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原來,我們都是浪浪山的小妖怪
兩年前的夏天,一只小豬妖悄悄走進了我們的心里。
它不是《山海經》里呼風喚雨的異獸,也不是《西游記》中神通廣大的魔頭,只是浪浪山最普通的一個打工妖——

刷鍋刷到禿毛,熬夜趕制箭矢,被熊教頭罵得縮脖子,直到某天突然發現,自己拼命工作換來的,不過是“炮灰”的命運安排。
可就是這樣一個小妖怪,笨拙卻真誠地藏著一個夢想:去看看浪浪山外的世界。

如今,這只小豬妖終于要踏上新的旅程。你會去電影院與它重逢嗎?

我們從小就聽說過不少妖怪,有神話中吞云吐霧的異獸,也有小說中法寶炫目的精怪。但最打動我們的,卻是這只連名字都沒有的小豬妖。
因為它讓我們看見了中國神怪世界里最真實的一面——妖怪和凡人一樣會疲憊、會委屈、會憧憬,它們不是符號,而是一個個鮮活的靈魂。

其實,中國神怪藝術從來不只是簡單的志怪傳說。從《山海經》的九尾狐到敦煌壁畫里的羅剎,從《搜山圖》中被圍剿的精怪到《骷髏幻戲圖》里的小骷髏,這些形象都在訴說著普通人的悲歡與生存困境。

今天,至美君給大家推薦的這部《中國藝術中的神怪世界》將帶我們漫游8000年中國神怪世界。在這本書里,我們能夠發現那些隱藏在神怪形象背后的社會真相,更能在光怪陸離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中國藝術中的神怪世界》
舒冉 / 編著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有書至美
2025年3月 / 出版
漫游中國神怪宇宙
看穿人性的那點小心思
《浪浪山的小妖怪》很厲害的一點,就是對于時代情緒的捕捉。在《中國藝術中的神怪世界》中,我們也會發現很多“反套路”的妖怪,它們是每個時代社會真相最隱秘的記錄者。
比如聊齋圖冊中的《畫皮》大家一定不陌生。故事里,惡鬼披著美人皮害人,真道士卻打扮得像乞丐,這種表里不一的設定,不正是對現實的隱喻嗎?

明代畫家李在的《搜山圖》更加耐人尋味。表面看是天兵天將在抓妖怪,仔細一看才發現,那些天兵一個個兇神惡煞,反倒是被抓的妖怪不是化身為弱女子就是可憐巴巴的小動物。讓人忍不住想到:有時候看著正義的一方,其實未必真的正義。

傳說清代畫師羅聘擁有一雙陰陽眼。在他的《鬼趣圖》中,即使做鬼也有很多煩惱:鬼也怕淋雨,也會嗜酒如命,也會窮困潦倒,也有克制不了的欲望……原來幾百年前的畫師,早已畫出了人類最底層的生存焦慮。

最絕的是南宋李嵩的《骷髏幻戲圖》。骷髏衣著普通,像個走街串巷的貨郎,身后還有婦人在哺乳嬰兒,仿佛只是尋常市井一幕。但正是這種“日常感”,讓畫面顯得非常詭異:

死亡并非遙不可及的恐怖傳說,而是潛伏在平凡生活里的常態。李嵩或許想用這幅畫提醒人們——命運如提線木偶,生死皆不由己。
從廟堂到市井,從上古到近代,這些不守規矩的神怪形象一直在做同一件事:用最離奇的方式,說最真的話。
或許只有穿越神怪世界,我們才能發現被正史隱藏的社會真相,被忽視的時代情緒,看穿人性的那點小心思。

30位神怪繪畫大師
帶你解鎖中式奇幻腦洞
《浪浪山的小妖怪》導演在采訪中提到,想讓觀眾真正看懂傳統美學。要說傳統美學里最特別的存在,那一定是神怪題材!這個比西方奇幻更加瑰麗多元的神奇宇宙,絕對滿足你對神秘未知的一切想象!

這本書包含30位神怪繪畫大師的200余幅傳世名作,將先秦至清末的神怪藝術娓娓道來,構建出一套令人嘆為觀止的“神怪美學體系”。
詩意浪漫:《洛神賦》中的洛神,衣袂飄飄,凌波微步,回眸間盡顯“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仙姿,將中國神怪藝術推向了詩意化的巔峰。

瑰麗奇幻:高窟第257窟的《九色鹿本生圖》以靈動流暢的線條勾勒出神鹿救人的傳說,畫中九色鹿通體潔白,唯鹿角綻放七彩光芒,顯得既莊嚴又夢幻。

大氣磅礴:唐代吳道子的《送子天王圖》以飄逸的線條,勾勒出神怪世界的恢弘氣象。畫中天王威儀凜然,侍從鬼卒各具神態,展現出盛唐時期神怪藝術的雄渾氣度。

白日魅影:清代羅聘的《鬼趣圖》極具氛圍感,在墨色暈染的彌漫的煙霧中,隱約可見鬼影現形,如真似幻。

這本書就像一座創意寶庫。當我們欣賞神怪作品的時候,也是在觸摸一個民族最天馬行空的幻想和最深刻的思考。這種穿越千年的想象力對話,或許正是我們重新認識傳統、激活創造力的最好方式。

200張高清彩圖
視覺效果直接拉滿
翻開這本書,就好像走進了一場跨越8000年的頂級藝術展!200張超高清畫作在眼前鋪展開來,每一頁都滿載著令人屏息的細節:
《仙女乘鸞圖》中鸞鳥每一片翎毛清晰可辨,仿佛下一秒就要振翅飛出紙面。

《白衣觀音像》每一道衣紋都細膩得能看清絲綢的質地,透出超然物外的優雅。

這不僅僅是一本畫冊,更是一座精心打造的“紙上博物館”。從戰國帛畫上的龍鳳圖騰,到漢代漆棺的驅鬼儺儀,從唐代絹本的吳帶當風,到明清版畫的妖異志怪,不同時期的藝術珍品在這里交相輝映。

帛畫,1949年出土于湖南長沙陳家大山戰國楚墓,
描繪了龍、 鳳引導墓主人靈魂升天的情景
壁畫、雕塑、青銅紋飾、浮世繪,多種藝術形式交織,讓傳說中的神怪從文字躍入畫面,每一件作品都是古人想象力的狂野綻放。

《漆畫雄儀圖》曾侯乙墓彩漆內棺,戰國

修定寺浮雕佛教力士像,唐
這本在制作上也是對于傳統美學的極致致敬。為了完美呈現古畫的獨特美感,內文選用進口特種藝術紙,并且采用鎖線精裝工藝,書脊可以180°平攤,確保《洛神賦圖》的飄逸線條和《搜山圖》的恢弘場景都能完整呈現。

小妖怪的夏天會結束,但是中國神怪世界永遠鮮活。在這里,最動人的故事從來不是關于法力無邊的傳奇,而是每個普通人在命運洪流中的掙扎與閃光。
讓我們一起閱讀《中國藝術中的神怪世界》,續寫小豬妖的冒險吧!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