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魔都眼|走進上海四行倉庫紀念館:煙、鮮花和謝晉元家書
“七七事變”后,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937年的今天,淞滬會戰在上海爆發。
2025年8月13日,澎湃新聞記者走進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通過館內的歷史影像資料,重溫那段艱苦卓絕的抗戰歲月。

2025年8月13日,翻拍于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本文圖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圖
88年前的10月26日,謝晉元率420余名官兵退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與日本軍隊打響了“四行倉庫保衛戰”。為了迷惑敵人,四行倉庫的守軍對外稱八百人,故外界敬之為“八百壯士”。他們在這里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四晝夜的激烈攻防戰,打退日軍10多次瘋狂進攻,擊斃日軍200余名,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鼓舞全民族抗戰斗志。
這場規模空前的大會戰歷時三個月,中國軍隊浴血奮戰,以血肉之軀拼死搏殺,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戰略企圖,全世界由此見證了中國軍民救亡圖存的鋼鐵意志。

2025年8月13日,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觀眾在觀看謝晉元寫給妻子的家書。
紀念館入口處,謝晉元寫給妻子的家書被放大后陳列在序廳。信中寫道:“巧英吾妻愛鑒:日內即將率部進入滬淞參戰,特修寸箋以慰遠念。我神州半壁河山,日遭蠶食,亡國滅種之禍,發之他人,操之在我,一不留心,子孫無噍類矣。為國殺敵,是革命軍人素志也;而軍人不宜有家室,我今既有之,且復門哀祚薄,親者丁稀,我心非鐵石,能無眷然乎。但職責所在,為國當不能顧家也。老親之慰奉,兒女之教養,家務一切之措施,勞卿擔負全責,庶免旅人之分心也。晉元。”
職責所在,為國當不能顧家。這是一位軍人對妻兒的柔情與對國家的鐵血擔當。許多觀眾圍在那里,駐足觀看,有年輕的父親小聲地給兒子講述英雄的故事。

2025年8月13日,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翻拍紀念館內展出的資料照片,圖為謝晉元。
很多市民游客選擇在8月13日當天參觀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他們在館內穿越硝煙,觸摸那段歷史。據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的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近日每日的觀眾人數可達1.5萬-1.6萬人,比平時高出不少。游客中,很大一部分觀眾是家長帶著放暑假的孩子前來。當日下午3點多,入口處一度拉繩限流,觀眾耐心等候放行。

2025年8月13日,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觀眾在參觀紀念館。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發出《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向全國人民呼吁:“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

2025年8月13日,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觀眾在參觀館內的歷史照片和展品。

2025年8月13日,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講解員在給觀眾介紹紀念館的展品,展品為被繳械的日方軍用品。

2025年8月13日,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一名少年在四行倉庫保衛戰全景實況前,觀看良久,默不作聲。

2025年8月13日,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一名士兵的雕像。館方模擬戰爭現場,讓人身臨其境。
現場有幾位來自北蔡中學的學生在參觀完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后,表示他們被我們的士兵頑強抗拒和英勇不屈的戰斗精神深深震撼到,同時也氣憤日軍的殘暴。
當天,“珍存銘志——上海市民抗戰實物收藏展”在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三樓啟幕。這些穿越抗戰烽煙的歷史證物,以物論史,以史增信,化作永恒的精神火炬,照亮民族復興之路。

2025年8月13日,上海四行倉庫紀念館,觀眾在參觀“上海市民抗戰實物收藏展”。
四行倉庫西立面墻壁上密密麻麻的槍彈痕跡依舊清晰可見。在這個布滿槍彈痕跡的斑駁墻面下,擺滿了很多花束、香煙、酒、水果......人們不約而同緬懷在四行倉庫保衛戰中犧牲的英雄先烈。

2025年8月13日,在四行倉庫廣場上擺滿了花束、香煙、酒、水果、糖,表達對英雄的緬懷之情。

2025年8月13日,市民和觀眾在四行倉庫廣場向英雄敬獻了鮮花和禮物,表達緬懷之情。

2025年8月13日,蘇州河畔的上海四行倉庫紀念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