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青少年學書法有何竅門?來看名家點撥提升
如何欣賞交響樂?
為什么這幅書法作品比另一幅更好?
怎樣的舞蹈作品才能成為“經典”?
一部戲劇是如何排演呈現的?
…………
把文藝送到孩子中去。由澎湃新聞與上海文學藝術院、中國福利會兒童教育傳媒中心共同推出“小小藝評家”項目,讓知名、專業的文藝家帶孩子們近距離感受藝術、讀懂藝術。
這一系列藝術鑒賞課程邀請到油畫、攝影、漫畫領域的文藝家親身授課,并帶領孩子走入上海各類藝術場館。今年,我們將繼續走進書法、音樂、戲劇等藝術領域的殿堂。
如果你也對異彩紛呈的藝術世界有許多好奇與疑問,想要一探究竟卻又不知從何起頭,不要錯過這次名師普及、啟發藝術思維,同時又能提升鑒賞、評述能力的好機會!

田文惠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第一堂理論課——書法是中國特有的藝術
◎田文惠老師介紹,書法是中國特有的藝術形式,因為書法的載體是漢字。
漢字有三美——意美、音美和形美。意美感于心、音美悅于耳、形美感于目。
而漢字漢字是一種象形文字,就像一幅幅優美的圖畫,是一種造型藝術,加上很多漢字的表意的特性又為書寫造型開辟了無限的表現性。
◎書法使用的工具——筆墨紙硯
筆
毛筆柔軟的特性造就了書法筆畫的千變萬化。通常,毛筆是指“湖筆”,因浙江湖州出產而得名,可分為硬毫(狼毫)、軟毫(羊毫)和兼毫。
青少年學習書法首選羊毫大楷、兼毫大楷,建議臨寫10厘米大的字,因為寫字講究開筆、運筆、收筆,小字容易交代不清。
墨
好墨質地細、膠質輕、敲聲脆。現在除了寫大作品,一般常用墨汁。調墨要注意:一定要把墨汁倒出來調,不能將水倒入整瓶墨汁中調,亦不能在墨汁瓶里用含水的筆去蘸墨,否則墨汁容易腐壞。
紙
書法用紙一般為宣紙,因安徽宣城出產而得名。宣紙分生宣、熟宣和半生半熟宣。
生宣適合繪畫、寫行書、草書;熟宣吸水性差,適合寫小楷;半生半熟宣則適合楷書、隸屬、篆書、行草等各種書體。青少年學書一般使用半生半熟宣。
硯
硯臺用來配以磨墨,對現在的同學來說可能更加陌生。
中國的四大名硯為:四川的端硯、安徽的歙硯、甘肅的洮硯、山東的紅絲硯。
◎書法vs書寫的區別
書法有法度、有章法。好的書法作品有四美——構圖美、結構美、用筆美、風格美。四大元素缺一不可,而書寫則有一定隨意性。
◎傳統學起 經典入手
“網紅書法”可作為參考,但學習書法一定要從傳統學起。從經典入手學習書法,該學什么字帖?
我國教育部曾發布字帖推薦目錄——楷書有顏、柳、歐、趙;隸書有《乙瑛碑》《曹全碑》《張遷碑》《史晨碑》;行草書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圣教序》、米芾的《蜀素帖》《苕溪詩》、孫過庭的《書譜》、智永的《千字文》……對青少年來說都是非常好的學習范本。
◎學書“小竅門”
田文惠老師認為,學習書法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需要一輩子的勤奮努力,沒有捷徑可尋,如果說有“竅門”,那只能是“走正路”和“堅持到底”。

(田文惠臨王羲之《黃庭經》)
鄭振華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
上海書協青少年工作委員會主任
第二堂實踐課——藝術家帶你看展覽
此次,鄭振華老師帶領大家來到上海文藝會堂展廳,深入“第29屆上海市青少年書法篆刻展”現場,以多年負責上海市書協書法考級工作的豐富閱歷,從如何讓青少年的學書之路走好走長的角度,不僅講述了書法鑒賞知識,而且也提點了關于青少年學書之路如何長遠的大局觀,希望能對廣大青少年書法愛好者乃至家長們有所啟益。
鄭振華寄語青少年書法愛好者們:“從本屆青少年書法篆刻展中,我們看到了上海書法的興旺,少年強則國強。以前我們小時候寫字,沒有你們寫得這么好,現在的小朋友真的是厲害!了不起!希望你們能夠堅持,不管以后遇到什么風浪,一定要把自己愛好的東西堅持下去,將書法藝術發揚光大!為上海增光添彩!”
背景鏈接
上海市青少年書法篆刻展自20世紀90年代舉辦以來,今年已是第29屆,成為上海書法極具本土特色的品牌活動之一。
本屆大賽收稿1552件,最終遴選出獲獎作品40件,入展作品110件,入選作品177件。大賽體現出作品基本功扎實,臨創比例達到了1:5,取法經典,并加入對經典的思考;同時作品取法多樣,篆隸作品比例上升,包括大篆、小篆、漢隸、清人隸書、簡帛書等等,行草作品以二王、孫過庭,“宋四家”為主,楷書仍以小楷和魏碑居多。

