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亮證女”事件再通報,問責處理就當不留死角
8月16日下午,廣西防城港“亮證女”事件,再次迎來官方通報。
細看這份通報,其實是一份“問責書”。除了已經被執行行拘的侯某某,侯某某的丈夫、上思縣某鎮消防救援站二級消防士黎某,也因未妥善保管個人行政執法證被給予黨內警告處分,其行政執法證被收回并注銷。
此外,7月31日晚出警的民警楊某鵬,以及在此前處置工作中制作、審核法律文書不嚴謹的相關人員,包括防城港市防城區政府副區長、市公安局防城分局局長韋某等在內的多名領導干部,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處分。
8月3日,防城港市曾發布“女司機亮證逼迫讓道”輿情情況通報,但是公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中,一度公開了案件中男司機李某某的全名,卻對侯某某做了匿名處理。這番不規范的操作,迅速引發質疑,隨后做了改正,但不良影響是存在的,公眾的質疑和批評也需要回應。
一起公共事件中,所有違法違規問題都要一一查清追責,做到事事有交代。尤其是在網絡引發熱議的焦點事件,眾目睽睽之下,更要仔細再仔細、認真再認真,不略過每一處違法違規的地方,不放過每一個違法違規和失職失責人員。這也應是當下輿情處置的基本操作。
換個角度看,每一次直面公眾的執法和輿情處置事件,其實也是展現相關部門工作能力與態度的機會。
這也許就是為什么,一些嚴謹、詳實、全面的通報,往往能夠令人信服,甚至贏得公眾稱贊。調查和處置工作做得好,公眾會點贊;做得不好,善意的批評和合理的建議也應該積極吸納,及時轉化為改進工作的動力與智慧。
當然,調查事件的來龍去脈需要時間,在事態發展和查處工作推進的過程中,往往也會出現一些新情況,甚至有時會出現一些新的因工作不到位引發的次生輿情。應對這種情況最好的方式,就是繼續依法依規查處,將整個事件查清楚、將涉及的責任人處理到位,不留死角才能不受詬病。
回看這次事件,一場因會車引發的沖突和糾紛,一個連公職人員都不是的侯某某,最后牽出如此多的責任人員及其違法違規事項,在令人震驚的同時,也教訓深刻。如果從一開始,負責處置此事的責任單位及其人員就能依法依規、秉公辦理,公正、利索地辦結此事,或許也就不會引發后續的被動。
對“亮證女”事件的多次通報、前后處置,也再一次說明,無論涉及到誰,都應絕不姑息。也唯有處罰問責到每一個具體的責任人,才能維護公職部門的公信力,才能給社會一個滿意的交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