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臺風“竹節草”掃過上海,風雨中看見奔走的身影
臺風“竹節草”登陸上海時,35歲的高興和同事已在金匯港南水閘守了兩天兩夜。

位于奉賢區的金匯港南水閘。澎湃新聞記者 李佳蔚 資料圖
位于上海奉賢區的金匯港南水閘,是上海市杭州灣沿線規模最大的一線水閘。隨著臺風“竹節草”影響加劇,國家防總于7月28日16時對上海、江蘇、浙江啟動防汛防臺風四級應急響應。自那時起,高興便一直待在金匯港南水閘,24小時待命,堅守崗位。

7月30日早晨,奉賢區金匯港南水閘,工作人員巡查水閘設施,開閘排水。 高興 圖
7月30日16時40分前后,“竹節草”在上海市奉賢區沿海二次登陸,此前它已在浙江舟山市沿海登陸。澎湃新聞(www.ditubang.cn)記者現場看到,奉賢時風時雨,部分區域出現短時積水,記者隨民警和防汛人員前往各處搶修搶排。雖然“竹節草”登陸時減弱為熱帶風暴級,但其中心附近最大風力仍達到9級(23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78百帕,威力不可小覷。
極端天氣對超大城市帶來的考驗是全方位的。這一天,上海嚴陣以待,全力以赴。

上海奉賢區,一多層住宅樓頂50多公斤重的太陽能熱水器在狂風暴雨中搖搖欲墜,奉賢消防緊急處置?!胺钯t消防”微信公眾號 圖
在基層一線,大量防汛抗臺人員奔走忙碌。全市轉移安置人員28.3萬人,在臺風登陸前實現“應轉盡轉”,5500多個各類工地實施停工措施。從田間棚舍到老舊房屋,從海塘外作業區到低洼地區,各方全力守護城市安全、市民平安。
面對臺風、暴雨以及海嘯波,上海以城市韌性經受住了自然災害的侵擾。隨著“竹節草”過境,全市上下平穩有序,迅速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節奏。
直擊臺風登陸
7月30日下午,“竹節草”在上海奉賢區沿海登陸時,澎湃新聞記者正在奉賢區海灣國家森林公園附近。當時,天空時而起風、時而驟雨,耳旁傳來海浪拍打堤壩的聲音。由于處在臺風眼附近,奉賢沿海一度風平浪靜,甚至有陽光穿透云層,灑向地面。
不過,在十幾公里開外的金匯港南水閘(簡稱“金南閘”),高興和同事早已打起十二分精神,這幾天他們在防汛一線“連軸轉”。30日17時30分,他們要執行臺風過境后的首次排水任務,正在進行各項排查工作。金南閘是上海沿杭州灣最大的出??陂T,承擔著奉賢區40%以上防汛排水任務,對上海內河排水防汛也至關重要。
高興告訴記者,凌晨4點多他就爬起床了。這幾天,金南閘每天第一次開閘排水時間是早晨5點半,開閘之前,他和同事要仔細巡查金匯港河兩岸。開閘后河水流速快,河堤壓力大,必須及時排除隱患。他要觀察河道上有無大型漂浮物,提醒行人不要靠近河堤,注意河流湍急。
當天下午,“竹節草”登陸后他著手當日第二次排水任務。在水閘內部巡查時,他查看液壓機房、配電房,調試水閘啟閉裝置。高興說,液壓機房就好比水閘的“心臟”,通過細小堅固的鋼管把液壓油輸送到啟閉裝置,每天要把水閘頂起再放下。

7月30日晚,奉賢區金匯港南水閘,內河水排向杭州灣。高興 圖
根據杭州灣潮汐情況,金匯港南水閘每天可以排水兩次。當杭州灣水位下降時,將上海內河水流排出去。該水閘每次3孔全開大約可以排水5至7個小時,最大排水流量為每秒650立方米。
據上海市氣象局消息,7月30日上海市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8時到16時雨量統計顯示,寶山羅店鎮降水量達到131.1毫米,為全市最大。隨著臺風中心逐漸向西北移動,30日夜間上海風雨再起,局部仍出現大雨到暴雨。
在金匯港南水閘,一切平穩有序,30日22時許順利完成排水任務。“這幾天我們根據上級指令,開足馬力向杭州灣排水,降低內河水位?!备吲d說,從金匯港南閘向外望去,河流奔入大海,遠處煙波浩淼的杭州灣一片寧靜。
真正的“魔都結界”
每逢臺風侵襲,上海民間常說“魔都有結界”,意指這座超大型城市的運行不受臺風侵擾。其實,真正的“魔都結界”從來不是神秘力量,而是這座城市“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是堅持在崗在職在責的嚴謹態度。
記者從上海市防汛辦了解到,在“竹節草”登陸前,截至7月30日10時,上海已轉移28.3萬人,全市共設置1900多個安置點。記者輾轉奉賢、浦東,看到從田間棚舍到老舊房屋,從海塘外作業區到低洼地區,城市的角角落落都受到關注,工作人員引導相關市民避險轉移。

