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浙大哲學學院公布新進教師,多名“95后”躋身博導
近日,浙江大學哲學學院官方微信公眾號刊文介紹該院2025年新進教師風采。其中,新晉“95后”博士生導師郭敬、江佳鳳、洪崢怡等人受到輿論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郭敬,女,1996年生,河南鄭州人,浙江大學“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專業(yè)方向宗教學;江佳鳳,女,1996年生,福建漳州人,浙江大學“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專業(yè)方向中國哲學;洪崢怡,1995年生,浙江大學“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專業(yè)方向為邏輯學。

其中,郭敬本科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梵語巴利語專業(yè),獲文學學士學位;碩士畢業(yè)于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研究專業(yè),獲哲學碩士學位;博士畢業(yè)于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她的研究領域包括中國佛教哲學、梵漢佛典比較、宗教社會學、南亞佛教研究等。
郭敬獨立承擔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統(tǒng)一戰(zhàn)線高端智庫后期資助課題“中國佛教寺院經(jīng)濟的演變及特點研究”和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中國民族和宗教文化研究中心課題“南海佛教史”系列“柬埔寨佛教史”。她近五年發(fā)表中英文學術論文(含書評)7篇,其中A&HCI期刊論文2篇,一級期刊論文1篇;完成學術專著1部。2019年7月至2023年8月,她擔任“十四五”國家重點出版物規(guī)劃項目“中國佛教百科全書”整理校訂委員會成員。

江佳鳳是南昌大學文學學士、廈門大學哲學碩士、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博士、國家公派新加坡國立大學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研究領域包括朱子學、宋明理學。
她的博士論文以《孟子》“盡心”章為研究對象,系統(tǒng)梳理并評析了中國儒學史上具有代表性且特色鮮明的相關詮釋,在此基礎上深入剖析了從先秦至清初該章詮釋的流變過程與時代特征,揭示了“盡心”章在中國哲學天人關系論域中的重要地位。博士期間的研究同時涉及韓國儒學(如四七理氣之辨)及元明清四書學發(fā)展(如《增廣性理字訓》)等領域。
江佳鳳在《哲學研究》《哲學與文化》等國內(nèi)外高水平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6篇;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擔任《國際儒藏·韓國編》審校專業(yè)委員會審校專家;先后獲國家獎學金、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學術創(chuàng)新獎”特等獎、二等獎,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等榮譽。

洪崢怡系浙江大學文學學士、哲學博士,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2023年至2025年在浙江大學哲學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她的主要研究領域為語言邏輯、認知邏輯,目前研究主要致力于以形式語義學和信息流邏輯為工具對隱喻為代表的非字面義理解過程進行刻畫和解釋,從信息傳遞角度介入語義-語用界面研究。研究興趣同時包括邏輯學與認知語用學、信息哲學的交互等。
近年來,洪崢怡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辯證法研究》、《自然辯證法通訊》、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f Literature等國際國內(nèi)知名期刊發(fā)表論文7篇;出版專著《邏輯與自然語言》;多次參加國際國內(nèi)高水平學術會議并做會議報告。她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先后獲浙江省優(yōu)秀畢業(yè)生、浙江省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浙江大學哲學學院優(yōu)秀博士后等榮譽。
浙江大學哲學學科歷史悠久,文脈流長,學科初創(chuàng)于20世紀30年代的浙江文理學院和之江大學。1998年四校合并,以原杭州大學哲學系與原浙江大學哲學系相關教師為主體,組成新浙江大學哲學系,隸屬于人文學院。2021年11月24日學校實現(xiàn)人文學院體制機制改革,正式籌建哲學學院,2022年12月15日哲學學院完成籌建正式成立。在近百年的歷史中,馬一浮、熊十力、牟宗三、謝幼偉、嚴群、沈善洪、夏基松等名師大家都曾任教于此。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