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長隆,北圣亞,老牌主題景區如何華麗“進化”?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空間秘探”,作者:武爽。
近期,大連圣亞一則公告終結長達七年的控制權之爭。同程旅行旗下上海潼程以9.56億元認購23.08%股權,成為新任戰略投資者。這場持續數年的治理結構調整塵埃落定,而更值得玩味的是,這家手握中國唯一海洋主題A股牌照的老牌景區,能否重拾“北方海洋王國”的野心?
大連圣亞結束控制權之爭
7月末的資本市場,一則預案公告激起文旅行業的千層浪:同程旅行旗下上海潼程企業管理合伙企業以9.56億元參與大連圣亞定向增發,以每股24.75元的價格認購3864萬股。交易完成后,同程旅行將持有大連圣亞23.08%股權,并通過表決權委托安排合計控制30.88%的表決權,間接取得控制權。
對于大連圣亞來說,這9.56億元無異于是“及時雨”。此次大連圣亞向上海潼程定向發行股份將募集資金約9.56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將全部用于償還債務和補充流動資金。
為穩定團隊,大連圣亞祭出“五折股權激勵”:以17.04元/股(市價34.08元的50%)向27名核心人員授予限制性股票。考核目標也相對溫和:2025—2027年營收增長率分別不低于0%、3%、5%,凈利潤在2026年后逐步恢復至3000萬-5000萬元水平。這套“資本輸血+團隊綁定”組合拳,為其轉型爭取了喘息空間。
這場被業內稱為“線上巨頭抄底線下資產”的并購,折射出中國主題公園行業在深度調整期的戰略重構。“這是主題公園3.0時代的標志性事件。”中國旅游協會首席分析師魏翔指出。他觀察到疫情后行業的裂變:國際巨頭加速布局,新生代樂園異軍突起,而運營超20年的本土景區中,僅31%維持正向現金流。在此背景下,線上流量巨頭控股老牌主題公園更為顯目。
這種協同效應已在環球影城與美團、海昌海洋公園與攜程的合作中初見成效。“主題公園正經歷從單一景點向體驗式消費綜合體的轉型,”中國旅游研究院國際研究所所長楊勁松指出,“線上流量入口與線下沉浸式場景的結合,將成為未來十年文旅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30年“海洋夢”與南北雙雄格局的伏筆
回溯中國主題公園發展史,20世紀90年代是個充滿魔力的年代。當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于1997年開啟猛獸自駕觀賞先河時,1200公里外的大連圣亞海洋世界正憑借亞洲最長海底通道掀起海洋科普熱潮。兩家企業不約而同地選擇動物主題賽道,卻演化出截然不同的發展路徑。從1995年的大連星海灣畔到今年,大連圣亞已經歷經30個春秋,完成從區域海洋館運營商向全國文旅平臺的轉型。關鍵節點如下:
初創與上市階段(1994–2002年):1995年6月6日,大連星海灣畔,中國首條118米海底隧道正式開放。該項目由中國和新西蘭共同投資1億元人民幣建成,以海底觀光為主,游客可以從180度的角度仰望海底,近距離觀察近300種海洋生物。游客頭頂錘頭鯊悠然掠過,仿佛置身真實深海,開創了第三代水族館建設先河。“當時玻璃要從德國進口,每平方米成本30萬,一塊頂套房!”當時媒體報道稱。
此后,大連圣亞頻頻成為人們焦點。2002年7月11日,伴隨上交所銅鑼震響,代碼600593誕生——東北文旅第一股正式起錨。資本加持下,2005年全球首部360度環繞水秀《海豚灣之戀》驚艷亮相,將海豚跳躍與“美人魚”“海盜”劇情融合,開創全球首個“情景式海洋樂園”。此時,距離珠海長隆海洋王國面世尚有7年,“北圣亞、南長隆”的產業格局悄然萌芽。
業務擴張與戰略升級期(2003–2019年):一方面是大連圣亞的IP“野心”,大連圣亞IP體系以動物明星與沉浸式演藝為流量入口。2012年,“大白鯨計劃”啟動,大連圣亞野心直指“中國藍色迪士尼”。打造出動物明星IP??淘學企鵝?、網紅北極熊“貝貝”、?“豹豹團”海洋巡游?等特色IP。
盡管受限于資金與運營能力,IP商業化未達預期,但衍生成果依然亮眼:
每年都有大量游客被唯美的《海豚灣之戀》吸引,到大連專門看演出;2019年,“淘學企鵝”冰雪巡游登陸央視《新聞聯播》,這只搖搖擺擺的企鵝IP意外成為東北文旅的超級符號;哈爾濱極地公園全球唯一的北極熊酒店一房難求,2024年五一期間預訂量同比去年增長20%。淘學企鵝文創產品備受游客青睞,淘淘的企鵝公仔、極地動物創意鑰匙扣、冰箱貼等產品上架不久就銷售一空,文創產品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35%……
挑戰與轉型期(2020–2025年):2020–2022年受疫情沖擊影響收入銳減。2023年管控放開后業務逐步回暖,但2025年上半年仍凈虧損1271.9萬至1907.84萬元?。
對于大連圣亞來說,曾經被其賦予了轉型厚望的“大白鯨計劃”,如今也成了拖累公司的燙手山芋。數據顯示,大連圣亞2020—2024年累計虧損4.12億元,資產負債率超85%。隨著2025年7月同程旅行的戰略入股,大連圣亞長達7年的“內斗”落下帷幕。
被低估的資產:冰面下的厚實家底
“南長隆,北圣亞”——這句曾在業界廣為流傳的贊譽,勾勒出當時中國主題公園的南北雙雄格局。與長隆扎根嶺南、主打大型動物種群與機動游樂不同,大連圣亞的“冰面”下仍藏著厚實家底。
剝離紛擾,大連圣亞的核心資產成色幾何?
