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政治局會議深讀|六大政策信號:宏觀政策持續發力、適時加力,依法依規治理企業無序競爭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
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依然面臨不少風險挑戰,要正確把握形勢,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用好發展機遇、潛力和優勢,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
關于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了六大信號。

2025年7月28日,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集裝箱船進港作業。視覺中國 圖
一、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增強靈活性預見性
會議強調,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增強靈活性預見性,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有力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實現“十四五”圓滿收官。
會議對下半年經濟工作定調,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同時強調“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增強靈活性預見性”以及“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
“雖然上半年各項經濟數據看上去完成得還不錯,但是會議對當前國際環境的復雜性以及我們所擁有的優勢、面臨的風險和挑戰都做出了冷靜、清醒的判斷。”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指出,從上半年數據看,房地產投資依然是負增長,同時,PPI連續33個月負增長、CPI也較低,總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中國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鐘輝勇表示,會議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這表明政策不會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保持經濟平穩運行是基本前提;同時,會議承認當前經濟運行“依然面臨不少風險挑戰”,要求增強憂患意識和底線思維,顯示出決策層對經濟困難有清醒的認識;此外,會議要求“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增強靈活性預見性”,預示宏觀政策將根據經濟形勢變化進行適時調整,以應對不確定性。
二、宏觀政策要持續發力、適時加力
會議指出,宏觀政策要持續發力、適時加力。要落實落細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充分釋放政策效應。加快政府債券發行使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兜牢基層“三保”底線。貨幣政策要保持流動性充裕,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行。用好各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創新、提振消費、小微企業、穩定外貿等。支持經濟大省發揮挑大梁作用。強化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下半年經濟增速或漸進放緩,但由于上半年打下的良好基礎,下半年只需增長4.7%即可實現全年目標,穩增長壓力相對可控。這種情況下,下半年政策力度相對克制,要求“持續發力、適時加力”、“落實落細”現有政策,同時抓緊這一時間窗口,推出一批調結構政策。
對于“適時加力”,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指出,這意味著下半年視實際情況需要,宏觀政策有可能在穩增長方向出臺新的重大增量措施。王青認為,這可能包括實施更有力度的降息,財政政策“三箭齊發”——上調財政赤字率、增加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提高新增專項債額度,以及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等。“考慮到我國政府負債率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處于偏低水平,以及當前物價水平偏低,這些方面都有充足的政策空間。”
鐘輝勇認為,財政政策發力點在于加快政府債券的發行和使用,其中關鍵是“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更好發揮政府債券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針對會議要求的“貨幣政策要保持流動性充裕,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行”,滕泰認為,流動性充裕應該有標準,M1是一個前瞻性的指標,“下半年M1如果能夠回到5%以上,甚至8%、10%,才代表貨幣流動性充裕。”同時,當前的融資成本還是比較重的,如果家庭信貸成本、企業融資成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債務利息能夠降低,將對經濟產生積極影響。“下半年,推動降息或者實際融資成本降低的力度會加大,降息的空間也會打開。”
溫彬表示,下階段,“適度寬松”和“保持流動性充裕,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行”的基調仍未改變。一是央行視貿易摩擦下出口壓力、消費補貼邊際效應、房地產市場支撐等情況發展,仍有可能實施降準降息。但考慮到商業銀行凈息差收窄的趨勢,降息幅度可能有限,屆時LPR報價和存款利率或相繼下調。二是央行將根據形勢用好質押式逆回購、買斷式逆回購、MLF等流動性投放工具,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不排除適時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賣。三是央行將繼續關注企業非息成本,如2025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到的“明示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可能進一步擴大其試點范圍,進而逐步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
