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這個夏天最“反直覺”的家電,就是廚房空調
如果你也在這個夏天走進廚房做飯,那么你一定知道,那不是「熱」,那是真實版的桑拿房。尤其是今年的夏天,格外極端。
中國氣象局最新數據顯示,7 月以來,我國有 152 個國家級氣象站觀測高溫超過 40℃,45 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湖北、河南、山東、浙江等地持續發布高溫紅色預警。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被勸留在圖書館過夜、社區服務中心變身避暑站、空調成為比 Wi-Fi 更剛需的基礎設施。
但盡管客廳、臥室早已空調齊備、涼風陣陣的時候,有一個空間卻依舊「火熱」。與書房、客廳不同,廚房并不是一個被動忍受熱浪的空間,它是主動制造熱量的地方。中式烹飪講究火候,爆炒、煎炸本就是高溫操作,加上廚房空間普遍較小、通風條件有限,做一頓飯下來,灶臺前的體感溫度經常逼近或超過 50°C。
可以說,對數以億計的中國家庭中做飯的人來說,夏天做飯是一件苦差事,是一場對身體與意志的雙重拷問。上月就有廠商發布了一支廣告片,內容并不復雜,就是描述一個中國家庭廚房的現實:一年中有一半時間高溫作業,空間狹小、油煙沉重,幾乎全年無休。

圖/新世相
這支廣告在網上引發了不少討論,有人感同身受,也有人第一次意識到「廚房沒空調」的問題。按照美的給出的數據,中國家用客廳與臥室空調普及率已超過 85%,而廚房空調的普及率,卻不足 0.2%。
不過,這種局面正在慢慢被打破。從美的到海爾,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推出專門針對廚房環境的家用空調,強調抗油污、易清潔、小體積、強制冷。而廚房空調的國家標準,也于今年進入了征求意見階段。
廚房空調還難言普及,但它確實在回應一個被長期擱置的現實問題。它不是用來制造「科技感」的新品,而是為一個很具體的問題,提供了一個具體的解法。
從風扇到空調,廚房降溫難在哪里?
廚房太熱,向來不是一個新問題,解決方案也不是沒有。風扇/涼霸、開窗通風,這些都是很多人都嘗試過的辦法,甚至還有人直接安裝普通空調。但歸根到底,它們要么只能「湊合用」,要么并不能真正解決廚房高溫這件事。
相對便宜的方案,比如風扇/涼霸只能吹風,沒有制冷能力,在 40℃ 的廚房里作用有限,風太大會干擾抽油煙機,風太小則幾乎無感。開窗通風雖然不花錢,但很多家庭條件有限,夏天甚至可能更熱,而且也可能影響抽油煙機的效果。
但真的有必要選購廚房專用空調嗎?問題其實在于(中式)廚房環境的特殊性,空調容易被油煙堵塞濾網、腐蝕電路板,冷凝水與油污混合后可能堵塞排水管,使用壽命短、維護成本高。換句話說,廚房降溫不是「裝個空調」那么簡單。廚房的油煙、高溫、高濕環境決定了,它需要一套從材質、結構到出風邏輯都「專門為廚房設計」的空調。
以美的去年上市的廚清涼系列 XD300 為例,某東自營和旗艦店到手價約 3000 多元,處于廚房空調的主流價位。除了體積更小、可吸頂安裝的特點,同時美的這款還宣稱實現核心零部件的防油防潮,主要通過表面噴涂防腐涂層實現,此外還有一層專屬的 60 目金屬濾網來實現「阻油」,通過所謂「濾油黑魔盒」建立一條新的防線。
制冷方面可說的反倒不多,更多就是針對廚房實際場景設計大冷量的「爆炒模式」,或是記憶做菜區域的風向記憶功能。

圖/美的
今年 3 月,美的還發布了最新一代的廚房空調 YT100,目前電商平臺國補可以 5000 元出頭到手,最大特點是無外機嵌入式設計,在無陽臺/無室外機位的廚房環境中也能安裝使用。此外,其壓縮機本體縮小 37%,重量減輕 19%,整體系統更輕便,安裝成本和復雜度也隨之降低,極大降低了對戶型的限制。
對于城市中大量的中小戶型來說,美的 YT100 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想裝裝不了」的硬性痛點。 而與早期產品相比,現在廚房空調也在用戶核心關切上給出了更明確回應:抗油、降溫、好裝、好洗、安靜,幾乎每個維度都有針對性改進,不只是「能放在廚房用」的空調,而是更多對廚房進行深度定制化設計。