先來看大連圣亞旗下的核心景區業務,主要涵蓋位于大連和哈爾濱兩地的多個景區,包含圣亞海洋世界、圣亞極地世界、圣亞珊瑚世界、哈爾濱極地公園恐龍館等。圣亞海洋世界、圣亞極地世界、圣亞珊瑚世界均坐落于大連市核心旅游區星海灣畔,與星海廣場、百年城雕等城市地標形成集群效應。該區域日均客流吸附力強勁,且場館本身為自有土地及物業,構成難以復制的重資產壁壘。
同時,星海灣地塊的稀缺性在近年持續放大。大連市政府2022年《星海灣區域提升規劃》明確該區域為“濱海文旅經濟帶核心區”,周邊3公里范圍內聚集5家五星級酒店、大連國際會議中心及游艇碼頭。圣亞場館群恰處這條黃金海岸線的中段,日均自然客流超8萬人次。
其中,“大連圣亞海洋世界”與“哈爾濱極地公園”這兩大核心資產的毛利率長期穩定在較高水平。翻看其近年財報,2023年、2024年大連圣亞景區經營板塊毛利率分別為61.5%和59.73%,算是業內主題公園盈利情況較好的“頭部梯隊”了。華強方特主題樂園運營的毛利率只有31.25%;同為海洋主題公園的海昌海洋公園2023年、2024年整體的毛利率只有25.2%、23.0%。
再看大連圣亞旗下的另一核心業務:動物經營,這也是其輕資產輸出項目。大連圣亞擁有包括企鵝、白鯨、海豚等在內的龐大珍稀極地海洋生物種群,其保育、繁育技術體系成熟。擁有國內唯一的“國家級南極企鵝種源繁育基地”牌照,企鵝年繁育數量穩定在50只左右,斑海豹繁育技術國內領先。
大連圣亞的稀缺性遠不止景區牌照。其子公司大連圣亞生物科技擁有國際領先的南極企鵝繁育技術,被認定為國家級種源繁育基地。2024年“動物經營”業務收入2855萬元,同比暴漲96.15%,毛利率高達96%。一只巴布亞企鵝市場價達43萬元,國內水族館的企鵝、斑海豹種源高度依賴其供應。
大連圣亞的商業運營收入也不容小覷。據中國主題公園研究院數據,國內主題公園的門票收入占總收入比例約70%,二次消費僅占30%。相比之下,以迪士尼、環球影城為代表的國際知名主題公園,門票往往只占到收入30%左右,餐飲、零售等二次消費占到70%左右。024年,國內主題公園的二次消費呈現下降趨勢,降幅在10%~30%。過度依賴門票收入,二次消費不足是本土主題樂園盈利能力弱的主要原因。
但據大連圣亞2024年財報顯示,其商業運營板塊毛利率占到了53.03%,同比同期增長3.2%,商業運營收入較2023 年增長29.82%。與此同時,大連圣亞積極推進酒店業務,實現增量創收,包括東北首家企鵝主題酒店、哈爾濱景區運營北極熊酒店、北極營地酒店等,酒店板塊的毛利率也達到了29.13%。景區+住宿+商業,大連圣亞形成了“吃住娛”一體的目的地項目。
因涉及用地合規性、盈利指標等,主題公園板塊上市審批更為嚴格,華強方特、常州中華恐龍園等多次IPO均失敗。大連圣亞的“A股市場目前為止唯一的海洋主題公園類上市公司”價值,更具有顯著的板塊稀缺性。對于有意深耕文旅產業鏈的投資者而言,大連圣亞無疑是一個稀缺的投資標的。
文旅存量時代老牌主題景區如何進化?
