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報告:建議實施通貨膨脹目標制貨幣政策
7月2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發布2025年第二季度宏觀金融分析報告。
此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初步核算,2025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66053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分季度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二季度增長5.2%。
報告指出,二季度國內經濟延續穩中向新態勢,主要得益于出口保持較強韌性、消費需求穩步恢復、新動能成長壯大。
報告認為,我國加大外貿多元化發展,對東盟、歐盟、非洲出口較快增長,支持外貿保持韌性。
報告指出,二季度我國耐用品消費較快增長,發展型消費穩步提升,一是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持續顯效,二是網購促銷活動提前啟動,三是發展型消費穩步增長,四是“一老一小”興趣消費高漲。此外,隨著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高端制造、數字經濟、新能源產業等發展新動能持續壯大,有力促進了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平穩運行。
報告強調,物價持續低迷拖累名義經濟增長并使宏觀杠桿率被動上升,要高度重視,其結構性成因在于新舊動能轉換陣痛。一方面,隨著以舊換新加力擴圍和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耐用消費品和房租價格對CPI的拖累作用明顯緩解。但居民收入預期轉弱仍制約服務消費增長,難以形成“消費擴大-物價提升-工資增長”良性循環。另一方面,在供給波動、內需不振和外需收縮的共同作用下,中游化工品和下游必選消費品加大PPI下行壓力。整治新興產業內卷式競爭初顯成效,下游可選消費品對PPI形成支撐。
報告建議,下半年,宏觀調控重心是強化財政、貨幣、產業、就業、社保等各項政策協同發力,促進經濟供需平衡和物價合理回升,避免名義增長偏慢拉大宏微觀經濟溫差。提振名義經濟增長應供需兩端“雙管齊下”:一方面,將涵蓋一般物價(CPI、PPI和GDP平減指數)和資產價格(房價、股價)的廣義價格指數納入宏觀調控目標,大膽使用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政策,深入推進“以人為本”的內涵式城鎮化,全方位擴大有效需求。另一方面,深化新一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質增效,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
第一,財政貨幣政策總量積極加力,結構調整優化。一方面,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體現在充分運用國家信用動員閑置社會資源,提高名義赤字率。另一方面,實施通貨膨脹目標制貨幣政策,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
第二,房地產調控政策應出盡出,打消觀望心態。一是穩定房價預期,加快存量需求釋放。二是優化存量房收儲機制,加快去庫存。三是向房地產市場注入國家信用,化解房企流動性風險。
第三,促進居民增收減負,釋放服務消費潛力。一是穩定和擴大就業。二是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三是提高服務消費補貼。四是優化休假制度。
第四,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高質量推進以人為本的內涵式城鎮化。
第五,加強“政府-行業-企業”三級聯動,治理低價無序競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