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市民抗戰實物收藏展開幕:近半展品首次亮相,兩件鎮展之寶引人注目
8月13日,“珍存銘志——上海市民抗戰實物收藏展”在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開幕。贊頌“八百孤軍”堅守四行倉庫的《歌八百壯士》唱片、1938年上海“孤島”時期堅持發聲的《譯報》原版報紙、《義勇軍進行曲》首版發行唱片等珍貴實物亮相。
88年前的今天,1937年8月13日,侵華日軍大舉進攻上海,淞滬會戰爆發。同年10月26日至31日,中國軍隊第88師262旅524團團附謝晉元率領420余名官兵,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堅守四行倉庫四晝夜抗擊日軍。為迷惑日軍,官兵們對外宣稱有800人,故稱“八百壯士”。
如今,四行倉庫已成為抗戰紀念館,五湖四海的參觀者來此回顧歷史、瞻仰英烈。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上海民間抗戰收藏力量“集體亮劍”,以120多件珍貴藏品,系統呈現散落民間的抗戰記憶。展覽位于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三樓臨展廳,展期分為兩個階段,內容一致,第一期為即日起至8月30日,第二期為10月13日至11月10日。

觀眾參觀展覽。除標注外,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陳悅 圖
件件堪稱“時間的珍寶”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民族英雄謝團長……”《歌八百壯士》唱片收藏者楊涌在采訪中不自覺哼唱起來,“這里面是大家發自內心的呼喊。九一八事變后,國家進入危難關頭,民眾唱出這些歌的分量是很足的,當時的急迫心情和家國境況是非常讓人感慨的。”
此次展覽,楊涌特地拿出了珍藏多年的《歌八百壯士》唱片。他介紹,淞滬抗戰爆發后,上海的唱片公司沒有辦法出版抗戰歌曲,但香港、新加坡等地還在繼續出版。1939年,香港歌林唱片公司錄制出版了這張唱片,歌頌1937年10月底堅守四行倉庫的官兵們英勇奮戰的事跡。

《歌八百壯士》唱片
“抗戰唱片在中國人民抗戰斗爭中影響重大。”楊涌表示,“毛澤東曾說,‘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兩個師的兵力’。這些唱片在當時鼓舞著民眾和軍隊,激勵大家抗戰,鼓勵大家捐錢捐物。趁這次展覽的機會,通過唱片,讓大家重新了解歷史,重溫當時的激情,了解當時抗戰的不易。”
靜安區文化和旅游局二級調研員張眾介紹,此次展覽中近50%的展品為首次公開亮相,件件堪稱“時間的珍寶”。其中,1938年上海“孤島”時期堅持發聲的《譯報》原版報紙、毛澤東《論持久戰》早期單行本、百代公司1935年首次發行的《義勇軍進行曲》黑膠唱片,以及抗戰話劇《塞上風云》原版戲單等,均是存世量極少的稀世珍品。
兩件“鎮展之寶”尤其引人注目,除了《歌八百壯士》唱片真實留存了英雄們的戰斗吶喊,還有一張《義勇軍進行曲》首版發行唱片,音符間的激昂旋律穿越時光,仍能喚醒國人的熱血記憶。

淞滬會戰時期照片
日用品變為無聲的“武器”
抗日戰爭不僅是軍隊的戰斗,更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堅守。瀏覽展品會發現,在抗戰最激烈的時刻,上海的各界民眾將抗戰意識融入生活,日常用品悄然變為無聲的“武器”。比如,火花被冠名“抗敵牌”;蠟紙包裝紙罐印有“警鐘”牌商標;藕粉盒、茶葉罐等包裝上,“九·一八”“七·七”等字樣醒目深刻。

