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近視別超過這個度數,后果真的很可怕
原創 丁香醫生
感謝互聯網,本以為「成年后漲度數」是一件很小眾的事情,上了個網才發現,這情況可太常見了。

隨手一搜就是一堆
圖片來源:
知道自己并不孤獨,確實有被短暫安慰到,但隨之而來的是更深的迷茫:誒?是我記錯了嗎……不是說成年之后度數就不漲了嗎?

圖片來源:網絡
你沒記錯,過去確實有過這樣的說法:人成年以后,近視度數趨于穩定,一般不會再加深了。
但是——時代變了!
過去,腰酸背痛、腰椎間盤突出等問題,基本只有搬運工、建筑工人等體力工作者才有;現在,坐辦公室的人,腰部酸背不疼的壓根兒沒幾個。
過去,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脂肪肝這些都只在中老年群體高發;現在,年輕人的體檢單誰敢看?
同樣,現代人一拿起手機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的生活方式,輕輕松松就打破了「成年后度數一般不漲了」的規律。

圖片來源:irasutoya
而且,很多人正是以為「成年之后近視度數就不會漲了」才有恃無恐,不好好愛惜眼睛。
今天就給你個準話:成年后,近視度數是真的還會漲!
如果繼續苛待你的眼睛,尤其是漲到 600 度以上,問題就不是看不清那么簡單了……
(已經漲到 600 度以上了的朋友也先別哭,還是有辦法的,往后看?。?/p>
600 度以上的高度近視,眼部疾病風險驟升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只要近視,各類眼底疾病風險都會上升,無論度數高低。
比如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脈絡膜新生血管……
不過通常來說,度數越低,風險越小,中低度近視的人總體來說風險不大,不用太慌。
但一旦漲到 600 度以上,就比較危險了。

圖片來源:網絡
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眼科學會(AAO)及我國《近視防治指南》均采用 600 度作為高度近視診斷標準。
為什么是 600 度呢?
我們都知道,近視度數與眼軸長度有關。一個近視到 600 度的人,眼軸長度會從正常的 22~24 毫米,漲到超過 26 毫米。
氣球吹大了,會更容易破。眼軸拉長,眼球壁(視網膜、脈絡膜)被拉伸變薄,「裂開」的風險便急劇上升。
而 600 度,就是眼球的風險臨界值。
比如下圖右側圖(b)是一個高度近視的人的眼底,有一些像「裂開」一樣的紋理,這就是「豹紋狀眼底」。

圖片來源:文獻
這還不算完,對比中低度近視的人,高度近視的人各種病變風險都會升高:
高度近視患青光眼的風險要高近 50%;
高度近視需要做白內障手術的可能性要高 17%;
高度近視發生視網膜脫離的風險是 5~6 倍。
最極端的后果,便是失明。
基于北京、邯鄲、臺灣等地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高度近視眼底病變已取代青光眼,成為中國人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
與此同時,一項荷蘭的研究表明,9.6% 的高度近視患者最終會失明。
這相當于,每 10 個高度近視里,最終可能會有 1 個人在未來永遠失去光明。
600 度以上的高度近視
生活會更加麻煩
當然,失明只是小概率事件。而生活中的種種不便,是每一個高度近視的人每天都在經歷著的。

圖片來源:irasutoya
低度近視的人,不戴眼鏡還能正常生活,頂多是看不清對面走來的人(對 I 人來說甚至是個不用打招呼的好理由);但高度近視的世界是糊成一團的,不戴眼鏡基本上舉步維艱。
就算戴上了眼鏡,生活中也有很多限制。
大家可能經常在網上看到高度近視的人不能干這,不能干那。甚至吐槽去游樂園只有旋轉木馬是安全的……


圖片來源:
高度近視人儼然一副手不能提肩不能抗,連拉屎都必須保持順滑以免需要使勁的形象。
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但沒那么夸張)
上面講過,高度近視的眼球壁非常脆弱。極端情況下,受到了點外力沖擊,這些膜就會裂開或者脫落。

圖片來源:自己做的
像過山車、跳樓機、大擺錘等刺激項目,跳水、蹦極、滑翔傘等極限運動,就是這樣的「極端情況」,會帶來突如其來的眼壓變化,眼球壁確實有可能遭不住。
不過,一般的運動,還是可以做的??刂坪脧姸群瓦\動量,不要上升到「劇烈運動」的程度,驚擾到脆弱的眼球壁即可。
可能有人會問了:那做近視手術有用嗎?
壞消息:這脆弱的眼球壁,并不是近視矯正手術可以改變的。近視手術只是讓你不再看不清,而無法改變你的眼球結構變化。
可以這么說:高度近視之后,你就再也不是那個酷得像風、野得像狗,想蹦極就蹦極,想坐過山車就坐過山車的自由少年了。

圖片來源:網絡
如果你現在還沒有近視,或者度數不算高……好好保護眼睛!
近視一般不可逆,但控制度數讓它不要再漲,還是能做到的?。ɡ斫獯蠹译x不開手機電腦,但是用正確姿勢看手機、盡量少關燈看手機、連續用眼半小時后歇一歇這些小事,可以做起來)
如果你已經是高度近視家族的一員,別太慌,但一定要記得多做一件事:一年一次的眼底檢查,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眼部疾病發生的風險。
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嚇唬你,而是為了提醒你,通過定期眼底檢查的方式,盡早發現可能發生的病變,便于醫生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以及如果你的身邊有高度近視的朋友們,把這篇文章轉發給 TA 們提醒 TA 們每年一次眼底檢查的同時,平時也請多多關心 TA 們吧,TA 們真的承受了很多!
參考文獻
[1] Dai, S., Chen, L., Lei, T., Zhou, C., & Wen, Y. (2020). Automatic Detection Of Pathological Myopia And High Myopia On Fundus Images. 202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and Expo (ICME), 1-6.
[2] Marcus MW, de Vries MM, Junoy Montolio FG, Jansonius NM. Myopia as a risk factor for open-angle glaucom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phthalmology 2011;118(10):1989–94 e2.
[3] Younan C, Mitchell P, Cumming RG, Rochtchina E, Wang JJ. Myopia and incident cataract and cataract surgery: the Blue Mountains Eye Study.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02;43(12):3625–32.
[4] Ohno-Matsui K, Kawasaki R, Jonas JB, Cheung CM, Saw SM, Verhoeven VJ, et al.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ic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system for myopic maculopathy. Am J Ophthalmol 2015;159(5):877–83 e7.
[5] 徐捷, 徐亮. 近視防控的六維度評估及防控模式[J]. 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 2018, 20(3): 129-132 XU Jie, XU Liang. Six dimensional evaluation for myopia prevention and control[J]. Chinese Journal of Optometry Ophthalmology and Visual Science, 2018, 20(3): 129-132.
[6] Verhoeven VJ, Wong KT, Buitendijk GH, Hofman A, Vingerling JR, Klaver CC. Visual consequences of refractive error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Ophthalmology. 2015; 122: 101–109.
策劃制作
策劃:橘子卡 | 監制:feidi
封面圖來源:網絡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