意大利圣切契利亞管弦樂團
全球名家名團齊聚,獻上多個獨家策劃與唯一一站
全球頭部演藝機構和名家名團齊聚藝術節,除了帶來高水準演出之外,更獻上多個“獨家策劃”與“唯一一站”。
10月17日,開幕演出在上海大劇院進行。上海昆劇團與故宮博物院聯合出品昆劇《太和正音——故宮昆曲萃集》(第一季),由上昆“五班三代”呈現,融合江南雅韻與海派風骨,讓博物館里的文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
11月27日,閉幕演出在上海交響音樂廳舉行。丹尼爾·哈丁上任音樂總監后,首度率圣切契利亞管弦樂團訪華,這朵百年“意大利玫瑰”將呈現威爾第、拉威爾和拉赫瑪尼諾夫的經典之作。



當名團已經成為上海演出市場的“常客”,演什么、怎么演,成為新的關注點。
捷杰耶夫牽手馬林斯基交響樂團,將在五天內演完“馬勒交響曲全集”;庫倫奇斯執棒音樂永恒樂團,將上演“無詞版”《尼伯龍根的指環》;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率領全班人馬,將帶來六天“歌劇嘉年華”;斯圖加特芭蕾舞團《羅密歐與朱麗葉》、比利時偷窺者舞團《艙中謎事》、邵賓納劇院《理查三世》《米歇爾·科爾哈斯》、卓別林家族兩代女藝術家合作的《鐘聲與魔咒》等,在上海輪番上演,打造“全國唯一”。


此外,維也納愛樂樂團、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等頭部天團,指揮家克里斯蒂安·蒂勒曼、女高音歌唱家芮妮·弗萊明等藝術名家,再度獻演藝術節,詮釋古典之聲。
去年,皮娜·鮑什《春之祭》(非洲版)在藝術節上掀起小高潮。今年,由藝術節委約并聯合制作的皮娜·鮑什1978重現版——《交際場:回響1978》,邀請首演原班人馬在 45 年后重聚,復現經典。作品將在上海完成亞洲首演,也是中國獨家演出。

皮娜·鮑什《交際場:回響1978》
全國藝術大咖聯袂,在原創中解碼時代文藝新氣象
藝術節還聚焦中華傳統文化,聯袂全國的藝術大咖,呈現中國原創舞臺力作。
中國國家話劇院以全新陣容,復排薩特名劇《死無葬身之地》;星·雜劇《偽裝者》融合多劇種,創新演繹諜戰經典;新疆藝術劇院歌舞團舞劇《龜茲》,重現千年曼妙的“龜茲舞”;上海民族樂團全新力作《詩的中國》、貴州省歌舞劇院舞劇《王陽明》,讓觀眾觸摸到中華文明的浪漫風骨;天津音樂學院的民族歌劇《同心結》、天津人民藝術劇院的話劇《大飯店》,也將組團來到上海展現原創力量。
在“禾戲劇·大師之夜”,舞者黎星將與其他14位中國獨舞者并肩,攜手國際編舞大師共同創作,奉上一場東西方藝術共融的盛宴。在上音歌劇院,許忠將執棒上海歌劇院、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節日樂團,演出歌劇《女人心》“半舞臺版”。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舞臺劇《繁花》終季、上海評彈藝術傳習所中篇評彈《菜肉餛飩》、上海芭蕾舞團芭蕾舞劇《百合花》等改編自經典文學的“上海出品”佳作,將打造獨特的上海敘事,展現上海的風采。


