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滬指創近十年新高,哪些ETF基金最獲資金青睞?
滬指迭創新高,金融科技、光伏、創新藥等ETF成熱門“吸金”主題。
8月18日,滬指站上3700點之上,創十年來新高;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0.85%,報3728.03點。從盤面上看,炒股軟件、液冷、稀土、CPO概念強勢領漲。
澎湃新聞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8月18日,全市場1007只可統計的股票型ETF基金的凈流入額合計為10.96億元;從主題ETF凈流入的情況來看,券商、金融科技、光伏、創新藥、化工、消費等為周一最受青睞的幾大行業。
具體來看,華寶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以11.43億元的凈流入額位居榜首,其次為國泰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11.01億元)、華寶中證金融科技主題ETF(6.66億元)、易方達滬深300非銀ETF (4.84億元)、華泰柏瑞中證光伏產業ETF(4.38億元)、銀華中證創新藥產業ETF(3.13億元)。
國泰基金分析道,基本面層面,經紀業務方面,市場交投熱情高漲增加了券商的經紀業務收入。投行業務方面,隨著經濟的逐步復蘇以及資本市場改革的深入推進,IPO將逐步恢復正常節奏。自營業務方面,市場行情向好也使券商的自營業務投資收益提升。券商行業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具備較強的盈利能力和發展潛力。
與此同時,部分有色金屬、房地產、紅利價值、軍工等主題ETF的凈流入額也在1億元以上。
另有幾只寬基指數也備受資金青睞,依次為華夏上證50ETF(6.74億元)、易方達創業板ETF(6.39億元)、南方中證500ETF(3.08億元)、易方達上證50ETF(2.15億元)。

此外,Wind統計顯示,截至8月18日,滬深兩市ETF兩融余額為1033.56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增加32.08億元。其中,ETF融資余額為969.78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增加30.70億元;ETF融券余額為63.79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增加1.39億元。
具體來看,8月18日有259只ETF獲融資凈買入,其中,富國中債7-10年政策性金融債ETF獲融資凈買入額居首,凈買入10.77億元;融資凈買入金額居前的還有國泰上證5年期國債ETF、海富通中證短融ETF、海富通上證城投債ETF、鵬揚中債-30年期國債ETF、國泰上證10年期國債ETF,凈買入額均在1億元以上。
此外,易方達中證海外互聯ETF、華寶中證金融科技主題ETF 、華夏恒生科技ETF、華寶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的凈流入額也均超5000萬元。
展望后市,在股票層面,永贏基金指出,上證指數繼續走強,市場成交活躍度仍維持高位。從盈利預期來看,經濟處于底部企穩回升的階段,局部行業景氣度催化市場在AI、創新藥、新消費等領域持續產生交易熱點,資金活躍。從估值水平來看,市場的絕對估值水平(PE、PB)處于歷史中樞偏更高的水平。從流動性來看,日均成交額提升至2.1萬億元,市場成交保持活躍,投資者情緒仍維持較高。
安聯基金研究部總經理程彧表示,接下來市場將總體保持震蕩攀升的主基調。行業方面主要關注TMT、機械、醫藥、化工等優質科技資產分布相對集中的行業,以及新消費(尤其是服務消費)和國防軍工等行業。
“我們更多把港股投資作為收益增強的工具,因此我們更多聚焦一些相對于A股市場‘稀缺’和‘特色’的資產。這些資產主要包括:互聯網龍頭公司、創新藥龍頭公司、新消費龍頭公司、新能源汽車龍頭公司等。此外,我們也會關注一些基本面改善、相對A股有較大估值折價的港股公司,他們有望獲得更大的價值重估機會。”程彧稱。
長安基金建議,近期可關注幾大方向:一是高景氣的新技術、新成長方向:如AI算力、軍工、醫藥等;二是受益于漲價相關資源品方向,如小金屬、工業金屬;三是低利率環境下,穩定紅利類資產仍是中長期資金配置的重要方向,大金融板塊關注非銀方向投資機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