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職”點迷津 | 因公司拖欠工資離職,員工能申請經濟補償嗎?

問:因公司拖欠工資離職,員工可以申請經濟補償嗎?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有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情形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法條鏈接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如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法律問題,如何求助?
“隨申辦市民云”APP的“在線法律咨詢”為你提供免費的法律咨詢服務!
登錄“隨申辦市民云”APP→首頁搜索關鍵字“法律”→點擊“在線法律咨詢”進入服務頁面→根據需求點擊并提交咨詢內容即可。

問:經濟補償應在何時支付?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
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如何查詢自己的三金賬單?
上“隨申辦市民云”APP,即可實時查詢你的公積金、醫保金和養老金
實名注冊并登錄“隨申辦市民云”APP→點擊首頁的“三金賬單”。

點擊對應的“查看詳情”,,即可查詢你的公積金、醫保金、養你老金的賬戶明細。

問:經濟補償按到手工資算嗎?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應得工資指稅前工資。
靈活就業人員可選擇線上或線下渠道辦理參保繳費手續
·線上辦理流程↓
可登錄“隨申辦市民云”APP,搜索“靈活就業一件事”進入辦理功能,點擊“立即辦理”進行申報。
打開“隨申辦市民云”APP,首頁搜索框中輸入“靈活就業一件事”或點擊首頁下方“辦事”菜單欄,找到“一件事服務”欄目,即可找到“靈活就業一件事”。(目前線上僅限本市戶籍、外省市戶籍靈活就業人員辦理)→選擇靈活就業登記參保。

閱讀辦理須知后,點擊“立即辦理”。

核對【姓名】【證件號碼】【就業登記日期】信息后,根據本人實際情況,選擇對應【管理區縣】,并在【靈活就業參保】選項內選擇【是】后,系統將自動生成繳費起始年月。點擊“下一步”→頁面提示以下信息,即表示已辦理成功。

·線下辦理流程↓
可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原件(或電子亮證),至就近的街鎮(鄉)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辦理。
文章內容和配圖來源:隨申辦綜合自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轉載和授權請聯系原作者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