去年,北京人藝駐演上海,收獲市場和口碑雙豐收。今年,陜西人民藝術劇院也將在藝術節駐演,首次攜“茅獎系列”作品《主角》《生命冊》《平凡的世界》《白鹿原》以及“陳彥三部曲”《星空與半棵樹》等五部大戲來滬,展現三秦大地厚重人文歷史,打造“中國故事宇宙”。
南潯分會場點亮千年古鎮,首設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周
藝術節不斷發揮“服務長三角,輻射全中國”的作用,把優質演藝資源送到更多地方,今年繼續在江蘇、浙江、安徽等地設立分會場。
其中,南潯分會場將打造南潯國際親子文化藝術季3.0,量身定制古鎮運河草坪開放式舞臺,匯聚交響樂、音樂劇GALA等多元藝術。在音樂、巡游、市集、裝置的裝點下,千年古鎮別有看頭。開幕演出上,鋼琴家孔祥東將帶來鋼琴協奏曲,用琴聲和古鎮“對話”。


藝術節還將舉辦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周,通過7臺14場演出,以及展覽、非遺展示、藝術教育等,深化粵港澳文化交流。
演出板塊匯聚了眾多亮眼節目,包括廣州芭蕾舞劇院《家園》、廣州歌舞劇院舞劇《英歌》、廣州雜技團當代雜技劇場《站臺》、廣州粵劇院新編古裝粵劇《雙繡緣》、香港進念·二十面體廣東話黑色話劇《唔講得》、香港芭蕾舞團和香港管弦樂團聯合呈現《布蘭詩歌》、澳門兒童劇木偶劇《蟲蟲的倉鼠》。
廣東美術百年大展匯集350多位從近現代到當代的嶺南美術名家名作,一共700多件。展覽在中華藝術宮舉辦,持續3個月,展區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展廳有20個,從規模到時間都創下新高。
在上海的展館、商圈、文藝空間等公共區域,《英歌》《醒獅》等嶺南非遺路演,將和市民游客美麗相遇。
在藝術節國際演藝大會上,文化周還將舉辦粵港澳大灣區特展展會、粵港澳大灣區專場推介會,11家粵港澳代表性的演藝機構將參與推介,舉辦項目簽約儀式。
扶青計劃扶持新銳力量,藝術天空打造沒有圍墻劇院
藝術生態離不開新銳力量的加入。今年,“扶青計劃”吸引了美國、德國等19個國家226個作品申報,將推出6部舞臺藝術作品、2個視覺藝術項目、1部特別推薦作品。程雨陽導演的實驗環境戲劇《山海浮生|八荒祭2.0》、非洲安第斯放克樂隊的世界音樂會《烏庫帕查》等,都將詮釋青年藝術家的藝術探索。
“ARTRA自定藝”作為藝術節新創品牌,今年將呈現澳大利亞編舞家露西·格林與打擊樂家馬蒂亞斯·沙克-阿諾特的表演裝置《鐘擺》、日本媒體藝術家真鍋大度與ELEVENPLAY的舞蹈裝置《+1+1+1+》、日本媒體藝術家高谷史郎領銜Dumb Type呈現的舞臺作品《切線》。
“藝術天空”繼續打造“沒有圍墻的劇院”,將舉辦60臺、90余場惠民活動,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2000名藝術家,將深入各區和五個新城的摩登地標、公園綠地等公共空間。
在家門口,市民就能一睹愛沙尼亞愛樂室內合唱團、俄羅斯秋明國立愛樂樂團、烏茲別克斯坦巴赫爾國家舞蹈團等國際風采。在上海展覽中心戶外噴水池廣場,指揮家許忠將攜手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和合唱團,獻上音樂史詩《布蘭詩歌》。
在中華藝術宮、劉海粟美術館、海派藝術館、上海展覽中心等城市地標,藝術節還將舉行廣東美術百年大展、上海青年美術大展、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等大展,讓市民游客暢享公共文化,讓“看美展、觀文博、賞好劇”成為上海假日旅游的品質首選。
【發布會現場】

發布會嘉賓合影
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務部總監沈婷和譚盾
國泰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吳紅偉和奚美娟
上海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辦公室副主任陳鍵和谷好好
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蔣健和孔祥東
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政府事務部總經理張曉麗和王紹強
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牛韌和馬俊豐
信德集團中國區首席執行官谷慶和黎星
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時尚發展總監胡劍虹和宋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