三、有效釋放內需潛力,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
會議強調,要有效釋放內需潛力。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在擴大商品消費的同時,培育服務消費新的增長點。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擴大消費需求。高質量推動“兩重”建設,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擴大有效投資。
“消費依然是下半年提振內需潛力的主要著力點。”鐘輝勇說,會議要求“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這表明將延續并強化現有的促消費政策框架,可能包括發放消費券、舉辦消費季等活動。同時,會議在強調“擴大商品消費”的同時,指出要“培育服務消費新的增長點”,這預示著文旅、康養、體育、信息服務等服務型消費將是下半年政策支持的重點。
王青認為,伴隨全國層面育兒補貼政策落地,下半年促消費政策有望進一步加碼。可能包括:進一步上調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資金額度,在全國層面發放消費券和消費補貼,將促消費范圍擴大到包括旅游、出行等在內的服務消費和一般商品消費,財政與金融政策聯動,對重點領域個人消費貸款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給予財政貼息等。“從根本上說,需求擴大、需求升級,會對生產端形成強大牽引作用,是實質性緩解內卷式競爭的關鍵所在。”
四、依法依規治理企業無序競爭
會議指出,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興支柱產業,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推動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依法依規治理企業無序競爭。推進重點行業產能治理。規范地方招商引資行為。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
鐘輝勇認為,高層近期多次強調治理無序競爭,可以理解為對市場“內卷”現象的直接回應。會議提出的“依法依規治理企業無序競爭”,其核心目的并非打壓企業,而是優化市場競爭秩序,為所有企業創造一個更公平、更健康的發展環境。這與“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目標一脈相承。
如何平衡監管與企業發展?鐘輝勇表示,關鍵在于“依法依規”。這意味著監管行為應基于法律和明確的規則,建立穩定、透明、可預期的制度,避免“運動式”監管,給予企業穩定的經營預期。同時,明確監管目的,監管的最終落腳點是“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所有監管措施都應服務于這一最終目的,通過規范市場秩序來促進高質量發展,而不是為了監管而監管。
溫彬認為,將反內卷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彰顯了中央政府在優化產業結構、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推動合理物價回升方面的戰略定力與政策信心,預計該舉措不是一項短期應對策略,而是著眼于中長期發展的系統性政策安排。
五、幫助受沖擊較大的外貿企業,強化融資支持
會議強調,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幫助受沖擊較大的外貿企業,強化融資支持,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優化出口退稅政策,高水平建設自貿試驗區等開放平臺。
溫彬指出,相比于4·25政治局會議著眼“加大服務業開放試點政策力度”“加強對企業‘走出去’的服務”等長期性工作,本次會議則更加強調在短期內“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對國際關稅形勢變化持謹慎態度。他進一步指出,近期,美國陸續與主要貿易伙伴達成初步的貿易協議框架,關稅上調一方面會導致上半年“搶出口”、“搶轉口”的透支效應加速顯現,另一方面,隨著關稅向終端價格傳導,美國消費需求大概率下滑,我國下半年出口面臨挑戰。在此背景下,會議要求從加大金融支持、出口轉內銷、優化出口退稅政策三個維度支持外貿企業渡過難關。
六、持續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
會議指出,要持續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落實好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高質量開展城市更新。積極穩妥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嚴禁新增隱性債務,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地方融資平臺出清。增強國內資本市場的吸引力和包容性,鞏固資本市場回穩向好勢頭。
從會議表述看,強調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房地產領域風險、資本市場風險。值得注意的是,會議未直接提及房地產市場,而是用“落實好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高質量開展城市更新”來表述,鐘輝勇認為,這表明政策思路正從單純的房地產市場調控,轉向更宏觀的城市發展戰略,通過高質量的城市更新來系統性、長期性地化解相關風險,并尋找新的發展動能。
鐘輝勇還指出,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會議除了“積極穩妥化解”的總體要求外,還提出兩條極其明確和嚴厲的措施:“嚴禁新增隱性債務”和“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地方融資平臺出清”。“出清”一詞信號強烈,預示著更多地方融資平臺將面臨重組、轉型甚至關閉。
滕泰認為,不論是房地產風險還是地方債務風險,單純從債務端努力還不夠,如果資產端的價格能夠回升,比如房價企穩,對于化解這些風險才有更重要的意義。
此外,針對資本市場,會議強調“鞏固資本市場回穩向好勢頭”,溫彬認為,這釋放持續托市信號。對比4·25會議“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的表述,此次更加強調“吸引力”與“包容性”。具體措施可能包括推動上市公司兼并重組、加強信息披露、放寬外資準入、簡化跨境投資流程,以及提升上市公司質量,鼓勵現金分紅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