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球最大礦業公司必和必拓業績下滑,創紀錄的銅礦業務挽回部分頹勢

必和必拓 視覺中國 資料圖
全球最大礦業公司必和必拓(BHP)交出了一份喜憂參半的成績單。公司最新公布的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財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總收入下降8%至513億美元;可歸屬利潤為90.2億美元,高于上年的79億美元,但調整后可歸屬利潤同比下降26%至102億美元,為2020財年疫情以來的最低水平。
必和必拓宣布最終股息為每股0.60美元,全年股息1.10美元。該數據高于分析師此前預期的1.01美元,但仍創下了自201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韓慕睿(Mike Henry)稱,全球經濟前景喜憂參半,“憑借多樣化、規模大且生命周期長的資產組合、嚴格的低成本運營以及表現強勁的資產負債表,必和必拓完全有能力穿越經濟周期,持續創造長期價值,并提供穩定回報。”
從生產方面來看,必和必拓銅礦和鐵礦石的產量均創下了新紀錄,但二者對業績的貢獻區別顯著。
鐵礦石作為必和必拓規模最大的業務,在調整后總EBITDA中占比53%。2025財年,該業務創下了開采量紀錄,年產量達2.9億噸(100%權益基礎),并維持了西澳鐵礦在全球大規模鐵礦中開采成本最低的地位。
但價格的疲軟拖累鐵礦石的最終貢獻,受中國、印度等主要出口市場供大于求的影響,2025財年鐵礦石平均成交價格降至每濕公噸82.13美元,較2024財年下降19%。鐵礦石調整后EBITDA較2024財年下降24%,為144億美元。
不過,必和必拓加碼押注的銅礦業務部分平衡了鐵礦石造成的不利局面。2025財年,必和必拓銅礦年產量創下紀錄,超過200萬噸。其中,埃斯康迪達銅礦產量增長16%,斯賓塞銅礦(Spence)實現產量新高,南澳大利亞銅礦也在下半年創下紀錄。
銅價方面,受2025上半年特朗普50%銅關稅威脅影響,全球銅礦庫存趕在關稅下達前運往美國。在此導火索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價一路高漲,直至5月底開始回調。銅礦石業務在調整后總EBITDA中占比45%,達123億美元,較上財年上漲44%。
此外,必和必拓的煤礦業務調整后EBITDA較2024財年暴跌75%至僅6億美元。另一項鉀肥業務表現強勁,受印度和東南亞強勁需求影響,必和必拓的鉀肥業務調整后EBITDA較上財年上漲45%至16億美元。
在投資方面,必和必拓也顯示出對銅礦的傾斜。必和必拓透露,在接下來的兩個財年內,公司預計每年將投入110億美元用于資本支出和勘探工作,2028-2030財年,年均投入將降至100億美元。
具體重點項目進展包括,加拿大的Jansen項目預計將在2027年中期出產第一批鉀肥;智利的埃斯康迪達銅礦(Escondida)的增長計劃正處于優化階段;南澳大利亞銅礦(Copper SA) 擬通過分階段擴張實現產量翻倍;阿根廷的Vicu?a銅礦項目也正加速布局,為未來數十年開采奠定基礎;西澳鐵礦的中期目標則為實現年均超3.05億噸的穩定產能。
韓慕睿提到,全球經濟前景喜憂參半。受貿易政策變動影響,短期經濟增速預計將放緩至3%或略低于3%。
但他認為,全球對大宗商品的需求依然強勁,尤其是在中國和印度。2025財年,中國的銅需求超出預期。鐵礦石需求也依托中國強穩的基礎設施投資和制造業活動而保持韌性。由于供應過剩,煉鋼用煤價格有所降低,但中國的政策調整以及亞洲新增高爐產能,有望為市場提供支撐。鉀肥市場則將受益于全球人口持續增長、居民收入提升、以及對可持續農業的需求升級。
作為全球最大的礦業公司之一,必和必拓主要支柱產品包括鐵礦石、銅、煉焦煤等。對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消費國中國市場,過去的40多年里,必和必拓累計出口近30億噸鐵礦石和大量的煉焦煤、液化天然氣、銅精礦、鎳等資源產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