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調研|跳出理賠框架,保險機制如何成為社會治理的“主動防線”
當交通事故發生后,救治費用無須等候責任認定即可墊付;當林區遭遇火災或護林員突發意外,保險能實現快速賠付與風險防控服務同步推進……近年來,保險機制正通過制度化參與,深入嵌入突發應急、生態保護、基層保障等關鍵環節,在提升社會治理精度、效率和韌性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近段時間,澎湃新聞記者在山西調研時發現,作為綜合治理體系中的專業組成部分,保險正從“事后補償者”向“治理協同方”轉變,其機制設計與運行邏輯正悄然改變社會治理方式。
在山西,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下稱道交救助基金)的運行方式創新不斷。這項制度是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下稱交強險)制度的補充,對于超出交強險賠付范圍的交通事故困難群眾,可以通過道交救助基金,獲得及時搶救或者適當補償。
山西道交救助基金采用“政府購買服務、專業機構運營、全省集中管理、統一政策運作”的模式。自2019年起,由中國人壽集團旗下財險山西省分公司(下稱中國人壽財險山西分公司)承接運營的道交基金創新推出了“預擔保、先搶救、后付費”無差別急救模式。
“山西在全國首創無差別救助模式,將所有道路交通事故傷員,無論責任歸屬、涉車類型,全部納入7日全額預擔保救治范圍,徹底消除救助壁壘。”山西省公安廳交管總隊/事故支隊支隊長張建業介紹稱,依托公安處警快速響應體系,事故發生后可現場出具墊付通知,并同步聯動接入醫療機構。
與“快墊付”同步建立的是“能追償”的閉環機制。山西省財政廳地方金融處處長趙紅武直言,追償工作是道交基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山西省財政廳與公安、法院、金融監管等部門建立了協同追償機制,形成追償合力。山西道交基金的主要來源是每年從交強險保費中計提1%的費用,約7500萬元/年,基金近年來年均使用量在1.5億元左右,年追償率超50%,去年追回金額7535萬元,可以說山西道交基金達到平穩運行。
自2019年8月受托運營山西省道交基金以來,中國人壽財險山西分公司與全省173家醫院建立交通事故重傷員無差別急救“綠色通道”,利用公司完善的服務網絡,打造“30分鐘”生命急救圈。同時,還創新研發“掌上救助”系統,并建立20項標準化制度,形成“申請-審核-墊付-追償”全流程閉環管理。
據中國人壽財險山西分公司總經理唐勇介紹,5年多來,累計救助2.3萬個交通事故困難家庭,墊付資金超7.16億元,山西省交通事故死亡率從5.24%降至2.44%。
如果說道路救助基金在應對突發交通事故中的最大價值,是將救治決策從“責任歸屬”中剝離出來,實現緊急救助的專業化與制度化,那么在另一類高風險場景——森林火災、林業自然災害防控中,保險機制也展現出“治理工具”的功能邏輯。
山西省森林覆蓋率達20.6%,森林資源豐富,但存在生態風險保障不足、社會關注度不高、風險減量管理薄弱等問題,現有保險覆蓋主要集中于公益林,大量商品林及林下經濟缺乏有效風險對沖,且傳統的災后補償模式被動,風險隱患難以有效前置化解,效率低、代價高。
位于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中村鎮的中條山中村林場,經營面積27.09萬畝,地跨沁水縣3個鄉鎮。這一農場共有36名護林員,但由于環境艱苦、設施簡陋等,年輕人都不愿從事護林員等一線崗位。林場場長孫建直言,巡護過程中遇到暴雨是常態,在山里也常常手機沒信號,無法與外界聯系,有時候還會突然竄出一個野獸。不是家里長輩有干這份工作的,很少有年輕人愿意主動來。
2023年起,中國人壽財險山西分公司聯合山西省林草局推動實施“五個一”協作機制,雙方政企協同共同推動生態治理。
其中,保障機制是核心內容。“綠色衛士”專屬產品已為8700多名護林員提供意外、健康、財產等多險種保險服務,合計風險保障超138億元;為4028萬畝生態林木提供風險保障,覆蓋病蟲害、極端氣候災害等自然風險;并創新開辦古樹名木保險、森林碳匯遙感指數保險等,推動保險支持生態價值轉化。
以往林業災害多是“誰出事誰承擔”,事后補償不僅滯后,而且難以修復生態損失。如今,保險機制“主動出擊”,從災前風控、過程監測到災后響應一體推進,真正把風險化解關口前移。
談及如何運用專業能力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國壽財險山西分公司農村業務部負責人郭照宇表示,公司以“共建多維風控體系”為核心,發揮保險機構的專業優勢,通過擴大森林保險覆蓋面積、引入衛星遙感等科技手段、建立林業專家庫等,提升林草抗災與防災減損能力,降低生態風險對社會的影響。
可見的是,無論是道交基金還是林險,其核心都是將高風險場景中的不可預期損失,借助制度設計和保險機制轉化為可預估、可分擔的責任體系。這不僅為治理體系注入了專業風險管理能力,更推動社會治理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防控升級,使決策精準度與執行時效性得以提升。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