大連圣亞的“救贖”,恰映射中國文旅產業轉型的深層邏輯。當行業聚焦于上海迪士尼、北京環球影城等國際巨頭時,以大連圣亞為代表的本土老牌主題景區正在完成靜默進化:
一是從重資產桎梏到輕資產躍遷。在樂園拿地、房地產反哺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后,主題公園企業開始向IP創新與輕資產輸出要未來。近年來,以華強方特和海昌海洋公園為代表的國內主題公園,正通過自主創作IP、引入國際知名IP等方式,加大輕資產化運營。
以海昌海洋公園為例,2021年底,海昌一口氣賣掉4個主題公園資產后,便不斷與相關公司進行合作,而海昌則提供運營服務及解決方案,持續推進輕資產運營。大連圣亞也在加速輕資產輸出模式,推進三亞海洋科技館等項目,構建覆蓋多區域的海洋文旅生態平臺?。但由于種種問題,輕資產輸出業務一度陷入停滯。業內人士稱,如今同程旅行的入駐,掃清了大連圣亞輕資產業務的障礙,有望進入擴張的新階段。
無論對外輕資產輸出什么,老牌主題景區都要找到自己的“三板斧”,形成自己獨特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如2021年,大連圣亞在回復公告中提及2021年1-4月份,公司已接到銷售訂單近2000萬元。海洋生物的輕資產輸出已成為公司穩定的盈利增長點。大連圣亞的極地動物保育技術已形成標準化體系,動物保育成果可轉化為科普研學、生物技術服務等高附加值業務。
二是門票經濟轉向生態閉環。中國主題公園市場正經歷深刻重構。消費升級浪潮下,游客不再滿足于走馬觀花的觀賞,轉而追求深度參與、情感共鳴與知識獲取。同時,Z世代逐漸成為消費主力,其對于新奇體驗、社交分享、文化內涵的訴求倒逼傳統景區革新。
參考珠海長隆企鵝酒店“住宿+餐飲+紀念品”生態,大連圣亞星海灣優越的地理位置為發展“微度假”綜合體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旗下的酒店同樣可嫁接特色餐飲、衍生商品、主題住宿、科普研學、夜間演藝等多元化消費場景拓展。突破單一門票經濟,找到第二增長曲線。
三是擁有商業變現能力的IP。近年來,中國文旅IP商業化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文旅IP在社交媒體上聲量與互動量顯著攀升。近來的“有風的地方”、“村超”、“蘇超”以及景區、博物館等都在致力打造自己的IP,期望實現“一招天下知”。但現實是,眾多IP并沒有形成聲量,也就不具備商業變現能力。
“中國不缺主題公園,缺的是有獨特文化靈魂和持續創新能力的主題公園。”一位資深文旅投資人的觀點切中痛點。本土大量老牌景區都手握“寶庫”,其轉型若能緊扣內容升級與體驗革新,激活沉睡的品牌資產,將重煥活力。線上流量與線下沉浸式場景的嫁接,正成為核心競爭力。長隆將廣東醒獅轉化為全球IP,大連圣亞手握“海洋極地”這一獨特文化符號與生物資源寶庫,這些正是生動的實踐。
四是擁抱合作伙伴,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從當前文旅市場來看,許多傳統主題景區正面臨著“定位混亂、產品老化、吸引力不足”的困境。做大做強的“方法論”或許都知悉,但如何做好項目才是關鍵。用專業分工打破資源詛咒,以能力互補重構價值鏈條。這不是放棄主導權,而是在產業大協同中,以專業深度換取生存廣度。畢竟當冰川紀來臨,善用外腦的物種才能延續基因。
如對于上面提到的同程旅行入股大連圣亞,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新股東的進入,可以預期大連圣亞將有更多精力和資源投入到新IP孵化和核心項目的更新換代上,引入互聯網行業熟稔的“營銷賦能”和“用戶產品思維”,開發出更多流量新品和“爆款”,讓大連圣亞的核心景區重新煥發活力。
在文旅存量時代,輕資產運營方與重資產持有者的聯姻已成趨勢,如復星旅文整合Club Med、豫園股份注入文旅資產等案例,均試圖打通“流量-場景-消費”閉環。同程旅行與大連圣亞的牽手,或將為華僑城、海昌等老牌玩家提供轉型范式。
當治理陰霾散去,大連圣亞的繁育基地里,50只新生企鵝似乎也在等待一個更廣闊的未來。近10億元資金注入,不僅解開了股東會與董事會“權力錯配”的死結,更激活了這家東北文旅旗艦的造血能力。隨著新的轉折點到來,期待“南長隆,北圣亞”為本土老牌主題景區帶來更具有想象力的美好時代!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