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力爭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農業大學
7月22日晚,2025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WAFI 對話”在中國農業大學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中國農業大學校長、WAFI咨詢委員會聯席主席孫其信與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總干事伊斯瑪罕?埃洛阿菲聚焦“踐行大食物觀,共建韌性食物供應體系”主題展開交流。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 孫其信(中) 澎湃新聞記者 張成杰 圖
會上,孫其信以中國農業大學建校120周年為契機,介紹了學校在推動農業科技創新、農業教育國際合作以及服務國家糧食安全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孫其信表示,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農業大學便積極參與國家農業現代化進程,在育種、土壤改良、植物保護及病蟲害防治等多個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例如,在1960年至1980年間,面對中國北方地區嚴重的鹽堿化問題,中國農業大學聯合全國數千名科學家進行了長達十余年的研究,成功將原本幾乎無法耕種的土地轉變為高產農田,極大地提高了糧食產量,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進入新時代后,學校更加注重分子育種、生物技術及動物疫病防控等前沿領域的研究。
關于國際合作與全球影響力,孫其信提及,近年來,中國農業大學積極拓展國際合作,特別是在非洲、南美洲及東南亞等地。通過派遣教授并與當地合作伙伴合作,致力于改善當地的農業生產方式,幫助農民提高產量并減少貧困。目前,學校已與孟加拉國、非洲多個國家建立了合作關系,并與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等多個國際機構展開合作,共同應對全球農業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農業大學還發起了“世界農業科技創新聯盟”(WAFI),旨在匯聚來自科研、教育、投資、政策及金融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共同探討農業發展的新思路和新機遇。這一平臺在過去兩年中為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員及企業界提供了交流合作的機會,促進了科研成果向實際應用的轉化。
此外,孫其信還介紹,中國農業大學與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CGIAR)下屬的伊普里(ICARDA)和國際熱帶農業研究所(IITA)已簽署合作協議,目前正在推進與CGIAR整體機構的合作。這種合作不僅加深了雙方在農業科研領域的交流,也為全球糧食安全與可持續農業發展作出了更大的貢獻。
“展望未來,中國農業大學的戰略目標是力爭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農業大學。”孫其信說,學校將繼續深化教育與科研融合,加強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國際合作,為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以及促進全球農業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