“警鐘”牌蠟紙
據《上海商業年鑒》記載,印有抗戰印記的國貨在1938年銷量飆升40%。小東門“寶大祥”布莊店,使用“尚武救國”字樣的包裝的布料,成為市民爭購對象。民眾將購買國貨視為特殊抗爭,不僅沉重打擊了日貨市場,更極大地凝聚了民族認同與抗日力量,使日常消費升華為愛國行動。
退役軍人郭乃興在收藏民國紙幣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一些民國紙幣上印著戳兒“不買日貨”“抗日救國 肅清漢奸”“獻金救國 儲金救國”“勿忘大慘殺 永抵日本貨”。

民國紙幣上蓋戳“不買日貨”“抗日救國 肅清漢奸”。
“民國時期流通各種紙幣。當時對于日本人的罪行,大家都非常清楚,但是不敢正面反抗。所以老百姓想出了一個辦法,在流通的紙幣上蓋戳,印各種反對日本的話,日本人也找不到具體的人。”郭乃興表示,這是當時老百姓隱蔽斗爭的辦法。
展覽還陳列了許多特殊勛章,比如“一二八抗戰榮譽勛章”“八一三抗戰榮譽勛章”,斑駁勛章上還留有彈痕與銹跡,還有抗戰勝利后發行的華僑祝賀勝利徽章、上海民眾慶祝解放的勝利徽章等。這些勛章以極高的稀有度與完好品相,串聯起從抗戰爆發到最終勝利的完整歷程,成為那段烽火歲月最硬核的“榮譽見證”。

此次展覽陳列了許多紀念章。
民間抗戰收藏的集中展示
“此次展覽是全市收藏家抗戰藏品的大集中、大展示。”張眾介紹,本次展覽匯集了14位資深民間收藏家珍藏的120多件珍貴實物,通過“熱血守土”“文戈鑄魂”“民生鑄壘”“捷音震宇”四大主題板塊,全景式再現上海軍民同仇敵愾、共御外侮的壯闊歷史。

8月13日,“珍存銘志——上海市民抗戰實物收藏展”在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開幕,收藏代表獲頒證書。上海靜安 圖
“熱血守土”展區,歷史的硝煙仿佛撲面而來。戰場遺留的武器裝備、斑駁的榮譽勛章無聲陳列,它們跨越時空,訴說著“一·二八”、“八一三”兩次淞滬抗戰中中國將士的浴血榮光。從吳淞炮臺的怒吼到羅店焦土的鏖戰,再到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的孤軍堅守,每一件展品都深深鐫刻著中華兒女“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文戈鑄魂”展區,聚焦上海文化界在戰火硝煙中的不屈抗爭。泛黃的《抵抗》三日刊、“孤島”時期堅持發聲的《譯報》、百代公司發行的首版《義勇軍進行曲》唱片、引發萬人空巷的抗戰話劇《塞上風云》戲單等珍貴實物,生動展現了文化工作者以筆為槍、以舞臺為陣地、以音符為號角的戰斗身影。
“民生鑄壘”展區,揭示了全民抗戰的深厚偉力。印有抗日口號的商品包裝、記錄民眾踴躍認購救國公債的憑證、見證市民拒用偽鈔維護金融主權的實物……這些充滿生活氣息的展品,默默講述著上海普通市民,如商人、主婦、工人、報童等如何以各自的方式支援前線的故事。數百萬同胞在后方經濟與民生領域構筑起堅實的抗敵防線,成為支撐持久抗戰的基石。
“捷音震宇”板塊,展現珍貴的勝利紀念勛章和書刊影畫,將觀眾帶回到1945年8月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上海街頭,民眾沉浸在勝利的狂喜與震天的歡呼中,歷史在此定格,昭示著正義的最終勝利和民族曙光的到來。

“捷音震宇”板塊展現了珍貴的書刊影畫。
展覽特別打造了“抗戰時期上海報刊編輯部”實景還原展區:老式打字機、泛黃的稿件、隱蔽傳遞的報刊小樣……生動再現了從“孤島”時期到抗戰勝利,上海文化工作者在敵偽監控與戰火洗禮中堅守陣地的全過程。

“抗戰時期上海報刊編輯部”實景還原展區

“抗戰時期上海報刊編輯部”實景還原展區,案頭擺放著的一張“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新聞報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