◎一等獎 馮天易∣金山區∣小幼組∣節臨王羲之《十七帖》
馮天易同學臨摹的《十七帖》是一個刻本,作品寫得基本到位,總體章法不錯,問題在于方筆偏多,要增加圓勢,不然看起來會有點刻板。
建議參考“二王”或米芾的作品,從中得到一點信息,再來臨碑帖,效果會更好,更劉暢。從墨跡上面多思考、多借鑒,相信會有更大的進步。

◎一等獎 俞茗蓁∣閔行區∣中學組∣楊賓《大瓢偶筆》選抄
俞茗蓁同學寫的小楷帶有一點墓志銘的味道,整體看起來都不錯。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建議適當加一點其他味道。洛陽的千唐志齋(博物館)里有好多墓志銘,從中可以得到很多信息,如果可以逐步加到自己的作品之中,效果會更好。
如果單純地按照一條路子走下去,青少年學習者往往會感到厭倦,倘能加些其他元素進去,就會不斷有新鮮的內容出現,每次都有新的模樣,更容易不斷鞭策自己,努力學好書法。

◎二等獎 韓奇軒∣楊浦區∣小幼組∣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一看韓奇軒同學的這幅作品,就覺得很有傳統,加上他的用筆很有特色,一個筆畫不是一下子過去,而是當中有一波一波,像結點成線的感覺。完成這個動作常常會影響到氣息,所以既要結點成線又要有氣息,是件兩難的事。這位同學做得不錯,總體效果還是可以。包括在轉折上呈現了各種各樣的變化,比如“壘”字三個“口”的橫折,他呈現了三種不同的轉折,顯得比較老練??醋髌芬皇强凑w,整體有了,細節也有了,就是好作品。

◎二等獎 李桐鈺∣普陀區∣中學組∣王維《山居秋暝》
李桐鈺同學這幅是大草書,大草書有一個空間和時間的關系,加上有一定速度,所以書寫過程中,應該說是比較流暢,可見作者在草書上下了不少功夫,出來的線條基本符合審美要求,有一定彈性。要指出的是,作品的上半部分比較松,下半部分比較緊。建議以后再創作時,可以考慮調整一下,呈現更好的效果。
另外落款比較靠中,下面留出的白和上面留出的白有點相似。現在對于落款的審美一般要求偏高一點,就像人一樣,有種“提氣”之感,上身短下身長,也符合人體審美的要求。所以,這幅作品的落款可以向上挪一點,如果左邊寫不下,可以破邊寫到外面去一點沒關系,下面再進來。像現在落款這樣的布局,下面這枚章就顯得多余了。這個章不應該敲,因為本來就有點擠。
敲章不能隨心所欲,它的作用就像秤砣一樣。敲章前你可以先剪下印章的印花放在作品上看哪個位置比較好,等到確定后再正式把章敲到作品上。章有大有小、有朱文白文,敲得好不好對整幅作品都有影響。

◎三等獎 蔣霏∣楊浦區∣中學組∣節臨褚遂良《倪寬贊》
蔣霏同學臨摹唐朝的《倪寬贊》,第一映入眼簾的是整幅作品楷書要求寫得比較規范,基本上都在方格里。她的字在方格里面的大小、行與行之間的關系都比較和諧,給人以順暢之感?!赌邔捹潯返木€條變化比較強烈,細的地方寫得很細,捺腳則比較粗,有時起筆和收筆也比較重。橫筆畫的中間是比較細的,但要細得有彈性,不能細而無力。這幅作品,包括用紙和中間的嵌條,整體上比較舒服。
這位同學要想在《倪寬贊》里尋找突破口有所創新是比較難的,建議可以從行書中找??瑫髌穼懞昧耍淇畹男袝绻麑懙煤艿轿?,也會幫助提升整個作品。

◎三等獎 馬予涵∣浦東新區∣中學組∣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
馬予涵同學的這幅行書,在中間的三行里有一個透氣的地方就比較好看。如果“帶”字最后一豎寫短了,后面的字緊貼上去,整幅字就都是一個式樣,顯得乏味。但是透氣也有講究,不能一下子出現好幾個,一兩處為宜。如果有兩處,那么留出來的線條走勢最好不同。另外從行間布局來看,上下兩行之間的字不要一一對齊,最好錯落有致,這樣作品看上去就比較舒服。古人留下來的行書作品中都可以找到這樣的布局規律,我們要善于借鑒和學習。
在用紙方面,如果是一張白紙,那么往往更容易露拙,而用有色紙,多少會有藏拙的效果。這幅作品用仿古紙,整個作品的呈現的效果就比較古拙,所以書法作品用紙也是很有講究的?,F在大家都喜歡用各種色彩的紙,有利有弊,在展出時一眼望去色彩很豐富,但是有顏色的紙一般以熟宣或半生半熟宣為多,這種紙用多了,一旦碰到生宣就束手無策了。

◎一等獎 馮天易∣金山區∣小幼組∣節臨王羲之《十七帖》
王抱一同學寫的是大篆,大篆里有好多字在現代漢語中找不到,所以我們在寫大篆時,如果遇到,如何把它編出來是個難題,弄不好就成了別字、錯字。所以寫大篆作品,第一就是字一定反復考究寫正確,只要搞錯一個字,整個作品都沒用了。
大篆很多來源于古代青銅器上的銘文,古人其實已經把文字寫得很優美了,我們今天再來書寫,就要寫出金石氣,寫出古拙的味道。這幅作品的落款是章草,缺點是寫得偏大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