7月29日,臨港少年宮,工友們在休息。 澎湃新聞記者 徐亦嘉 圖
7月29日晚,澎湃新聞記者來到浦東臨港少年宮,這是一處臨時安置點,當天承接了約300名來自臨港主城區在建工地的工友。隨著臺風“竹節草”逐步靠近,臨港的風雨持續加劇。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組成的志愿者忙前忙后,陸續將工友送達該安置點。
“老婆孩子都在老家,還是要讓他們放心?!?0歲的顧小松來自江蘇南通,在上海打工已12年。2024年4月起他在臨港的一處工地工作,他笑稱,自己總能第一時間感受到臺風動向,“因為每到這時候,都會接到通知要安置轉移”。
一到安置點后,顧小松第一時間給家里打電話報平安,讓親友放心。安置點有電、純凈水、雨衣雨靴等物資,還配備了2名醫務工作者以滿足醫療需求,次日供應早飯。截至29日22時,臨港新片區所在的南匯新城鎮對154個工地的人員進行撤離安置,涉及2萬余人。

顧小松在臨港少年宮休息。 澎湃新聞記者 徐亦嘉 圖
29日夜間,崇明區迎來狂風暴雨。就在這樣惡劣的天氣里,崇明區救助管理站的電話鈴聲響起——7名從江蘇連云港來崇打工的務工人員因臺風滯留,居無定所,急需幫助。
接到求助信息后,救助站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派出專車前往接應。當晚部分路段有積水,駕駛員老倪緊握方向盤,在風雨中緩慢前行。當救助站的車輛抵達崇明城橋消防站附近時,7名務工人員蜷縮在一處臨時避雨的屋檐下,衣服已被雨水浸透,神情疲憊而焦慮。
“沒想到你們真的會來接我們,我們實在沒辦法了。” 見到救助站工作人員,其中一位年長的務工人員說。工作人員迅速接上他們,回到救助站后,為他們送上干凈衣物、熱水和熱騰騰的飯菜。“先喝點姜湯暖暖身子,別著涼了。”救助站的小宋一邊遞上熱飲,一邊安撫他們的情緒。
人民城市的韌性
超大城市是一個復雜的巨系統,在極端天氣等突發事件面前,城市的安全運行是一項系統性極強的工作,承受著復雜的壓力。同時,城市的韌性和安全,是人民城市的基本維度,是衡量人民城市建設的基礎性指標。
城市的韌性,很大程度上就來自日常運行體系的系統性、總體性。日常具有應對基礎,才不至于在極端狀況下驚慌失措,才能打好防汛“有準備之仗”。
臺風來了,上班族仍有出行需求。7月30日早晨,許多網友在上海地鐵官方微博@上海地鐵shmetro留言區中詢問:地鐵線路是否會停運?上海地鐵給出回復:按照當前的形勢評估,上海地鐵暫無停運計劃,將保持正常運營。
這一天,上海全線網21條地鐵線路所有列車按時上線運營,早高峰時在重點車站的出入口、站廳站臺、換乘通道等區域鋪設防滑毯,各車站員工全員到崗,并增派志愿者引導乘客安全通行,遇到行動不便的乘客及時提供幫助,全力確保乘客出行安全有序。
“凌晨大雨正好是早高峰列車出庫上線時段,我們全力確保列車以良好狀態運營。”11號線乘務班組長袁靜平說。
很多人不知道,前一晚上海地鐵指揮中心調度員們徹夜未眠堅守崗位,組建臺風保障應急群組,打通各專業、各層級間的聯動響應鏈條。聚焦全網薄弱環節,重點加強對低洼區段、車站出入口、洞口等關鍵部位的不間斷監測,確保風險隱患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城市的街角巷弄都有忙碌的身影?!拔?9日晚上10點到這里的,晚上就睡在防汛車里,哪里有積水我們就開去哪里?!?月30日,上海水務部門搶修人員樊寶才在浦東新區周浦鎮滬南公路一帶排水搶修。中午12時許,他清理了萬達廣場門口的下水管網,又開始在路面巡查。

7月30日,浦東周浦,樊寶才和同事清理下水管網的入水口。
樊寶才對記者說,根據往年臺風經驗,滬南公路該路段容易出現積水。今年他提前抵達,就睡在車里,隨時準備出動。7月30日清早浦東風雨大作,他沿滬南公路一個個檢查排水管網的入口,一些下水口被沖刷而來的樹枝、雜物堵住,他用工具和手逐一清理干凈?!爸窆澆荨庇绊懮虾F陂g,滬南公路暢通無阻。
上海各部門、各單位均全力以赴。上海道運中心在臺風前迅速行動,由1997名應急人員組成的179支專業應急隊伍已預置在全市各關鍵節點,隨時準備投入搶險救災;相關應急物資與裝備準備就緒。7月30日12時起,隨著“竹節草”逼近,公安交警部門對全市高速公路采取限速40公里/小時的措施。

金山區金山消防救援站金山2號隊伍使用手抬泵將水排至下水道。“上海消防”微信公眾號 圖
在沿海區域,金山海事局出動執法人員30余人次,分赴碼頭、漁船聚集區、城市沙灘等關鍵區域,向企業、船舶宣貫臺風預警信息,重點檢查碼頭設備加固、船舶撤離等情況。臺風登陸前,上海疏散船只3600艘、引導船只進港避風2256艘。
謠言也被及時澄清。7月30日,一則“路易號”巨輪所在的南京西路附近出現“滔滔洪水”的視頻在網絡流傳。記者從靜安區核實,并未出現該情況,多位周邊商家店員也表示“沒看到網傳視頻現象”。公安部門也表示,經初步核實,該網傳視頻系合成偽造,正在核處視頻的制作者和傳播情況。
當“竹節草”掃過上海,這座超大城市運轉有序,基本平穩如常。在風雨中,奔走著許許多多忙碌的身影,他們懷著“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在崗在職在責。這些忙碌身影,守護著2500多萬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保持著超大城市安全有序運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