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二十四節氣與民間藝術|從玉雕到瓜燈中的秋意
今日立秋,即將告別炎炎夏日。
立秋有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當北斗七星斗柄指向西南方位,立秋已至,天地間的微涼之氣與豐收之喜交織成獨特的藝術靈感,在雕刻刀與玉石、磚木等的碰撞中,民間藝術里呈現的秋日山林、幽蘭、鳴蟬、瓜燈,被凝固成永恒的藝術語言。
玉上秋山:北方狩獵文化的藝術結晶
在遼金元時期的玉雕藝術中,一種刻寫秋意的獨特形式——“秋山玉”應運而生。這類玉器以山林、虎、鹿、熊為主題,虎多作伏臥狀,鹿則回首佇立或奔跑,輔以山石、柞樹和靈芝等自然元素。工匠們巧妙地保留玉皮黃褐色,用以表現秋日草木的金黃與野獸的毛色,而白玉部分則雕刻山石流水,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
秋山玉的興盛與遼代“秋捺缽”制度密切相關。據《遼史》記載,每年七月中旬,遼帝便率皇族深入永州西北山林射獵虎鹿。夜間獵人吹角效鹿鳴,誘捕鹿群,稱為“舐堿鹿”或“呼鹿”。這種集政治儀式與軍事訓練于一體的活動,被工匠濃縮在方寸玉石之間。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金元時期“秋山玉”,由青玉雕刻而成,玉質潤澤,帶淺褐色玉皮。全器約作圓餅形,以“秋山”為題,見一花鹿立于林間,回首觀望。花鹿及柞樹鏤雕出外形,鹿身之斑紋及樹木葉脈僅以陰線刻出;玉料淺褐色部份化為樹葉,頗具巧思。附一方形木座,呈黑褐色,鏤雕四朵交疊凌霄花。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秋山玉”
現藏故宮博物院的《白玉鏤雕雙虎環佩》中,雙虎盤踞秋林,層林盡染的意境通過黃褐玉皮自然呈現;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的《山石臥虎擺件》更以立體雕琢展現猛獸與自然的共生,印證了“秋山玉多表現為野獸或人與獸共處于山林之間、相安無事的場景”。

秋山玉
立秋玉雕的題材選擇深植于節氣物候特征。匠人們敏銳捕捉“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的物候變化,將之轉化為可觸可感的藝術符號:如白玉牌《秋姿》,僅以三片飄落的銀杏葉傳達“一葉知秋”的微妙意境;而《居高聲遠》玉牌,則在糖白玉上俏色雕琢秋蟬高踞梧桐枝頭,巧妙化用“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的詩意,賦予自然物象以人格精神。

漢代玉蟬
磚木載秋:建筑裝飾中的濃郁秋意
當秋山玉在北方盛行,南方建筑上的磚雕與木雕則另辟蹊徑,以更宏大的尺度詮釋秋景。徽州雕刻始于唐宋,盛于明清,以磚雕而言,匠人需經歷選磚、磨磚、畫稿、開面、過細等十余道工序。一件精細的磚雕作品可達七至八層,融合圓雕、高浮雕與鏤空雕技法,耗時數月方成。
安徽省博物館藏清代門罩磚雕中,額枋八塊青磚構成秋游長卷:左側農人執鐮收割稻谷,穗浪以鋸齒紋刻畫,顯顆粒飽滿之態;右側書童捧硯隨主踏青,衣袂被秋風吹起弧線,楓樹以淺浮雕凸現霜染層次。門罩作為建筑冠冕,將實用功能升華為藝術——瓦檐庇佑墻體免遭雨蝕,雕飾則讓豐收喜悅永恒懸于門庭。
另一件石雕《十鹿圖》為清代文物,采用淺浮雕技法雕刻十只麋鹿嬉戲于深山秋林的場景,鹿群姿態各異,或俯首覓食,或昂首鳴叫,呼應《詩經》"呦呦鹿鳴"的詩意境象。

《十鹿圖》石雕
徽州木雕的秋意不止于摹形,更在傳神。塔川古村的木雕《秋山行旅圖》中,楓葉以鏤雕技法層疊透光,光影穿過孔竅宛如真實葉脈;樵夫負薪踏過石橋,腳下溪水以螺旋紋表現漩渦,幾片枯葉隨波浮沉,觀者仿佛能聽見泠泠水聲。這種“以刀攝魂”的技藝,使木料在百年后仍散發著山野清氣。

徽州木雕
明清木雕中的秋意則更顯文人雅趣。江浙士大夫偏愛以蘭花喻秋,取《離騷》“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詩意。報本堂所藏清代黃花梨木雕板上,蘭葉舒展如帶,花朵婀娜初放,旁刻“蘭室香遠”題銘。這類作品以平面淺浮雕技法,在窗欞隔扇間營造出“縱使無人亦自芳”的秋蘭境界,折射出士大夫對幽雅生活的追求10。
瓜燈瑩澈:立秋民俗的甜美物化
如果說玉雕磚刻承載著工匠眼中的秋景,那么西瓜燈則是植根民間的立秋藝術。
清代《津門雜記·歲時風俗》記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有的地方也稱之為“啃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
在浙江平湖,立秋“啃秋”習俗催生了獨特的瓜燈藝術。據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記載,當地人在食盡瓜瓤后,于瓜皮上雕琢花紋,內置蠟燭制成燈籠,漸成“平湖西瓜燈”非遺技藝。

平湖瓜燈
西瓜燈的誕生與農時緊密相關。因平湖西瓜栽培史近400年,傳統種植下立秋后瓜產量銳減,此日便成食瓜“最后一站”,謂之“高秋”。當地匠人曾回憶說:“幼時吃完西瓜,我們刻燈提行夏夜街巷”。現代瓜燈融合雕刻、書畫于一體,以三角刀勾勒紋樣,圓口刀鏟除余皮,通電極暗時,碧綠瓜色透出柔光,宛如綠紗籠月。
從契丹皇族的秋山玉到江南稚子的瓜燈,從徽州磚雕的層林盡染到士大夫木雕的幽蘭吐芳,立秋的藝術表達始終貫穿著天人合一的哲學。秋山玉中虎鹿共生的和諧、瓜燈里燭光映瓜紋的朦朧、木雕上蘭草“無人自芳”的孤傲,無不體現著古人對自然律動的細膩體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