圖/美的
而廚房空調的普及率雖然還不足 0.2%,但這個數據的另一面,是一個空間巨大的市場尚未被真正滿足,尤其對于幾乎見頂的空調市場,意義不可謂不大。GfK 中國給出的數據也顯示,2024 年廚房空調保有率超過 80 萬臺,零售量同比激增 54%,大大超過普通家用空調的增速。
這意味著廚房空調這個細分品類已經跑贏大盤、吸引越來越多消費者。當然,真實存在需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廚房空調本身的迭代。問題也仍然存在,但隨著品類的成熟和更多家庭對「全屋舒適」概念的接受,廚房空調仍然有機會成為空調市場未來十年最大的變數之一。
廚房空調爆發在即,風起于青萍之末
廚房空調這個品類,幾年前還只是少數廠商試水的新概念,但這兩年整個行業已經悄然升溫。一方面是以美的、海爾為代表的空調品牌都在紛紛入局,相比美的推出更具針對性的「廚清涼」系列,海爾、格力則是以家用中央空調的形式切入,但共同點都是從結構、濾網、防油設計到安裝靈活性,改進產品和服務體驗。
此外,據國家知識產權局信息公布的一則專利也表明,奧克斯進入廚房空調市場的意圖也非常明顯。根據專利信息介紹,奧克斯的新型空調室內機,相比傳統采用風管機作為方案,「結構緊湊,能夠滿足在廚房空間的使用需求」。
另一方面,廚房空調不只可以從空調切入,比如方太這幾年就一直在迭代制冷吸油煙機,甚至格力也有集成空調功能的吸油煙機產品。同時,老板電器申請過水冷廚房空調系統的專利。

圖/老板電器
這些動作背后不僅是企業的產品延伸策略,同時政策層面也在發生變化。今年,廚房空調器國家標準開始正式進入征求意見階段,涵蓋油煙環境適應性、安全性、能效、噪音控制等多個方面,預示著這一品類即將從「拼噱頭」進入「比標準」的新階段。隨著標準落地,用戶信任度有望提升,行業門檻也會逐步抬升,進一步促使頭部廠商形成品牌護城河。
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與財政部聯合發布的《關于 2025 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明確指出,消費者購買空調可享受國家補貼的臺數上限由 1 臺擴大至 3 臺,給廚房空調等「第三臺空調」打開了增長空間。對于多數家庭而言,客廳與臥室空調早已普及,廚房成為「第三臺空調」最有潛力的增量場景。
但挑戰也不少。目前大部分消費者對廚房空調的廣泛認知尚未真正形成,GfK 中國的報告指出,僅有 24.6%的消費者表示「有所了解」,更有 19.3%的消費者完全沒聽說過廚房空調。即便是了解過廚房空調,更多人都是通過熟人推薦以及線下門店導購的方式。
這也意味著,廚房空調的品牌教育和市場普及仍處于「冷啟動」階段。廠商在研發投入之外,更需要通過真實場景、體驗式推廣與渠道協同,把這個「被低估的剛需」傳遞到更多家庭。另一方面,線上平臺的推廣也需要整個行業的共同推動,才能「做大蛋糕」。
寫在最后

圖/新世相
從趨勢來看,無論是家電品牌的不斷試水,還是政策層面的積極推動,廚房空調已經具備了成為主流家電的幾個基本要素:真實的用戶痛點、可被識別的使用場景、正在擴大的產品供給、逐步明確的行業標準,以及有望帶動購買的財政補貼。對于消費者來說,它不再只是「有沒有」的問題,而是「值不值得買」「買哪款更適合」的問題。
如果你正在考慮入手一臺廚房空調,建議先從廚房的結構條件出發,比如是否有預留外機位、廚房面積大小、是否有吊頂空間等。
選購時,雷科技建議你可以關注以下幾點:
此外,我們也建議你盡量選擇主流品牌和售后服務體系成熟的產品,確保更好的安裝體驗和后期保障。
廚房空調不一定適合每個家庭,但確實能解決一個很實在的問題,對于愿意為舒適生活加一層保障的人來說,廚房空調,或許正是那個值得考慮的新選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