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專家領銜 | 全球超60%肝癌病例源于可預防的風險因素,肥胖相關病例持續上升


《柳葉刀》(The Lancet)發表《柳葉刀》應對全球肝細胞癌負擔委員會重大報告。報告預測,至2050年,由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引發的肝癌病例占比增幅可達35%,若不采取緊急行動,預計未來25年全球新發肝癌病例數將翻倍。報告指出,全球60%以上的肝癌病例可通過減少相關風險因素加以預防,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攝入以及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病等。報告呼吁公眾、醫學界及政界對肝癌予以關注,并重點關注糖尿病及肥胖等高危人群。

全球60%以上的肝癌病例可通過減少相關風險因素加以預防,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攝入以及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病等。
報告預測,至2050年,由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病MASLD的嚴重形式)引發的肝癌病例占比增幅可達35%(從8%升至11%)。
作者呼吁提高公眾、醫學界及政界對MASLD風險攀升的關注,尤其是在美國、歐洲及亞洲地區,需重點關注糖尿病及肥胖等高危人群。
若不采取緊急行動,預計未來25年間全球新發肝癌病例數將翻倍。重大報告設定目標,每年將新發病例減少2%至5%;若目標可實現,預計最高可預防1700萬例肝癌病例以及1500萬例相關死亡。
《柳葉刀》應對全球肝細胞癌負擔委員會重大報告(The Lancet Commission on addressing the glob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urden)的一項分析研究指出,通過降低病毒性肝炎感染、減少酒精攝入以及防控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病(MASLD,一種由肝臟脂肪過多引起的慢性肝病,舊稱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可預防全球大部分肝癌病例。重大報告著重介紹了多項降低上述風險因素的措施,包括擴大乙肝疫苗接種覆蓋率、制定針對肥胖與酒精攝入的公共衛生政策等。
既往研究顯示,全球新發肝癌病例數預計將從2022年的約87萬例增長至2050年的約152萬例,近乎翻倍。這一增長主要歸因于人口增長和老齡化,其中非洲地區增幅最大。同期,肝癌死亡人數預計將從2022年的76萬例上升至2050年的137萬例[1]。
肝癌已成為全球死亡與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位列第六大常見癌癥,也是導致癌癥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中國的肝癌病例數占全球肝癌病例總數的四成以上,這主要與中國國內較高的乙肝病毒感染率密切相關。
《柳葉刀》肝癌委員會重大報告聯合主席、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周儉教授表示:“肝癌已成為全球日益嚴峻的健康威脅。肝癌是治療難度最高的癌癥之一,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水平僅在5%至30%左右。若不采取緊急干預措施扭轉這一趨勢,未來25年內的肝癌病例數和死亡人數或將翻倍。”
重大報告第一作者之一、香港中文大學陳林教授補充道:“全球五分之三的肝癌病例與可預防的風險因素密切相關,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攝入以及肥胖,各國若能針對這些風險因素采取措施,將大有可為。預防肝癌病例的發生,挽救萬千生命。”
肝癌的致病因素發生變化
最新分析顯示,重大報告估計,全球至少60%的肝癌可通過控制可干預的風險因素加以預防,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病以及酒精攝入等。
MASH 是 MASLD 的一種嚴重形式,已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肝癌致病因素,其次是酒精攝入。據預測,MASH相關的肝癌病例占比將從2022年的8%升至2050年的11%;酒精相關肝癌病例占比預計將從2022年的19%增至2050年的21%。
相比之下,乙肝相關肝癌病例占比預計將從2022年的39%降至2050年的37%;同期丙肝相關肝癌病例占比則將從29%下降至26%。
肝癌新興風險因素: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病
據估計,全球約三分之一的人口患有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病,其中有20%-30%的患者會進展為伴隨肝臟炎癥與損傷的活動性病變,即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
由于肥胖率持續升高,預計未來十年間MASLD相關肝癌發病率將顯著上升,尤其是在美國、歐洲以及亞洲地區。美國MASLD患病率與肥胖流行同步持續攀升:至2040年,美國55%以上的成年人口或罹患MASLD。[針對美國的案例研究:‘MASLD與酒精性肝病(ALD)作為肝細胞癌病因的新特征’——詳見報告第17頁專欄5]
重大報告共同作者、美國貝勒醫學院Hashem B El-Serag教授指出:“傳統觀念認為,肝癌主要出現于病毒性肝炎或酒精性肝病患者群體。但如今,持續升高的肥胖率不斷成為肝癌的重要風險因素,這主要源自于肝臟周圍脂肪堆積過多情況的增加。
“針對MASLD高風險人群(如肥胖、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可在常規醫療中引入肝損傷篩查,以識別肝癌高危患者。醫療從業者還應將生活方式咨詢融入常規診療,幫助患者轉向健康膳食,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此外,政策制定者應通過征收糖稅,對高脂、高鹽、高糖食品實施清晰標識等政策,推行健康膳食環境。”
全球目標與相關建議
重大報告預估,若各國能在2050年之前將肝癌發病率每年降低2%至5%,將可預防900萬至1700萬例新發肝癌病例,挽救800萬至1500萬人的生命。
同時,目前帶癌生存患者數量達到空前水平,除強化預防措施外,亟需加強針對肝癌患者的研究與關注,切實改善其生存質量。
重大報告提出了多項降低全球肝癌負擔的策略建議,包括:
各國政府應強化乙肝疫苗接種力度(例如在高患病率國家實施強制性接種政策),推行18歲以上成年人乙肝病毒全民篩查,同時基于成本效益在高風險地區開展丙肝病毒重點篩查。
政策制定者應針對酒精飲品實施最低單位定價、進行健康警示標識并設置廣告投放限制。
國家衛生部門以及癌癥防控項目需優先加強對公眾健康宣教的投入,并優化早期檢測資源配置。
專業組織與制藥行業應協力縮小全球東西方地區在肝癌臨床管理方面的差異。
醫療機構與專業組織應提供緩和醫療培訓,為有需求的患者把緩和醫療融入早期治療階段。
[重大報告十項建議的完整清單詳見第4頁表1]
重大報告共同作者、法國Beaujon醫院Valérie Paradis教授強調:“全社會亟需提升對‘肝癌病例激增’這一重大健康威脅的認識。與其他癌癥相比,肝癌治療難度極高,但其致病風險因素更為明確,有助于制定針對性的預防策略。通過各方持續協作,我們堅信大量肝癌病例能夠成功預防,患者的生存率與生存質量也將獲得顯著改善。”END
NOTES TO EDITORS
This Commission was supported by grants from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ncommunicable Chronic Diseases-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oject, and Shanghai Municip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oject. A full list of authors and their institutions is available in the report.
Quotes from authors cannot be found in the text of the Commission but have been supplied for the press release.
Image credit: SEBASTIAN KAULITZKI/SCIENCE PHOTO LIBRARY/Getty Images
中文翻譯僅供參考,所有內容以新聞稿原文為準。
DOI: 10.1016/S0140-6736(25)01042-6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