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奶茶熱:甜蜜狂歡下的隱憂
立秋當日的外賣軟件界面,幾乎被奶茶品牌的促銷彈窗淹沒。25 萬家門店的霓虹燈在傍晚同時亮起,排隊人群從柜臺蜿蜒至街角,100 多個品牌的新品海報在朋友圈完成了新一輪刷屏。這場被賦予儀式感的消費狂歡,讓不少品牌單日訂單量同比激增 300%,部分門店甚至需要臨時調配 50 名騎手才能應對洪流。

但熱鬧背后,配送系統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考驗。原本承諾 15 分鐘送達的訂單,在晚高峰時段屢屢突破 90 分鐘上限。寫字樓白領李女士看著手機上 “騎手正在盡力配送” 的提示,手里的冰美式早已融化成溫水;而大學生小林為了湊齊滿減下單的三杯奶茶,等得錯過了晚自習。平臺數據顯示,立秋當日的配送投訴量較平日上漲 217%,超時賠付金額突破百萬。
更值得警惕的是隱藏在甜蜜背后的健康陷阱。營養師王穎指出,一杯常規奶茶的糖分含量可達 15-25 克,相當于 5-8 塊方糖,遠超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每日攝入量。臨床數據顯示,立秋后三天,醫院消化科接診的急性腸胃炎患者中,23% 近期有頻繁飲用奶茶的記錄。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一杯全糖奶茶可能導致血糖在兩小時內飆升至正常值的 3 倍,而反式脂肪酸的長期攝入則會加劇脂肪肝患者的代謝負擔。

更令人心驚的是,警方近期破獲多起將新型毒品偽裝成 “網紅奶茶包” 的案件。這些偽裝成速溶奶茶的毒品,遇水即溶且帶有甜味,極易讓人在不經意間誤食。某緝毒民警提醒:“面對來源不明的奶茶類產品,務必保持警惕。”
當儀式感淪為消費主義的狂歡,或許我們該重新審視:那杯需要久等的奶茶,究竟是秋日暖意的載體,還是被流量裹挾的負擔?在按下下單鍵前,或許每個人都該想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片刻的甜蜜,還是不被潮流綁架的清醒。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