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原神”到“原生”,不再是天方夜譚
《星之低語》(Whispers from the Star),由米哈游創始人之一蔡浩宇主導開發,15日在全球上線。
結果,好評不斷。

為何引發關注呢?
不光是蔡浩宇和原神的名頭,還有馬斯克的矚目。
《原神》,變成了“原生”,不再是天方夜譚……
或者說,1001夜里,馬斯克也好,蔡浩宇也罷,每一個游戲人,都有個原生夢。
馬斯克點贊過的領域,往往會成為一時熱點。

比特幣如此,語音社交如此,但往往只是一時火爆,卻難得始終。
2025年輪到了AI原生游戲,而且他還親自下場,會如何?
2024年2月,針對“特斯拉應該制作一款游戲”的言論,馬斯克回復稱,“我早就想這么做了?!?/p>
但到底做什么呢?
馬斯克的選擇是AI游戲,為此他專門成立了工作室。

可具體怎么做呢?
馬斯克專門找了個例證來點贊其“錢景”。
2025年3月,一款名為《Fly Pieter》的模擬飛行游戲,通過AI工具“一鍵生成”代碼,迅速在國際網絡上走紅。
據開發者發布的數據,這個僅耗時3小時完成的游戲,上線10 天吸引了1.6萬玩家,通過廣告和虛擬商品銷售獲得了超 38360 美元(約28 萬元人民幣)的收入。
隨后,馬斯克轉發相關消息并感慨:“AI游戲前景無限”。

當然,這還只是一鍵原生,整個游戲還是偏于簡陋,相當于讓AI完成游戲研發中的所有工作,和當下游戲大廠追求通過AI來降本增效的策略如出一轍。
馬斯克夢想中的AI原生又該如何?
研發時一鍵生成,游戲運行時實時生成。
只是,這樣的游戲,真的能實現嗎?
答案是可以有,而且已經有了。
一款名為《1001 Nights》的游戲,已經驗證了可行性。
2024年,獨立游戲團隊Ada Eden開發了這款AI 原生敘事游戲。

該游戲參照《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情節,即:有一個殘忍的國王每天迎娶并殺死一個少女,玩家扮演的山魯佐德成為新一任新娘,通過講故事吸引國王聽下去。
游戲中的國王由GPT-4扮演,玩家需要用故事引導國王,并引誘國王說出武器的名稱,進而觸發相應的武器關鍵詞,從而集齊4把武器戰勝國王。
劇情很老套,但AI加入進來后,就活色生香了。
雖然游戲的通關路徑,依然不變,但故事卻可以“天方夜譚”,和《一千零一夜》沒半毛錢關系。

例如,有的玩家可能會通過一個斬殺惡龍的故事,引誘國王說出相應的武器。
有的則會嘗試通過一個與愛情有關的故事達成這點。
反正,要點就在于通過對話,讓國王理解你說的故事,并根據“段落大意”而生成武器。
這并不意味著“物理學不存在了”。
盡管看似沒有規則,但如果玩家說出飛機、大炮、坦克、原子彈之類古代阿拉伯世界中沒有存在過的東西,故事就會變成事故,國王也會表現出憤怒,認為玩家在耍他。
而當國王的憤怒值達到了頂點時,講故事的人就會被國王殺死,游戲就終結了。

趣味性還不止于此,如果玩家提出召喚軒轅劍、屠龍刀等中式玄幻會如何?
又或者講述一支來自地獄的軍隊呢?
這些依然會被認為不在國王的認知范疇內。
只是為了游戲趣味性,很多時候,AI會配合玩家一起講故事,盡管會表現出感覺不對勁,但還會嘗試給那些過于天馬行空的故事一個合理的解釋。

總而言之,高自由度,不會是絕對自由度,哪怕《一千零一夜》多么奇幻,也要在“天方夜譚”世界觀中進行,而不能說地球是圓的。
只是,這樣就是AI原生游戲的未來嗎?
在許多游戲制作者,包括《1001 nights》的制作團隊看來,開放和自由并不一定讓游戲變得更“好”。
畢竟,再好的技術,在游戲中都要變成真正讓玩家喜歡的體驗,而不是一味地獵奇。
玩家玩的是游戲,而不是黑科技。

何況,《1001 nights》盡管打破了一些邊界,但依然很簡陋,就和網絡游戲興起之初,都是沒有圖形,全部用文字和字符畫來構成的MUD游戲(文字網游)那般。
這和在網游里和AI NPC閑聊,并沒太多區別,只是更有目的性、從閑聊變成了游戲任務罷了……
接下來,AI原生游戲又該走向何方呢?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